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必修1专题三知识串讲第1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57726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必修1专题三知识串讲第1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必修1专题三知识串讲第1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必修1专题三知识串讲第1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必修1专题三知识串讲第1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必修1专题三知识串讲第1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必修1专题三知识串讲第1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必修1专题三知识串讲第1讲(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复习方案之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理教材 基础化,析考点 重点化,赢高考 经典化,对应学生用书P19,理教材基础化,习要点 夯基础,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1)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冲击。清政府和地主的沉重剥削。自然灾害严重。(2)准备:洪秀全创立“_”组织。,拜上帝会,2过程(1)爆发:1851年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2)建制: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1853年定都_,建立政权。(4)全盛:分兵进行_、西征和_,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5)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6)失败:1

2、864年,_。,天京,北伐,天京突围,天京陷落,3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目的:在_基础上,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内容a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评价a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_的愿望,是农民_斗争的思想结晶。b是农民_的空想,没有真正实行过。,小农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封建,平均主义,(2)资政新篇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内容,工矿,自由通商,评价a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_的改革方案,反映了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b缺乏相应的_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4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5历史

3、认识: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_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资本主义色彩,社会基础,科学理论武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时代赋予它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新特征。1.发生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2.利用外来宗教发动起义;3.担负起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双重任务;4.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5.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二、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1)条件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其他革命团体也纷纷建立。1905年,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成立。同盟会发动_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_

4、,为起义提供了机会。,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革命团体_和_在新军中的发展、努力。(2)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成立_,改国号为_。(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_土崩瓦解。,共进会,文学社,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清朝统治,2中华民国的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_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_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2)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_为主体的政府。(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照_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_等。,孙中山,五色旗,革命派,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性质:是中国第一部_。意义

5、:从法律上宣告_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结局:1912年3月,_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2)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_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宪法,君主专制制度,袁世凯,反帝反封建,(3)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_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_。使_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是中国社会_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君主专制,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近代化,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窃取的原因1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帝国主义的支持,扶植代理人。3革命阵营中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帮助。4袁世凯

6、采取的两面手法使其阴谋得逞。,对应学生用书P20,析考点重点化,抓重点 重技法,1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B它与我国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区别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成现实,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倡导绝对平均主义,虽反映农民愿望,但具有空想性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D项叙述错误。答案:D,1目的: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2内容(1)国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主

7、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3)政治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4)权利:政治上:民主、自由的权利。经济上: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5)政体:责任内阁制。,3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4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5评价(1)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2)规定了国民的一系列权利自由,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

8、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性。(3)总之,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想凭借一纸空文来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达到的。,2(2014哈尔滨调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解析:责任内阁制设立的直接目的是约束袁世凯,防止其专制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政体。

9、而袁世凯将之改成总统制,目的是要独裁专制。这一变化说明民主政治实现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与专制进行激烈的斗争。答案:B,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是近代一次政治民主化的革命。,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引进西方工业文明,促使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明发展。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变革,促进了近代中

10、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3(2013福州期末)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B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政党政治C鼓励发展工商,实业救国成为潮流D断发易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抓住关键信息: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题干描述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即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但并不符合题干“分界线”的含义,排除。答案:A,易错点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易错点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都没有实行。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无社会基础。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的社会发展问题上,并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易错点3: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

12、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的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易错点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的不是中国的封建制度,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易错点5:“中华民国”被定为国号是武昌起义后,在1911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开始以民国纪年。,(2014湖北重点中学调研)20世纪初,革命派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指“汉族”。武昌起义成功后,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于武汉,但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个变化()A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C断绝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汉族政权被五族政权所取代,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将题目材料反映的信息与选项包含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错选A项是因为虽然注意到其是辛亥革命的意义,但忘记了其与材料信息无关;错选C项是没有认真解读材料的信息;错选D项是忽视了清政府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答案:B,析高考 明考向,温,示,提,馨,赢高考 经典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