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42376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 D )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D.法制宣传教育2.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简称“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时间是( C ) 。A.2009 年2013 年 B.2010 年2014 年 C.2011 年2015 年 D.2012 年2016 年3.现代邪教一般打着( A ) 、气功、传统文化等旗号招揽信众,对此,人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A.宗教 B.政治 C

2、.经济 D.旅游4.从我国历史和现实情况看,邪教的根本目的是企图谋取( B )地位和权力。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精神5.邪教通常利用各种( A ) ,引诱信徒消极厌世,挑动他们对现实和政府的不满情绪。A.社会矛盾 B.家庭问题 C.人际关系问题 D.环境问题6.邪教“教主”为了达到( A )的目的,散布“末世论”等谣言,威胁恐吓群众,让一些人产生依赖、恐惧心理,扰乱社会秩序。A.教主崇拜 B.环境保护 C.强身健体 D.社会和谐7.邪教“教主”在群众面前神化自己,鼓吹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 ,号称拥有许多超自然的( A ) 。A.神力和权力 B.能力和义务 C.功夫和力气 D.物质

3、和能量8.邪教“教主”利用散布歪理邪说、谎言骗局、心理暗示等手法,对其组织成员实施“洗脑术” ,并用惩罚、威胁等恐吓手段,让人“进得来,出不去” ,人人自危,从而达到( B )的目的。A.练习功法 B.精神控制 C.健身强体 D.包治百病9.境外“”邪教组织抛出九评共产党 ,并煽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退党、退团、退队,充分暴露了其( C ) 。A.经济目的B.文化意图C.反动的政治本质D.精神需求10.我国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 A )举行。A.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B.商业场所C.中小学内D.公开场所11.上网时发现邪教宣传内容,正确的做法是( C )

4、 。A.仔细阅读相关内容B.向别人传播C.不听、不看、不信、不传D.下载并保存12.发现有人散发邪教宣传品,正确的做法是( A ) 。A.立即制止,并在第一时间报警B.接受宣传品C.不管不问D.阅读宣传品上的相关信息13.2000 年 11 月至 2001 年 11 月期间,张某多次从他人处搜集某市党委、政府有关处理“”工作的情况及内部文件,并将涉及国家绝密级、秘密级文件通过“明慧网”提供给境外“”组织。在该案例中,张某的行为构成( B ) 。A.贷款诈骗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包庇罪D.合同诈骗罪14.2007 年 1 月 24 日,黄某纠集数十名“”顽固分子,到某市人民法院附近公

5、开进行邪教滋事活动,企图“营救”正在接受审判的“”顽固分子。在该案例中,黄某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行为构成( A ) 。A.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B.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C.合同诈骗罪D.危险驾驶罪15.梁某因犯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入狱服刑。服刑期间,梁某抗拒管理,并在监狱内从事邪教宣传活动。在该案例中,梁某的行为( C ) 。A.构成虚假广告罪B.构成侵犯著作权罪C.破坏了监管秩序,应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规定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的处罚D.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16.邪教人员以自焚、自爆或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按(

6、B )等规定定罪处罚。A.贷款诈骗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包庇罪D.侵犯著作权罪17.1996 年至 1999 年 4 月间,王某先后从各地购进大量“”宣传品,并对外出售。1999 年 4 月底至 5 月初,王某私自印制 2000 余册“”书籍,非法获利人民币 40000余元。在该案例中,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A.诬告陷害罪B.侵犯著作权罪C.非法经营罪D.串通投标罪18.1999 年 4 月 17 日,在公安机关对某邪教组织骨干成员依法实施逮捕时,该邪教组织骨干李某、王某煽动 100 余名不明真相的群众,阻扰干警执法,将执法人员围困在该村达 10个小时。4 月 18 日,李某

7、、王某再次召集 300 余名群众围攻乡政府达 6 个小时,并殴打前来劝阻的工作人员。在该案例中,李某、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A.保险诈骗罪B.假冒专利罪C.妨碍公务罪D.骗取出境证件罪19.丁某于 2006 年起参加“”邪教组织,多次登陆境外“”网站下载反宣资料,购买电脑及打印机等工具制作、复制“”邪教宣传品用于散发和张贴,并在市区多处电线杆、墙壁上书写“”标语。2009 年 4 月 9 日,丁某在张贴、散发“”传单和书写标语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在该案例中,丁某的行为可能构成( C ) 。A.诈骗罪B.侵犯著作权罪C.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D.寻衅滋事罪20.2004 年 11 月

8、至 12 月,刘某利用自己的手机,将编写的宣扬“”歪理邪说的短信向全国多地发送,共计发送 500 余条。在该案例中,刘某利用手机短信传播邪教信息的行为构成( B ) 。A.骗取出口退税罪B.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C.绑架罪D.污染环境罪二、多项选择题1.“法律六进”是指法律进(ABCDEF) 。A.机关 B.乡村 C.社区 D.学校 E.企业 F.单位 G.商场2.大力开展反邪教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是(ABCD) 。A.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反邪教的相关法律知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B.使广大社会公众认清邪教活动的违法性,提高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C.使目前仍受邪教裹挟、不明真相的群众能够

9、幡然醒悟,回归社会D.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权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依法防范处理邪教的能力3.在“六五”普法活动中开展反邪教法制宣传教育,其依据和意义分别有哪些?(ABCD)A.是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 年) 的要求而开展的B.是“六五”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C.有利于向广大公众普及反邪教法律知识D.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依法处理邪教工作的实际举措4.依照我国“两高”司法解释,对邪教组织界定是(ABCD) 。A.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B.神化首要分子C.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D.发展、控制成员

10、,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5.邪教的基本特征有哪些?(ABCDEF)A.“教主”崇拜 B.精神控制 C.编造邪说 D.聚敛钱财 E.秘密结社 F.危害社会6.邪教组织危害巨大,主要体现在(ABCD) 。A.危害国家政治稳定B.危害国家经济秩序稳定C.危害社会秩序稳定D.E.私分国有资产7.国外被公认的邪教有(ABCDE) 。A.美国的“人民圣殿教” 、 “天堂之门 ”、 “大卫教派”B.日本的“奥姆真理教”C.印度的“奥修静修会”D.乌干达的“恢复上帝十诫运动 ”E.在瑞士、法国、加拿大等国传播的“太阳圣殿教”8.中国的五大宗教是指(ABCDE)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天主教E.基督教F

11、.家庭教会9.“”邪教组织具有反动的政治本质,主要表现在(ABCD) 。A.敌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妄图夺取政权B.背叛祖国和人民C.甘为西方反华势力和各种敌对势力的马前卒D.不断地进行各种捣乱破坏活动,破坏政治稳定10.境外“”邪教组织主要的活动方式是(ABCDEF) 。A.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幌子,大搞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极力掩盖其邪教本质B.组织游行、示威、静坐等活动,围攻我驻外使领馆C.在国家领导人出访、参加重大国际活动期间,举行游行示威,大肆干扰D.企图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我国周边国家打造成向中国境内实施渗透的“桥头堡”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大肆进行滋事活动E.在国内重大节日和重要会

12、议期间,在境外大搞反动宣传活动F.炒作国内热点敏感事件,散布政治谣言,对境内发动反宣渗透活动11.境内“”邪教组织主要的活动方式是(ABCD) 。A.与境外“”组织勾联,实施捣乱破坏B.企图恢复地下组织C.秘密组织地下“练功”活动D.进行反动宣传12.邪教组织常用的骗人手法有(ABCDE) 。A.用歪理邪说欺骗人B.用“宗教” “气功” “文化” “科学”等名义蒙蔽人C.用治病免灾诱惑人D.用各种把戏吓唬人E.以小恩小惠笼络人13.识别邪教的基本方法是 (ABCD)。A.看“教主”是否活着。如果所拜的 “教主”是活着的人,有可能是邪教B.看所宣扬的内容。如果所宣扬的内容违背国家法律,背离伦理道

13、德,对抗现实社会,要求信徒舍弃一切追随“教主” ,有可能是邪教C.看对现世的态度。污蔑这个世界已经坏到极点,应当破坏并尽快离开它,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的,有可能是邪教D.看活动方式。实行单线联系,聚会活动鬼鬼祟祟,并有人望风的,有可能是邪教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ABCD)A.坚决依法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惩治邪教组织的各种犯罪活动B.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团结、教育绝大多数被蒙骗的群众,依法严惩极少数犯罪分子C.在全体公民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宪法和法律的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D.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

14、合治理15.关于宗教信仰自由,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BCD) 。A.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B.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C.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D.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进行16.陈某自 1996 年开始痴迷“” ,并产生了通过杀人来提高自己“功力”的念头。2003 年 5 月 25 日至 6 月 26 日间,陈某采取提供掺毒饮料的方法,致 15 名乞讨拾荒人

15、员中毒死亡。陈某还将剧毒物质投放于公共场所的饮用水中,致 1 人中毒死亡。在该案例中,陈某的行为构成(BC) 。A.贷款诈骗罪B.故意杀人罪C.投放危险物质罪D.侵犯著作权罪17.利用邪教以各种欺骗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ABCD)。A.以诈骗罪定罪处罚B.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C.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D.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8.利用邪教组织、策划、煽动、教唆、帮助其成员自杀、自残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AB)。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B.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C.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D.以过失伤害罪定罪处罚19.孟某,男,28 岁,教师;姚某,女,28 岁,无业;刘某,男,29 岁,无业。2000 年9、10 月间,孟某伙同姚某、刘某共同起草了一篇所谓关于某学校学生“遭迫害”的文章,通过反动网站传播,并通过群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向门户网站及个人电子信箱发送了数十万封宣扬“”邪教组织的电子邮件。针对该案例中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对孟某、姚某及刘某以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定罪处罚B.对孟某、姚某及刘某以倒卖文物罪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