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色彩构成知识讲解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58014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色彩构成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17年整理】色彩构成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17年整理】色彩构成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17年整理】色彩构成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17年整理】色彩构成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色彩构成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色彩构成知识讲解(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彩构成,第五章,色彩构成概述,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换性,对色彩进行以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置,并创造出理想、新颖与审美的设计色彩。色彩构成的基本内容:第一,着重论述色彩的由来,即光与色彩,光与视觉、物体色,光与色的混合的互相关系以及相关的物理及化学原理,介绍色彩的体系及色彩的表色立体及特点、用途;第二,讨论人对色彩的视觉效应,视知觉的多种表现(视觉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变化);第三,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变调、组调及各种调和推移;第四,重点探讨色彩的心理效应、人的心理与色

2、彩的内在联系以及外在表现(联想、联觉等)。,一、色彩的属性,1、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无彩色系有黑、白、灰色,色度学上称之为黑白系列,在色立体上是以一条垂直轴表示的。无彩色系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变化。色彩的明度可以用黑白来表示,明度越高,越接近白色;反之亦然。有彩色系是光谱上呈现出的红、橙、黄、绿、蓝、紫,再加上它们之间若干调和出来的色彩。只有有彩色才具备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2、色彩三要素(一)色相(Hue) 色彩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波长的色光呈现出的色彩感觉。没种颜色都有自己独特的色相,区别于其他颜色。(二)明度(Value)色彩的骨架 明度是辨别色彩明

3、暗的程度。有彩色系两种情况 1、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同样的纯度,黄色明度最高,蓝色最低,红绿色居中; 2、同一色相的明度,因光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无彩色系三种情况 1、同一色彩因光源的强弱和投影角度的不同而造成明度强弱的差异,或因物体的起伏造成的明度差。 2、同一色相因混入不同比例的黑白灰形成不同的明度变化(如:明度推移构成)。 3、在同等光源下,不同色相间的明度变化和差异。 无彩色中,最高明度为白色,最低明度为黑色,灰色居中。通常,有彩色系的明度值参照无彩色系的黑白灰等级标准,任意彩色可通过加白加黑得到一系列有明度变化的色彩。,(三)纯度(Chroma)“彩度” 指色彩的饱和

4、度或纯净程度,也就是一种色彩中所含该色 素成分的多少,含的越多,纯度就越高,越少则纯度就越 低。降低纯度的方法:1、加入白色,加入越多,纯度越低,趋向粉色。2、加入黑色,加入越多,纯度越低,趋向灰色。3、加入对比色,加入越多,纯度越低,趋向灰色。,二、色彩的构成法则,(一)色彩的推移色彩的渐变 色彩的构成可以通过一定等差级的明度、色相和纯度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变化,产生如:空间、协调、对比等色彩构成效果,这种等差级变化被称为色彩渐变。明度推移(明度渐变)明度由浅到深的逐渐变化过程,形成不同的明度台阶。,任选一纯色,如果所选纯色明度低,可只与白色相混;如所选纯色明度高,可以纯色明度为基准向亮色发展加

5、白色、向暗发展加黑色,调12个左右的明度阶段,构成以明度为主的序列。,特点是:体感强、空间感强,具有一种单纯的秩序美。,纯度推移(纯度渐变)是一种色彩由纯色向无彩色的黑、白、灰渐次变化。,任选一纯色和一与之不同明度的灰色相互混合。混合成12个左右等级,根据纯度高低不同填在简练而生动的图形上,构成以纯度为主的秩序。,特点是:含蓄、丰富,又有明度方面的变化。,色相推移(色相渐变)是色相向其他色相逐渐变化,推移的方法。 分类:同类色之间的渐变 类似色之间的渐变 互补色之间的渐变 对比色之间的渐变 全色相渐变,对比色渐变,同类色渐变,类似色渐变,全色相渐变,取色相环上所有色彩,按照色相环的顺序可构成高

6、、中、低纯度的全色相秩序,填在简练生动的图形上。色相变化极为丰富,纯度高,给人感觉活泼、华丽;纯度低,给人感觉含蓄、高雅。,(二)色彩的混合1、色彩原色(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 颜料中有三种色是不能由其它色调和出来,而用着三种色可以调和出任何一种色彩。这三种色就是红、黄、蓝,被称为色彩的三原色。间色(第三色)三原色 中,其任何两种色调和出来 的色彩,就是间色。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黄+蓝=绿色,补色色彩现象中的补偿 人眼的色彩识别结构在同时看到三原色时感到比较舒适。如果只看到其中两种或两种色的混合色,则周围的环境或人眼中的盲点就会自动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幻觉。2、混合

7、加法混合色光的混合特点:色光明亮度会随着色光混合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两种光线相混,提高亮度。三原色光混合相加得到白光;红绿光相加得到黄色光;绿蓝光相加得到青色光;蓝红光相加得到品红色光。,减法混合色料的混合 也称减色法,由于物体对光谱中的色光有吸收、反射作用,其中的“吸收”就相当于减去的意义。颜料或染料中的红、黄、蓝为三原色。红色系与黄色系相调得到一系列橙色;红色系与兰色系相调得到一系列紫色;黄色系与蓝色系相调得到一系列绿色。,中性混合用眼睛调色 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混合。分为:色彩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 色彩旋转混合如果几种色彩涂在圆盘上迅速转动,就可以看到混合起来的色彩。旋转停止后,色

8、彩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空间混合将几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距离观看,使其在视网膜上达到难以辨别的视觉调和效果。,以油画、水粉画、水彩画、色彩照片等为根据起稿后,将画面分成面积相等或不等,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小块,再用稀水粉色淡淡地画出所选画的色调,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提炼,使之色相感增强,纯度提高,达到近看色彩强烈而有装饰性,远看色彩丰富又统一的色彩效果。,三、色彩的对比,两种色彩并置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为对比。 同时对比、连续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形状对比。(一)同时对比:色度学上的解释是对同时呈现的邻近的两个视场的颜色进行对比。就是在同一空间,同一时

9、间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 同时对比规律:亮色与暗色相邻,亮更亮,暗更暗。灰与艳并置,灰更灰,艳更艳。冷于暖并置,冷更冷,暖更暖。不同色相邻,都倾向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补色相邻,由于对比作用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鲜艳度也同时增加。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的增加而增加,相邻之处边缘部分最为明显。,(二)连续对比:当我们先看红色的地毯再看黄色的地毯(时间非常接近),我们发现后看的黄色地毯带绿味,这是因为眼睛把先看色彩的补色残像加到后看物体色彩上面的缘故。 如先看的色彩明度高,后看的色彩明度低,后看色彩显得明度更低;如先看的色彩明度低,后看得色彩明度高,则后看色彩显得明度更高。 连续对比的特性:把先看色

10、彩的残像加到后看色彩上面,纯度高的比纯度低的色彩影响力强。如先看色彩与后看色彩恰好是互补色时,则会增加后看色彩的纯度使之更鲜艳,其影响力以红和绿为最大。,(三)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各色相由于在色环上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不同的色相对比。,同种色相对比,只有深浅之分不存在色相对比(0度)邻近色相对比,对比弱,可通过明度的变化加强对比(15-30度)类似色相对比,中度对比,可通过变化明度、纯度加强对比(60度以内),和谐、安详、耐看对比色相对比,120度左 右的两色强对比,色彩对比 强烈、鲜明、饱满、华丽、 活跃互补色相对比,180度左右 的两色对比为最强色相对比,(四)明度对比:

11、将不同明度的色并置产生明暗对比效果的视觉效应。也就是因为明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 它是人眼在观看对比图形时产生的视错觉,明度对比对人眼的刺激最为强烈。 配色明度在3个阶段以内的组合叫短调,为明度的弱对比。 明度差在5个阶段以上的组合叫长调,为明度的强对比。 以低明度色彩(面积在70%左右)为主构成低明度基调; 以中明度色彩(面积在70%左右)为主构成中明度基调; 以高明度色彩(面积在70%左右)为主构成高明度基调。,同色相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的九种色调。任选一纯色,如明度低可只加白色,明度高既可加白又可加黑。调12个阶段,然后按照明度对比关系构成九种色调。即: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间长调、中间

12、中调、中间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五)纯度对比:因色彩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鲜浊对比称之为纯度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是一种色相纯度鲜浊对比,也可以是不同色相间的纯度对比。 色彩纯度差别的大小决定对比的强弱,按照12个纯度级划分,相差8级为强对比,5-8个以内为中对比,4个以内为弱对比。 以高纯度色(面积占70%)为主构成高纯度基调,称之为鲜调,有积极、强烈、冲动、快乐、活泼的性格意味; 以中纯度色(面积占70%)为主构成中纯度基调,称之为中调,有稳定、文雅、可靠、中庸的性格意味; 以低纯度色(面积占70%)为主构成地处度基调,称之为灰调(或者浊调),有平淡、自然、简朴、消极、陈旧的性格意

13、味。,任选一纯色,和与之不同明度的灰色,互混为12个等级,取纯度对比构成的九种色调中的四种色调。如:鲜强对比、灰强对比、灰中对比、鲜弱对比等。,(六)冷暖对比: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冷暖感觉本是触觉对外界的反映,由于人们生活在色彩的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的生理功能(如条件反射),使人的视觉逐渐变为触觉的先导。 色彩的冷暖可以产生视觉上的远近透视:近处颜色偏暖、纯度高;对比强的色彩感觉距离近;偏冷含灰、 对比弱的色彩感觉距离远。 冷暖对比色在色环上的两端,冷极色蓝、暖极色橙,红、黄为暖色,红紫、黄绿为中性微暖色,青紫、蓝绿为中性微冷色。冷暖的极色对比为冷暖感觉的最强对比冷极色与暖色的对比

14、,暖极色与冷色的对比为冷暖的强对比暖极色、暖色与中性微冷色;冷极色、冷色与中性微暖色的对比为中等对比暖极与暖色、冷极与冷色、暖色与中性微暖色、冷色与中性微冷色的对比为弱对比,高纯度的冷色显得更冷,暖色更暖。,色彩纯度的降低、明度向中明度靠近,色彩的冷暖感觉也随之降低向中性变化。,四、色彩的调和,1、调和的定义:字面意思:两种或多种颜色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愉悦、舒适感的搭配。 对比寻求差别 调和寻求关联理论含义:明显差异或者明显含糊的色彩,在构图中进行调整,使之完美的统一在一起。如:明度与纯度(调和)将有显著区别的色彩,合理地分布在构图当中,以实现其完美的统一。如:色相与面积(并置),色彩调和

15、主要是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需要,色彩调和与否,通常是我们所说的放在一起“舒服不舒服”。,(七)面积对比:指各种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变化和差别引起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的对比。色面积与对比: 色彩面积对比实际上是数量上的多与少、大与小的结构比例的对比。 1:1冲突,对比最强。面积对比与色的平衡:,纯度色的平衡取决于两个因素明度、面积,1:2增强一方,减弱一方10:1色彩对比效果很弱,转化为统一色调,互补色的平衡数比: 黄:紫=1:3(面积) =9:3(明度) 橙:蓝=1:2(面积) =8:4(明度) 红:绿=1:1(面积) =6:6(明度)原色、间色的平衡数比: 黄:橙=3:4 红:蓝=6:8 红:黄:蓝=6:3:8 黄:红=3:6 红:紫=6:9 橙:绿:紫=4:6:9 黄:蓝=3:8 蓝:绿=8:6 黄:绿=3:6 蓝:紫=8:9 红:橙=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