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71410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响:险与职来职往擦肩而过文/李响(职来职往主持人)体育主播求职记第一个面试的机会是去江苏,江苏有线台专门叫我过去,他们看了我们班的毕业录像,觉得我挺不错的,说你考虑一下吧,我们这儿有编制,过几年可能会分房子。我觉得江苏的体育节目应该做得挺好,又有甲 A 球队,又有 CBA 球队。人家说对,不过现在体育部人满了,不招人,让我做综艺节目,我就走了。后来回山东台实习,山东有线台体育频道,不过只能每天做做配音,出不了图像,因为山东台所有的体育节目,声音都得是央视范儿。那两三个月我一直觉得特别不开心。这个时候,湖南有一个频道打过来电话,是湖南文体频道,说我们看了你的资料,觉得你挺不错的,听说你一心想干

2、体育,你过来试试吧。2000 年 3 月 30 日我来到了长沙,台里专门派了一辆小车接我,在一个酒店开了一间房让我住,晚上还招呼我吃饭,吃得挺好。3 月 31 日,带我到台里参观,从团队到制作人、到副总、到总监都见了一遍,总监叫张华立,就是现在湖南卫视的台长。下午安排我化妆试镜,播了一段体育新闻,解说了一段球。说那你明天早点来吧,熟悉熟悉环境。我想熟悉环境,可能是跟山东台一样坐着,看看报纸,需要配音配个音,大部分时间是看着别人工作。第二天也配了音,但不到 5 点钟的时候,通知我化妆准备上直播。我就这样上直播了,那天是 4 月 1 日,我的电视生涯,居然是从愚人节开始的。我们直播的时间是晚上 7

3、 点半,7 点钟我刚化完妆回到办公室等着,领导突然说,你这个名字有点问题(我以前的名字叫李心) ,这个名字不响亮。总制作人是一个女的,我们都叫她肖姐,她让大家都给我想名字,每人想三个,好嘛,我 20 岁突然得重新起名字?各种各样奇怪的名字都有,都不满意。后来我说,叫李响可以吗?我在大学里演过一个话剧,我演男主角,那男主角的名字叫李响,是一个特反传统的黑色幽默话剧,所以男主角才用“理想”的谐音。他们说这个好,从那年的愚人节开始,中国多了一个主持人,叫李响。我们那个体育组,只有十来个人,制作人要求特别严格,骂人骂得可以毫不留情,除了对女同事,女生错了就数落两句,男生做不好的话就往死里骂。这也是为什

4、么,现在我做节目时,对女生格外照顾,对男生就相对公平,是那个时候养成的习惯。但是节目组里的感情特好,吃饭都在一块吃,中午吃完饭的保留节目,就是所有人都换上鞋,男生去踢球,女生在旁边晒太阳。踢一小时球,回来洗把脸,接着干活。甭管领导怎么骂,我们都不觉得那是一种羞辱,就觉得那是一种提点方式,你要是个废柴人家骂都懒得骂你,慢慢就习惯了。各位现在或许无法想象,一个新入职的人会被骂成那样, “你上没上过学啊” 、 “猪脑子吧你”就这种。但是领导对我们的生活特别关照,有时候我们直播到十一二点,又是一堆人,导播、编辑,那时候租房子都租在差不多的地方,一堆人一起去吃夜宵,炒几个菜,每人一份蛋炒饭,永远在一块,

5、那种感觉特别好。那个时候全组形成了一个很自然的习惯,分发写稿任务,不管是编辑还是主持人,这对我是个很好的锻炼。早上来了以后,不是闲着没事儿嘛,给你几篇稿子翻译翻译。制作人问我英文行吗,我说还凑合,就让写两篇试试。美联社传来的英文体育新闻,是昨天晚上的赛事,我都看过比赛,写出来改了几处就发了,以后我就自然而然地写起了稿。职来职往的达人强调上进心、进取心、激情,其实不是说你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一个新人能创造多少价值啊?接触的是最基层的工作,企业不可能指望新人去拉客户,但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就是希望新人可以快速成长。当你有了进取心,你不服输,你的成长速度就是飞快的。后来他们说你能去采访吗?反正我也

6、没事儿,中午前就写完稿了,下午 5 点以后才开始配音,我就说能。出去采访,只带个摄像师出去,摄像只管拍。在回去的路上就要想好腹稿,这条新闻要哪些镜头,回办公室就写稿,审稿通过了再去配音,自己学着在编辑机上组接画面。我的本职工作是主持人,同时还做了兼职的编辑、记者。2000 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我跟一个同事,用 15 天走访了 8 位湖南籍奥运选手的家。熊倪、刘璇、李小鹏、杨云、凌洁、乐茂盛、杨霞、龚智超,8 个人的家,分布在湖南省的 6 个城市,我们差不多围着湖南省的行政地区图走了一圈,我要出图像、采访、写稿,回到长沙后,熬了几个通宵,编辑出了 8 期纪录片,每位奥运湘军夺牌后,我们这边就立即

7、播放了他的那条片子。看着自己做的纪录片在奏完国歌、升完国旗后,被立即播出,甭提有多开心了。这些事,没有任何人说你必须得做,不做也不会被扣工资,做了之后也没人多给一分钱。但是这些做电视的功夫全都学到手了,站在台上主持,脑子里住着的是一个编导,带着编导的思维做主持人,节目一定好看。而且,领导也会看在眼里,会认为这个人很好学,又主持、又采访,还做后期编辑,是个有心人,获得的机会自然也多。这种日子过了两年多,我现在所有的对电视的判断、敏感、积累,很多要归功于那个时候的锻炼。那两年多,有五六百天都是被骂的,那就是种团队文化,骂你不是羞辱你,是为了让你记住,下次别再犯同样的低级错误,被骂了两年多,最后感情

8、好得像是一家人。到了 2002 年,湖南已经没有三大球的职业队了,这对于地方台的体育频道是毁灭性的打击。北京体育频道做得好,是因为北京本身的行政位置、经济实力、城市形象,促进了当地球队的建设,球市火了,体育电视媒体自然有得做,上海、广东、辽宁都是如此。而在湖南做体育节目,越来越不挣钱,还得花大钱买外面的资源,所以体育节目平台,慢慢变成入不敷出的状态,改革的大刀劈了下来。这一刀,劈断了我的体育梦。我跟职来职往的阴差阳错这是本关于职场的书,所以我多说一点职来职往的事儿,说不好哪天我能有幸写本响聊聊梦想 ,那时咱就多说说梦想成真 。可能观众朋友们不知道,我曾经离职来职往很近,却又差点没机会站到这个节

9、目里。2009 年秋天,我到北京出差,幸遇教育公司的副总杨金星,就是我刚到江苏卫视时,主持的名师高徒的节目制作人,现在职来职往的制作人,还有一个制片主任,跟我约在金融街的一个小咖啡馆,告诉我江苏卫视跟中国教育一频道准备合作,做一档新节目。想用非诚勿扰的模式,当时非诚勿扰已经开始做三四个月了,收视特别好。但我们不做成交友的,我们做成找工作的,大家就开始讨论。那天我们从晚上八九点钟开始,在一块聊,一直聊到一两点钟人家打烊,外面雨一直不停地在下,我们聊了特别多。现场应该有多少盏灯?灯后面站着的是哪些类型的企业?该站着还是坐着?我们觉得求职者站着,企业高管也该站着,这是对人的一种起码的尊重。应不应该有

10、一个人独立在企业之外点评?是叫老师?还是起个洋气的称谓 MR.JOB?应该是男士还是女士?聊到了好多的事儿,策划了特别多的文案。那次聊天之后我就回南京了,节目筹划组经常发给我最新的开会记录、策划文档,我也会回复自己的意见。过了两个月,这节目要录样片,在南京录,就用非诚勿扰的棚,因为这样的话会节省一些开支。我知道他们要来录了,可是没有人通知我录,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因为那个时候我刚开始做一档欢喜冤家的新节目,领导怕我分散精力,两头都顾不好,就让其他同事录制。我觉得没什么,不过心里还是有一点儿小失落。毕竟我对这个节目很感兴趣,前期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一起策划、思考。但我很理解工作的安排,做好一档节目

11、就已经不容易了,也就没再多想,希望可以在欢喜冤家尽心尽力。职来职往样片顺利通过了,主持人是我的好友, 武林外传里可爱的秀才俞恩泰,秀才是博士,知识面广,又温文尔雅,我觉得他主持这档节目特别搭调。可是秀才本职工作还是演员,大部分时间要在剧组,电视台的常规录制又很耗时间,而且这档节目格外特殊,不能按照主持人的时间来定,因为有这么多的达人,秀才就只能遗憾地告别了职来职往 。当时在南京的我,完全不知道,和职来职往再续前缘的时刻越来越近了。我那天正在南京参加表妹的婚礼,席间接到了一个电话,杨总打来的。电话那头说,职来职往开始录了,录了两期还没播,你要不要来录第三期?我嘴里说好,这是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

12、,心里有些惊讶,继而有些欣喜,终于可以主持这档操心了几个月的节目了。第二天我就去了北京,马上进入节目组。导演给我准备了之前录过的两期节目,想让我看看熟悉熟悉节目规则。看完之后,在回酒店的路上我想了很久,这是一档完全不同于我以往节目类型的新节目,我该怎么设定我的位置和表达?半路接手的我可以做多久呢?车到目的地,我也想明白了,反正我是接手救火队员,首先,别把节目代入以往我给别人的印象里去。而且,这是我们一起想了很久的东西,我就大胆地把自己当成来玩儿的,真实地对待每一个人,让大家开心,让虚伪走开,让节奏紧凑。当时我能想到的,只有这些。去一个个地熟悉每位达人,是必须要做的功课。50 多页的 A4 纸,

13、厚厚的一沓,详细地介绍每家企业的情况、每位企业高管的背景。这哥们儿挺帅的,跟高仓健似的,还是董事长?资料上说他是北京奥组委的顾问,我说天哪,这人怎么都能被我们请来?名字有点儿土,叫石头。郑艳,这大姐长得真像于丹啊!王思岩,怎么那么像佟大为?这节目是一档模仿秀吗?尚涛,嚯,这帽子真有型!CCTV幸运 52 、 非常 6+1指定造型师!与其继续看这样第三手的资料,还不如去跟他们聊天。所以从第一天走进职来职往的录影棚,我最开心的事儿就是每天跟达人们泡在一起,他们真的都是非常好的人,和他们在一块儿,那种感情是用语言无法解释的,就是很亲,越来越亲。从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我不懂职场,我不懂 HR。可以

14、说我什么都不懂,但我懂主持,我懂怎么调动这些有内容的人,讲出他们的内容,他们的东西有价值,这档节目就是有价值的。观众不是看我,是看他们。现在现场有很多同学,边看录影边记笔记,我看了好感动,但我知道,那是因为达人老师们的金口玉言,会帮助年轻人更快成长。借用李静姐在乐峰网说的那句话:“你们信我,我信他们!”我只要能把达人们说话的欲望调动起来就成了,而且只要有序地进行排列、选择就成了。带着这种心态,我开始了职来职往的第一次录制。我录的第一期,江森海招走了一个艺术家,我在台上把推荐信撕了。那个孩子是个北漂,他是学艺术的,家里很穷,他是西北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他没有羽绒服,冬天就一个羊皮袄。为了吃饭,他

15、在工地上搬砖。但到了后半段,他的作品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所有人都傻掉了,你突然发现他真的有艺术家的光芒,可是他别的什么都不会,就这哥们儿,连北京地铁都不会坐。最后灯都快灭完了,就留了一盏灯,是江森海。江森海说,我这儿也没办法给你提供一个全职工作,但是我欣赏你的艺术才华,我想让你以后跟我一起混,你画的东西我觉得好,我就印在 T 恤上,挣了钱就分。我觉得不好就告诉你不好,就不用,因为你懂艺术我懂市场。问他愿不愿意,他说愿意,然后江森海给了他推荐信。推荐信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职来职往LOGO ,下面写的是“推荐信” ,我半路拿过来,从中间把它撕掉了,把推荐信三个字给扔掉了,只留了职来职往LOGO,我当时没有想,这个行为是不是出格,因为我不知道录完这期人家节目组还用不用我。我说,这是一次违规的招聘,他没有给你提供一份五险一金、各种保障的工作,可能只是一份承诺,既然不是工作,就跟推荐信这三个字无关。但是我希望,你记住“职来职往”这四个字,希望你记住这一封残缺的推荐信。因为他会永远告诉你,当所有人都认为你只能搬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小小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看到了你的艺术价值,在艺术这条路上,甭管以后你多孤独,请记得,你被肯定过。就这样,在让现场很多人被惊吓中,我完成了第一次职来职往的录制。摘自李响著响聊聊职场 ,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 年 5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