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永娟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互联网搜索教案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28377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永娟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互联网搜索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兰永娟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互联网搜索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兰永娟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互联网搜索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兰永娟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互联网搜索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兰永娟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互联网搜索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永娟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互联网搜索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永娟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互联网搜索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二、教学课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借助工具书理解词的意思。2、 自学课文,了解的经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行为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2、结合学习雷锋的高潮、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活动,通过观看百度视频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事迹, 欣赏百度音乐爱的奉献,全班掀起“我不弱小,我要助人”的高潮。三、教材分析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

2、典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与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一家人手无足措。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教学重点: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四、教学方法教学设想:1、以读为主,体会

3、文本。“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3、想像体验,发展个性。想橡是创造的翅膀,学生在读书时的联想、对生活的回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了今后怎样做人

4、,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课堂上,我运用从百度搜索到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再现历史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震撼;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把握文本内涵,突破教学重难点。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好,那就让我们听一听这是一首什么歌,歌中唱的是什么?(播放百度音乐)http:/ 14 课,去感受萨沙一家浓浓的关爱之情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 释题问难,感知文本。1、什么样的人是最弱小的?(生答

5、,师小结每个人的看法:年龄小、身体弱)2、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质疑: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等)要想弄清这些问题,咱们还得好好读读课文。3、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问题,读准词语:闷热 掀起 倾盆大雨 娇嫩纤弱5、那通过初读课文,知道“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了吗?过渡:那他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还是先看看事情的起因吧!三、读中感悟,真情体验。1、略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指名读,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师:嗯,一场大雨破坏了先前森林里那美好的画面。你从哪儿知道这场雨很大呢?指导朗读。师:这时

6、在来得这样快,下得这样急的大雨面前,什么显得尤其重要。板书:雨衣可一家四口仅有一件雨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找到这一段中有关句子读一读。板书:爸爸妈妈萨沙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当你们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爸爸为什么把雨衣给妈妈,而不直接给萨沙;妈妈为什么把雨衣给萨沙,而不给托利亚)萨沙跟你们一样也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你们和萨沙的疑惑归结到一点就是这件雨衣究竟应该给谁? 2、精读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学习小组互助探究,读读 38 自然段,画出妈妈和萨沙说的话。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出示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A、生齐读句子,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

7、们读懂了吗?引导点拨:再看他们让雨衣的行为,那你对刚才的疑问怎么看?B、小组交流。班内交流。C、师小结:看来爸爸认为妈妈比自己弱小,妈妈和托利亚认为萨沙比自己弱小,萨沙成了大家眼中最弱小的人。他们已经把保护弱小当成了一种责任。D、到底什么样的人是比自己弱小的人,什么样的人是最弱小的人,再读对话部分(分角色读)萨沙在妈妈的眼里谁也保护不了,是最弱小的人,那他服气吗?他是怎么说的?谁能找到课文有关段落读一读。E、讨论:这个句子中的“?”可不可以换成“。”小结:不能。反问表现出了萨沙的不甘弱小。出示句子: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A、这是个什么句?换一种说法行吗?指名读,指名回答。

8、(不行,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妈妈婉转地告诉萨沙。B、听到这句话萨沙会怎么想?当他看到雨中的蔷薇他又会怎么想?在萨沙眼中,蔷薇花比萨沙更弱小,萨沙想到马上行动起来,他是怎么做的?C、指生读,看图,表演萨沙的动作。特别是“掀”的动作。D、师采访表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自豪、高兴)师:现在妈妈眼中最弱小的萨沙也能保护蔷薇花了,难怪他会对妈妈说(指导朗读萨沙的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见到这雨中感人的一幕,你们最想为他们当中哪个人的行为而鼓掌,你们的掌声最想送给谁?(生交流)他们让雨衣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传递。老师的掌声想送给他们这一家可爱的人。同时,

9、这掌声也应该送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因为你们也明白了齐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1、实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你又是如何保护弱小者的? 2、阳春三月,踏着和煦的春风,“雷锋”再一次呈现在神州大地。伴随着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全国上下再次掀起学习雷锋的高潮。下面我们观看百度视频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事迹,http:/ 让雨衣:爸爸 妈妈 萨沙 蔷薇花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六、教学反思阳春三月,踏着和煦的春风,“雷锋”再一次呈现在神州大地。伴随着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全国上下再次掀起学习雷锋,学习道德模范的高潮。本节课我利用百度音乐、百度视频,运用多媒体课件向

10、学生展示雷锋、郭明义团队的图片、文字资料、欣赏歌曲爱的奉献,形象地构建起“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情真意切地说,设身处地地想来读懂课文,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使学生思想上引起强烈的震撼, “我不最弱小,我要尽力帮助别人” ,这不就是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的誓言吗?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在班级小组合作探究方面,我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王坟镇宋庄小学 姓名: 兰永娟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电话:15054843398 电子邮件:sdwfqzlyj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宋庄小学兰永娟,女,1997 年 7 月参加工作,中学二级教师。2011 年 9 月荣获青州市优秀教师称号。论文 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06 年第 6 期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