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71408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李凭箜篌引导学案学校:白河一中 使用年级:高二语文组主备人:吴大坤 审核人: 教学目标: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 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难点:赏析诗中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课时安排:1 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1.作者简介李贺,字 长吉 ,是中唐 (朝代)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 ,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 3 年奉礼郎,卒时仅 27 岁,后人称其为“ 诗鬼 ”。 文学史上有句话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 夸张

2、,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 鬼诗 ”。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2.写作背景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

3、把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略)颓不流( )箜篌( ) ( )女娲( ) 神妪(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略)张高秋( ) 颓不流( ) 中国( ) 啼竹 ( ) 泣露 ( ) 融冷光( )动紫皇( ) 逗秋雨( ) 4、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明确: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第 2 页 共 5 页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

4、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5、分析结构(1)归纳本诗前四句交代了本次演奏会哪些要素?(两个方面)内容:(1)演奏时间 (2)演奏地点(2)这首诗后八句是怎样描写弹奏的?(

5、一个方面)内容:弹奏效果(听者感受)二、赏析文本:1、阅读本诗的前四句,思考:如果我们要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海报应该上应该出现哪些要素?(自由回答) 时间:高秋(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 ,与“深秋” 、 “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 地点:中国 晚唐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乐器:箜篌(“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 演奏者:李凭: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关于她当时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

6、她精湛的技艺受到了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所以李贺才用他的如花妙笔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 (1)吴丝蜀桐指什么?你可以想象到什么?代指:“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想象: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2)首句中的高秋除了表明演奏会的时间是九月深秋外,还含有什么意思?为何不安排在“深秋”或“暮秋”?(用诗中的一词概括)环境: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 ,与“深秋” 、 “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3)为什么演奏者李凭在第四句才出场?这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7、明确:联系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时的笑声先声夺人,未见其人,第 3 页 共 5 页先闻其声。 (4)朗读前四句。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1)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浮云凝滞不动,俯首谛听江娥悲啼洒泪素女-潸然泪下十二门的百姓陶醉乐海,忘记风寒 紫皇被音乐打动女娲忘记职守,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神妪甘心求学老鱼上下跳跃瘦蛟翩翩起舞吴刚彻夜忘眠 寒兔任露飞滴,不肯离开小结: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 (特点)3

8、、诵读全诗。三、分析艺术手法通过以上对参加演奏会“粉丝”们的描绘,我们的确可以体会到李凭的箜篌演奏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那么作者是如何描摹高超的音乐的呢? (1)请找出诗中描写乐声的句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2)请找出诗中描写弹奏效果的句子:略。(3)诗中描写弹奏效果的句子,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呢?(两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A.关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B侧面描写:请将诗句“踏花归去马蹄香”中的香味画出来,请在以下四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D )A、重点是在“踏花” ,画

9、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B、重点是在“马”上,画了一匹骏马,一青年骑在马上从花丛中疾驰,显得很有气势。C、 “马蹄 ”应是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着纷飞的花瓣。第 4 页 共 5 页D、还有一位画得很特别。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扬起,一些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的周围飞舞。 (4)小结: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说的就是这个

10、道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又如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诗中这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侧面描写的作用:含蓄,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四拓展训练,比较阅读:(1)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弹奏效果的句子:嗟余有两耳至结束(2)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乐声的句子:昵昵儿女语失势一落千丈强(3)对

11、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相同点:A、这两首诗从内容上都写了那两个方面?都写了乐声,演奏效果B、从手法上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思考:这种手法,常运用哪几种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侧面描写;比喻,通感(4)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不同点:A、音乐的感情基调不同:李诗,低沉,凄楚。韩诗,细腻,高亢,空阔,和缓,再高扬,低沉(乐声多变) 。B、诗歌写作的详略不同:李诗,详在侧面描写,烘托演奏技艺高超。韩诗,详在描写乐声。五小结延伸:音乐本身是无形的,描写音乐常用的手法是化无形为有形。为表达演奏技法的高明,常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演奏效果也是无形的,也常采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方法,借助多事物、或听觉、或视觉、或味觉来表现。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