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接专列导游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067069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地接专列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邯郸地接专列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邯郸地接专列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邯郸地接专列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邯郸地接专列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邯郸地接专列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地接专列导游词(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列导游词邯郸中华文明源起地之一邯郸简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中国太极拳之乡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钢铁、煤炭基地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全国十佳“开放型政府杰出服务奖”城市全国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市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中原经济区 13 市常任主席城市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地处东经 1140340,北纬 362044之间,西依太行山脉,东跨华北平原,北通环渤海经济圈,南邻中原城市群,与晋鲁豫三省接壤,辖 4 区 1 市 1

2、4 县,面积1.2 万平方公里,人口 963 万。邯郸有着 8000 年文明史、3100 年建城史和 158 年建都史。“邯郸”作为一个城市名字,沿用3000 年而未改,成为汉字中的专用名词,也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大量的考古成果证明,距今 10 万年左右,在邯郸西部的漳河流域就有人类的繁衍生息,这一发现填补了河北省南部没有旧石器文化遗址的空白;早在 8000 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我国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以黍、粟、家鸡、核桃的发源地而成为“中华农耕文明之源”;邯郸境内的洺河、漳河、滏阳河流域还保留了相当于夏王朝的文化遗址 200 余处;到商代,作为商王朝的“离宫别馆”,早期城市开始崛起;春

3、秋时期,是晋国的重要工商业城市;战国,作为赵国的国都,历经八代国君,长达158 年之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雄据中原,使邯郸进入了鼎盛时期;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治所之一;西汉时期,与洛阳、临淄、宛、成都共享“五都”盛名,后因连年战乱走向衰落。东汉末年,邯郸以南的邺城开始崛起,曹操建都邺城后,励精图治,逐鹿中原,构筑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格局;此后,邺城又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隋唐以后,邯郸东南的大名城成为区域政治中心,唐朝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宋朝为京都开封的“陪都”,也是元大名路,明、清大名府,民国大名道的治所,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一直是我国北方较大区域的中

4、心城市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邯郸是八路军 129 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邯郸磁州窑与景德镇齐名,千年窑火绵延不断;邯郸还是马氏祖姓和杨氏、武氏太极拳发祥地,是著名歌唱家邓丽君故乡。邯郸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居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在四省交界区是唯一的特大城市,与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四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 200 公里左右,与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离均在 500 公里以内。邯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为我国三大经济圈所环绕,东进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接,南下可与珠三角经济圈联系,北拓与环渤海经济圈近邻。邯郸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2便利,纵穿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京深高速

5、公路和 107 国道与横贯祖国大陆东西的长治-邯郸-济南-青岛铁路、青兰高速公路和 309 国道交汇于邯郸,境内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干线公路网络,邯郸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目前已经通航。在四省交界区域中,只有邯郸具备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纵横过境和航空港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条件。邯郸产业基础雄厚。农业综合生产条件优越,是全国小麦、棉花、玉米等 5 种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小麦、棉花常年产量达 200 万吨和 8 万吨,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形成了鸡泽辣椒、临漳獭兔、馆陶蛋鸡、魏县鸭梨等 10 个特色产业之乡。邯郸境内已探明矿物资源多达 40 多种,其中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

6、到 40 亿吨和 4.8 亿吨,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邯郸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为全国重要的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纺织、日用陶瓷生产基地。邯郸商贸物流发达,形成了一大批轻纺、汽贸、建材、钢铁等流通企业,建成了一批辐射全国的大型批发市场。现在邯郸已成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居河北省第三位,2010 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 2342.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 243.9 亿元。邯郸空间广阔,环境良好,这里有“四湖叠影、五河绕城、河湖相通、碧水萦回”的秀美水景,这里有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这里正在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按照“1+6”中心城市布局,发挥“1+4”产业聚集平台优势,以

7、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打造精品钢材、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新型化工、热电、农产品深加工、煤化工、美的白色家电等十大新型产业基地,加速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幸福,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北方江南水城”。邯郸,一座充满实力、活力、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正在崛起!黄粱梦吕仙祠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随我一起入梦。说到梦,大家会想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和国外弗洛依德的梦的解析,两者都是梦的经典,前者是由梦引发的爱情故事,后者则是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理论性分析。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黄粱梦则是以梦寓意人

8、生哲理的人文景观。成语典故“黄粱美梦”和毛泽东诗词中的“一枕黄粱再现”均出于此。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著有玉茗堂四梦,它们是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和邯郸记。其中邯郸记就指黄粱梦。为什么又称吕仙祠呢?因为景区与道教八仙特别是吕洞宾有着不解的仙缘。今天我将陪大家游览国家 3A 级景区黄粱梦吕仙祠。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十公里处的黄粱梦镇。它是依据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建造的,始建于北宋初期,历朝历代均有修缮,至今已历经千年风雨。现景区为 1984 年重修,1986 年 10 月正式向游人开放,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 14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6000 余平方米。黄粱梦吕仙祠是国内唯一

9、以梦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景区内古建筑形式多样,名家墨宝众多,泥塑蜡像传神,石刻手法精湛,园林风格独特,民间传说丰富。梦文化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性课题,黄粱梦为其提供了实物资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黄粱梦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日益扩大。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小学课本就有“黄粱美梦”一文,日本民间戏剧将邯郸记改编后搬上舞台。(山门前)黄粱梦吕仙祠山门为硬山建筑,门楣悬挂的“邯郸古观”匾额为启功先生所书。一般寺庙道观大门多朝南,为何黄粱梦吕仙祠大门却向西开呢?关于这一点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黄粱梦吕仙祠西靠古御道,御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为便于人们朝拜进香,所以山门向西开;另一种说法是邯郸西部有

10、座紫山,常年紫气萦绕,山门向西有利于道家修炼采纳紫气。(导游图前)我们现在位于景区中轴线最南端。黄粱梦吕仙祠沿袭了中国传统古建筑格局,纵横清晰,中轴突出,东西对称,以午朝门为界,划分为内外两重院落。东西两侧建有慈禧行宫和光绪行宫,这是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西逃西安,并次年回銮途经此地而修建的。在景区东院还建有国内唯一的中国名梦馆,它汇聚了众多中国古代经典名梦,分专题以壁画的形式向游人展现。景区布局大致如此,我们的参观路线是沿中轴线行进,经光绪行宫到中国名梦馆。(蓬莱仙境照壁)3大家请看镶嵌在照壁墙上的“蓬莱仙境”四个大字。四字均为 1 米见方,遒劲有力,行笔洒脱

11、,特别是置于这名祠古观之中更显超凡脱俗,透出一股仙风道骨之气。人们要问,蓬莱不是在山东吗?为何邯郸也会有蓬莱仙境呢?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地,或为名山,或为洞府,其景物幽静,尘氛不扰,可谓蓬莱仙境”。关于这四个字的由来,众说纷纭。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代重修黄粱梦吕仙祠时,殿宇楼阁极其雄伟。为烘托古观气势,在此建了照壁,并留下四块青石板,准备请高手题字后镶嵌在壁上。谁知请了许多书法名流,无一中意。临近交工时,来了个叫花子,在祠中闲逛至南墙下,顺手抄起扫帚,蘸着讨饭桶中的剩菜汤就在青石板上划拉开来。监工看到后,连呼带叫把他赶跑了。之后用清水冲刷,冲净后照壁上却显出“蓬莱仙”三个大字,大家这才明

12、白,原来是仙人吕洞宾显圣送字来了,吕洞宾不正是“蓬莱仙”吗?就这样四块石板只写了三个字。到清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在古祠小憩,看到“蓬莱仙”三字甚感不解,听了道士们的讲述后,乾隆苦思了一夜,最后补上了个“境”字。大家再仔细欣赏这四字会发现,“蓬莱仙”三个字,写得龙飞凤舞,用笔酣畅,且明显有菜汤欲滴之势。“境”字就略显逊色了。虽说乾隆贵为天子,精通书法,但毕竟是肉体凡胎,没有仙风道骨,因此就有了“御笔不如仙笔”的说法。而实际上,经史料考证,此为明代东牟(今山东省烟台市)郝晋移“仙笔”上石的。这四个字后来多次被外地人摹刻,流传很广。近至我市涉县,远至辽宁省北宁市,都有此四字刻石。(八仙阁)东侧这座

13、楼阁式建筑叫八仙阁。八仙阁建于明朝末年,原阁上供奉吕祖三个弟子即柳仙、济晓棠、一枝梅,名曰“三仙楼”。北洋军阀时期,吴佩孚曾在此驻军,将阁更名为群仙楼,并题有对联一幅:“世变几沧桑,白眼冷看道上客;尘缘皆梦幻,黄粱熟待枕中人。”现阁于 1984 年重建,上悬天津大学教授王学仲先生所题对联:“庄子到红楼证百代之梦境;钟离度吕祖诚八仙中名仙。”整个建筑高大庄重,雕画精湛,内供奉八仙塑像,因而得名“八仙阁”。(丹门)我们面前的这个门是丹门,是道家修炼仙丹的地方,两侧陈列着道家法器。门上挂的“泽沛苍生”匾额,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所题。意思是将恩泽像雨露般的赐于天下之人,经此而过好运定会伴您左

14、右。(八角亭、莲池)这个亭子叫“八卦亭”,也叫“八角亭”。内侧绘有八仙画像,外侧绘有忠孝图。东边高处的亭子是假山上的驻云亭,也是景区的制高点。登高一望,仙祠尽收眼底。前面这个门是吕仙祠的第三道门,叫“午朝门”。据说进了这个门就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了。横匾“神仙洞府”出自中央美院罗工柳先生之手。他是中国第一代西洋油画家。好,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步入“神仙洞府”。(钟离殿)请看这棵古柏。传说这是张果老的拴驴桩。何以为证,请大家注意看树身下部有一条明显的凹痕,据说是拴驴缰绳勒出来的。旧社会时,许多香客到此,争相抢剥树皮,说是入药可医治百病。大家都知道,树皮是用来保持水分的,没有树皮树木便无法存活,而这

15、棵古柏已损失了大半树皮,却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为什么呢?因为黄粱梦吕仙祠乃“神仙洞府”,绝非凡地。经考证,此柏植于明代。我们已到了中轴线第一个大殿钟离殿。钟离殿是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两侧对联是:“汉代武将军辞红尘修大罗八仙居其首,唐朝文进士炊黄粱度卢生五祖位乎中”,故宫博物院刘炳森先生所书。此联巧妙的将中轴线三大殿穿连起来,并表明了他们的师承关系。钟离权为八仙之首,是吕洞宾的仙师;吕洞宾点化卢生成仙。因此按照前有师,后有徒依次排列,为师者必先接受朝拜,食第一缕香火。这也体现了尊师敬长的传统中华美德。殿内钟离权着官服正襟危坐,神态威严,特别是眼神栩栩如生,注视着每一位朝拜者,令人敬

16、畏。此像是天津泥人张第五代传人所塑。(吕祖殿)吕祖殿是一组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建筑。两边对联是“道院光招蓬莱客,玄门常会洞中仙”,横匾“孚佑帝君”是元代对吕洞宾的封号。吕洞宾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姓吕,名岩,字洞宾,河中府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因出生的年月日时均为阳,故称纯阳子。关于其身世有不同说法。一说为唐代宗室,姓李,为躲避武则天的迫害,携4妻子隐居深山绿水之间,改姓为吕。因常居岩石下,故名岩。又常栖于洞中,故号洞宾。另一种说法是他是唐代礼部侍郎吕渭之孙,因感到仕途变化无常,便转而学道去了。吕洞宾是八仙中名气最大的,在全国各地广建祠堂。关于他的传说流传甚广,其中不乏失真和歪曲的,这可能就是名人效应吧!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是其中之一。“狗咬”两个字实应为“苟且”的“苟”“杳无音信”的“杳”。苟杳是个孤儿,吕洞宾爱其聪明好学,便收留下他,鼓励读书,把他当亲人看待。几年过去了,苟杳长成相貌堂堂,儒雅风流的小伙子。一位林姓客人相中他一表人才,愿将妹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