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三合一”复习概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70563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三合一”复习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三合一”复习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三合一”复习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三合一”复习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三合一”复习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三合一”复习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三合一”复习概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文由心路心桥贡献pdf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编者注:请先阅读附件-编写说明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辅导习题共计 164 题,其中单项选择 94 题,多项选择 70 题,二级要求掌握的习题(带号)34 题。 2005 年 11 月 2 级考试卷册一考题(带号)12 题。 第一节 概 述(393) 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393)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1882 年,高尔顿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习题 1) 。 1

2、890 年,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习题 2) 。 在宾西法尼亚大学,韦特默开办了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习题 3, 0511-2-93) 。 。 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比奈一西蒙在 1904 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测量(习题 4) 在咨询心理学形成之前,为咨询心理学准备了前提学术条件,做了开创性工作的是(习题 95) :高尔顿; 卡特尔;比奈一西蒙。 大卫于 1907 年,开展了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的工作,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 贡献(习题 5) 。 。 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

3、术条件,1908 年,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习题 6)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人物 高尔顿 卡特尔 韦特默 比奈一西蒙 大卫 帕森斯 时间 1882 1890 1896 1904 1907 1908 贡献 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 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论文 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测量 开展了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的工作 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对咨询心理学的意义 开创性/学术贡献 开创性/学术贡献 开创性/学术前提条件 学术贡献 学术前提条件 习题 1 2 3 4 5 6开办了儿童行为矫正诊所; 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 创办专刊 启蒙者与创始人二、心理

4、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作为心理咨询的直接起源,1896 年在美国诞生了的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习题 7) 。 属于韦特默对咨询心理学的贡献的是(习题 96) :第一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从事儿童行为 问题的解决;1907 年创办了专业刊物。 通常认为咨询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默(0406-3-158) 。 作为最初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起了极其重要作用的是(习题 98) :心理测验的研究; 个体差异的研究。 1953 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习题 8) 。 1954 年,2O 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 ,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

5、志(习题 9) 。 1956 年,APA 咨询心理学分会发表了“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其主要内容为提出咨 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作出贡献,而且三者不可偏废(0506-3-109) 。 属于 APA 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最初确定的咨询心理学的三个贡献的是(习题 97) :促进个体内 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属于 APA 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的是(习题 99) :帮助那 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 我。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

6、本概念(395)第 1 页 共 13 页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 2001 年 8 月,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 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用版) (习题 10) 。 关于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习题 100)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的专 业人员;心理咨询师理应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 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0511-2-95)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具体内涵指的是(习题 101) :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帮

7、助 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0406-3-159,0412-3-101) 使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手段属于广义的心理咨询概念(习题 11) 。 属于狭义的心理咨询概念的是(习题 102) :采纳各种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采用非标准化干预手 段或方法。 在 2005 年版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是心理咨 询师的职业守则(0511-2-88) 。 2005 年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守则: (1)尊重求助者的意愿。 (2)促进求助

8、者的身心健康。 (3)对求助者的个人隐私及所提供的资料保密。 (4)与求助者建立平等的咨询关系,不得产生和建立除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二、 “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是罗杰斯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的核心内容(习题 13) 。 受过专门训练的 A 一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 B 一求助者提供援助的过程,是 。 威尔森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主要内容(习题 14) 中国临床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习题 104) :求助者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 咨询师的技术和手段;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 。

9、陈仲庚教授认为心理咨询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心理咨询的社会背景(0511-2-87) 教材中推荐的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习题 12) 。三、关于心理治疗教材中推荐的心理治疗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治疗包含如下过程(习题 103)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 类行为问题进行矫治;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问题进行矫治。 不属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同点的是(习题 105) :操作方式相同;使用方法一致;操作规范相同。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目的是一样的, “实现目标一致” 。 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不同,正确的说法是(习题 106) :心理咨询是协助

10、解决;心理治疗是问题 矫治。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398)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思维方式四个观点:唯物主义;普遍联系;限制性;三统一发展观。一个态度:中立性。实用主义的观点不是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习题 15) 。(一)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心理咨询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是(习题 107) :善于利用个人经验去推理;善于把握整体观念。符 合心理咨询唯物主义观点的是“遵循科学的法则处理问题”和“依据事实做出判断”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三个观点:心身一体;三因素交互作用;整体性第 2 页 共 13 页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心理咨询

11、师应该遵循如下普遍联系的观点(习题 108) :具有整体观念;透过关系把握本质。 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含义(习题 16) 。 1心身一体的观点 属于咨询师需要遵循的心身一体的观点的是(习题 109,0511-3-139) :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心理 和生理互为因果;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生理欠佳体验为心理不适。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心理问题可以一果多因,也可以一因多果的说法,属于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内容(习 题 17) 。 3整体性观点 。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行为永 知、情、意、行不是永远相联系的不属于整体性观点的内

12、容(习题 18) 远是互相联系的。(三)限制性观点四个限制:职责;时间;感情;目标 。 咨询师的费用限制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限制观点的内容(习题 19)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咨询师职责限制的内涵涉及如下内容(习题 110) :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任务限于心理问题本身。 2时间上的限制 。 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定属于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习题 20) 3感情限制 。 彼此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属于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习题 21,0511-2-89) 4咨询目标限制 属于咨询师咨询目标限制的内涵的是(习题 111) :咨询目标的确定不是任意的;咨询目标应锁定求助者 的心理问题。(四)历史、逻辑、现

13、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内容的是(习题 112) :考察个人史原因; 个人史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对于求助者要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五)中立性态度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中立性态度,指的是(习题 113) :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求助者的情况进 行客观的分析。 。 在心理咨询中,如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认知、情绪方面有分歧,心理咨询师应持中立态度(0511-3-96)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用“理解”一词表达中立性态度的意义在于(习题 114) :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 合乎逻辑的结果;“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理解”

14、一词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咨询中保持中立性态度的意义不在于有助于咨询师保持自身尊严(习题 22)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五项心理素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主要心理素质(习题 23) 。(一)品格用一句话表达,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就是对咨询师“品格”素质要求(习题 24) 。(二)自我平衡能力对心理咨询师“自我平衡能力”的素质要求,其内涵包括(习题 116) :有能力调节自身不良情绪;在 咨询关系以外解决自身冲突;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够情绪稳定、自我平衡。(三)善于容纳他人咨询师“善于容纳他人”的素质要求的意义不在于体现咨询师的高水平、高境界(习题 26

15、)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符合心理咨询师“有强烈的责任心”的素质要求的做法是(习题 115) :对求助者负责;特殊情况可以 考虑转诊。第 3 页 共 13 页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五) “自知之明”如果咨询师清楚自身能否满足社会道义的要求,并不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就具备自知之明(习题 25) 。 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403)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的贡献在于(习题 117) :翻译出版了青年期心理学 ;采用综合快速疗法治 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关于综合快速疗法,正确的说法是(习题 118) :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叶;参与者有丁瓒、伍正谊、 李心天等。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属于目前中国心理咨询业具备的特点有(习题 119) :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 上得到社会认可;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 1986 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出现在北京市朝阳医院(习题 27) 。 是否有足够高水平的咨询师不是心理咨询达到职业化阶段的可操作性指标(习题 28)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