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0639937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总分析一、教材简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体现了“以习惯助学习”、“由学习到运用”的教材编写思路。1、关于习惯。本册教材在前四册的基础上,安排了“认真写钢笔字”和“认真写毛笔字”两个主题,配有 5 页图。教学时教师要按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钢毛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与方法,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2、关于课文。本册教材安排课文 24 篇,其中韵文 2 篇。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又有表现当代社会风貌的;既有讴歌我国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伟大品格的,也有颂扬外国科学家、普通劳动者

2、可贵精神的;有主要介绍学习语文方法的,有主要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从体裁看,除记叙文,还有诗歌、童话、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另外,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插图精致,富有童趣。这样安排,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与低年级的教材相比,本册课文后的作业题略有变化:一是变铅笔字描红为钢笔字描红,意在训练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二是增加了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意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增加了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

3、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意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3、关于习作。本册教材与低年级教材相比,又多了一个新的版块习作。由于学生刚接触作文,因此本册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以片断教学为主,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以便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走进习作的起始阶段。习作教材安排了一定的例文,主要是片断,且基本上根据同年级小学生的习作改写而成,十分贴近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例文(段)由学生书写,印在作文稿纸上,意在从内容到书写格式(包括题目、标点符号所应占据的位置等)都为学生提供样例,以利学生循序渐进地打

4、好习作的基础。4、关于练习。本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 8 个,每单元后面安排 1 个。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处处留心、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另外,从本册起各单元练习还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意在培养学生按规范认真练字的态度。二、教学建议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王尔德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列入教学目标之内。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习惯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

5、心倾听、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等方面的习惯。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2、重视组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应是阅读的主人;文本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是学生课堂上的第一认识对象,也是学生的一个独立的对话伙伴。它可以凭借符号信息,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刺激,发出感召与呼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当起着组织调配、创造条件、穿针引线、指点示范的作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通过自主读书与课文及课文作者对

6、话交流。即要通过操作、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进而进行心灵碰撞,接受课文丰富内涵的感召与影响,最终能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课文的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的交际经验。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同样先要与文本对话,即通过先行阅读,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图以及教材编者的思路和意图,从而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了解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和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当然还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地读书,顺利地实现“内化”。3、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重视“读”与“写

7、”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此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除上述读与写的“长线结合”外,还要抓好读与写的“短线结合”,即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这样,一方面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广泛地课外阅读。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要适时地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厚积”,以期日后“薄发”

8、。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习作教材,解除束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同时,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既不拔高,也不降低,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切实指导学生学写片断。另外在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以鼓励,放大习作中的优点,使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重视创设情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要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体验。同时,要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在教学中应把时间让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尤其是不爱说的同学,一个话题、一次对话都应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反复说。教师还应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事件,并有针对性

9、地组织一些活动,以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本领用于生活实际。5、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语文教材的学习,指导学生开展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查“无字词典”比赛、成语故事会、古诗擂台赛、读书交流会、课本剧表演等,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2、识字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准确认读 364 个生字。(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 232 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5)使用钢笔练习书写正楷字,做到端正、规范。3、阅读。(1)继续练习

10、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分角色朗读指定的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践,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能在阅读理解课文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精彩句段,学习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背诵优美诗文

11、不少于 10 篇。(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 万字。4、习作。(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2)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4)根据表达的需要,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6)完成课内习作 8 次,小练笔 4 次。5、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并能简要转述。(2)能用普通话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

12、,态度大方、口吃清楚、有礼貌。(3)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4)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6、综合性学习。能围绕主体,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利用书刊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能在小组或班级内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开展参观、访问、表演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注意搜集相关信息,完成老师布置的活动任务。教学重、难点:本册教材重点是加强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和应用,加大学生的词汇量,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应用所学词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难点是习作,习作是三年级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力,思维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13、关于培养学生预习的一点设想三年级课文明显与二年级不同,没了拼音,改写钢笔字了,要正式写作文了。对于课文的教学,如果按二年级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可能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再者,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基于此基础,三年级可这样指导学生预习:1. 一读课文,标小节,注拼音,划词语(圈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2. 再读课文,大声朗读,做到停顿自然,达到能读通顺;3. 三读课文,练习默读,提出两个问题,查、问、想,先自我尝试解决;4. 完成小练习,文中田字格生字,扩两个词,并用钢笔自行描红。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是由让我

14、们荡起双桨 、 学会查“无字词典” 、 古诗两首和做一片美的叶子四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纵观这单元的内容,会发现它们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活。 让我们荡起双桨 、 古诗两首中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赞美, 学会查“无字词典” 、 做一片美的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和所得,而习作也是要求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产生的想法。(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单元总体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 、 古诗两首要求会背诵。2、会认、读本单元 53 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其中 37 个生字及新词要求会写。3、学会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如:连词成句、结合插图理解、查阅资

15、料等,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4、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5、能把自己做过的、看见到、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能背诵有关的诗词和成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4、学写作文。难点:1、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2、掌握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运用。3、学写作文。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串联成一段比较通顺、连贯的话,并把它们写下来。(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 训练点让我们荡起双桨 反复

16、诵读、积累语言学会查“无字词典” 结合词语“骄阳似火” 、 “惊涛拍岸”想象画面,练习表达古诗两首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连词成句和借助插图理解诗句的方法。做一片美的叶子 结合课文中描写四季叶子的句子,想象表达。二篇目教学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1、文本解读“让我们荡起双桨” ,是那首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歌曲,让我们读起这篇课文时产生了特别的亲切感。轻轻地哼唱,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渐渐展开,绿树红花、碧水清波,船儿摇曳,歌声飞扬,多么快乐的童年,多么幸福的生活!如果仅仅是一首歌曲,这样的领会足矣,但作为课本中的教材,仅仅让学生体会到童年的快乐,生活的幸福显然不够,它承载着新的使命。2、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1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体会词语:推开、倒映。(3)能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4)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少先队员们碧波泛舟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