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写作步骤与方法总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60869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论文写作步骤与方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论文写作步骤与方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论文写作步骤与方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论文写作步骤与方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论文写作步骤与方法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论文写作步骤与方法总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易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考试分数。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依赖教师的思维模式,丧失了思维的主动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自己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总结,也是教师辛勤笔耕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那么一篇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论文援助杨老师是期刊之家网的首席坐席编辑,分享给大家参考。 一、撰写教育教

2、学论文的意义 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它反映文章作者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巳做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通过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份工作的总结。 另一方面,对于文章的作者和展自己的专业提供机会,使自己在撰写的过程中出现“饥饿感”(如某些材料不足,某些论据还不够充分,某些经验上升不到理论高度去认识) ,从而促使作者进一步开展研究,加强学习,或查文献,或做实验,或进行调查研究等等。从中获得更多的素材,使研究工作更趋完善。 再者,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专业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说近一点,对自己的业务考核和晋级也大

3、有益处。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产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规律美、严整美、理性美、抽象美、对称美等等。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百岁山”矿泉水的广告片,广告片中讲述了数学家笛卡尔与瑞典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笛卡尔给瑞典公主的情书中没有文字,只有 r=a(1-sin) 这个数学坐标方程,而瑞典公主将这个方程解出来之后,在函数坐标上画成了一个心形,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个美丽的函数曲线,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情怀。 教师的职责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撰写或发表文章则是更高层次的追

4、求,它必须以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为前提。教师要想写出教育教学文章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只有勤于积累,精于思考,才会有东西可写,并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来。 首先,要善于学习,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积累资料的方法通常是记笔记,写教后反思。积累资料的途径很多,主要有: 1、多看多读,从阅读中扩大知识面,发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新课题,产生素材的灵感。 2、深入学生,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是素材积累和产生的重要场所,学生询问的问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我们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引发我们去思考、去研究,课堂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论文创作的原动

5、力和策源地。 3、坚持写教后反思。教后反思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教学效果的评析及总结,也可以说是教师对自己从设计实施效果的反思或心得体会。 总之,材料的收集一是靠平时的研究成果的积累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来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亲其师、遵其道”,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当学生提出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言论时教师不能一味打压,而是要认识到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2 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

6、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中进行探究。 2.1 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使用一个个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2.2 故事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得到提高,在趣味故事中蕴含一定的数学概念和定理。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的教学是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述“国际象棋与等比数列”这个有趣的故事。 2.3 实践情境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突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7、2.4 生活情境 教师要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与事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主动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鼓励质疑,勇于创新 高中数学教师要营造出和谐、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充分的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新的视角去看待旧的问题,才能够大胆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并为学生 的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提供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写什么内容 教学研究方面可写的内容很

8、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等多种类型。对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 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 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 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3、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如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学困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

9、( 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 ,常见解题错误分析。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论文相关问题请咨询期刊之家论文援助杨老师微信 176 零 4051 五 1 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如校本课程开发设置、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 6、 “教师一绝” 。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 “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 7、 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等等 四、怎样撰写稿件 1、选题 选题就是确定题目,这是写作中首先碰到的,也是最主要的

10、部分。题目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命运” ,所以,课题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 (1)要从实际出发。平时自己对某一问题留心思考,并认真研究, 有所收获,取得了研究成果的,才有可能考虑写作,没有实践基础或虽有实践但无收获体会,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2)是否有新意。无论写什么文章,关键都在于有新意,如果深层次的创新一时做应该体现一的题目,一般不宜再用,如果受到别人所用题目的启发,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观点上有新的见解,而需要再用的话,用时可在题目上冠以“再谈” 、 “也谈”之类的字样。 (3)素材和论据是否充实。 (4)选题不宜过大过宽。题目过大了,势必精力分散,道理讲不清说不透,

11、最好是取某个小问题、某个问题的侧面来写,把道理说清楚,使人们看后得到启发,受到教益。 论文的题目一般都采用肯定式,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提问式的题目。为了引申主题,或者对某一事实必须在标题中加以说明,还可以在题目的后面再添一个副标题。2、拟定写作提纲 确定了题目,并有了充足的素材和论据,也不要急于动笔,可以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先拟写论文的详细提纲,提纲是帮助作者整理思路,指引你如何取舍文章的内容,是将要写成的文章的骨架,它是起着疏通材料、安排材料形成文章基本结构的作用。 3、写作初稿 提纲拟定以后,就要抓紧时间写初稿。初稿要紧紧围绕提纲尽快地写,最好是一次就完成,初稿写成后,不要急于定稿,先

12、把它搁置一两天,然后再很快地重读一遍,检查表达是否清楚,运算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谨。更正明显的错误,等三、五天后甚至一个月后再全面修改定稿。 4、修改润色 搁置一段时间后,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结构调整或修改,二是材料的补充或更改,三是词句的斟酌与修改,四是重新写题目。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导,从而推导出新的定理和概念,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些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教师要用宽容、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其他学生也认识到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

13、能力才是最可贵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教材、质疑教参甚至质疑教师,鼓励学生独树一帜与标新立异。当学生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和看法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讨论与交流,使之成为教学中新思维的一个契机。进而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完善,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在提出一个新思路或者新问题之后,教师都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创新的质量,也使学生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应该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新方法和新思路都是一种创新,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