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华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57686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9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华松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华松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华松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华松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华松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华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华松(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六 课 我国的 政党 制度 必修 2 政治生活 考点概览 考向定位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 地位 的确立 2、中国共产党的 性质 、宗旨和指导思想 3、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方式 和 执政方式 4、中国特色的 政党制度 此考点是必考点, 党的执政地位、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 是最易考查的知识点。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党的建设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高考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一般以党和国家 (地方 )的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 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

2、地位的确立 ( 1)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中共是 执政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 。 一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意义: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 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 维护 国家的 统一 、民族的 团结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造 稳定、和谐的 社会环境 ; 才能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 建成 小康社会 宏伟 目标。 【 特别提示 】 ( 1) 中国共产党

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但是 党 并 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 。 这是因为 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决定重大事务 。 ( 2)党不负责具体国家事务的管理, 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的职能由 “一府两院” 行使。党不能直接组织经济建设,不能代替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 2、党的领导方式: 政治、组织、思想领导 ( 1) 政治领导: 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 ( 2) 组织领导: 推荐干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 3) 思想领导: 进行思想宣传 一 .中国共产党 3、党的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区别 含

4、义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和 健全 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侧重 强调 “遵循规律” 强调 “发扬民主、为民执政” 强调 “依法” 联系 依法执政 是共产党执政的 基本方式 ,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

5、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 党的执政方式 5、党的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 一 .中国共产党 4.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主题 : 地位: 核心内容: 精髓: 主题 : 内涵: 本质 : 主题 : 内涵: 重 要性: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 发展 第一次较系统地初步回答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的根本

6、利益。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6、党的性质(三个先锋队): 中国 工人阶级 先锋队,同时是 中国人民 和 中华民族 的先锋队。 7、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 .中国共产党 8.党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1)为什么?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 2)怎么办? 党始终把实现好、

7、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 .中国共产党 二 、 我国的民主党派 1、 民主党派的 性质 各自所联系的 一部分 社会主义 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 和 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 的 政治联盟 。 2、地位:参政党,不是执政党或在野党。 3、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组织上: 互相独

8、立 法律上: 地位平等 执政党 参政党 两者不存在上下级的 领导关系 政治上: 领导与被领导 不平等 事业上: 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监督上: 互相监督的关系。 注意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基本 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 1)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三 、 我国的 政党制度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

9、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即 政治原则 、 政治方向 和 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注意: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 相互监督的关系 ,而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 监督与被监督 的关系。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 遵守宪法和法律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 1)成员 ( 3)性质 ( 4)主题 ( 5)职能 (共产党、各民主党、无党派人士、各人 民团体等) 政协 民主党派 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

10、政 团结和民主 (5)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想一想:从性质上看,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吗? ( 2)政协委员的产生 民主推荐、协商产生(即由上届委员推荐、协商决定。) 民主选举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3、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 文化 和建设生态文明 (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4)有利于推 进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 特别提醒 】 我国实行 多党合作制 , 但 并不意味着我国实行多党制 ;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 但 并不意味着在我国实行一党制 ; 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 但 并不意味着民主

11、党派是执政党 ;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 政治领导 , 但 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没有独立性 ; 我国的政党制度根本区别于西方多党制 , 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借鉴西方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文明成果 。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区 别 性质不同 职能不同 组成人员产生办法不同 联系 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国家权力机关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中国共产党”的答题模式(默写) 1、中国共产党 为什么

12、 要做某件事?(依据) ( 1)由党的执政和领导 地位 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2)是党的 性质 和 宗旨 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要 ( 3)是党坚持和完善 执政方式、领导方式 的需要。 ( 4)是党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执政理念 的需要。 ( 5)是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指导思想 的需要。 ( 6)是加强 党的建设 的需要。 ( 7) 党始终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13、点。 2、中国共产党 怎样 做某件事? ( 1)要坚定和坚持党的执政和领导 地位 。 ( 2)要坚持党的 性质 和 宗旨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要坚持和完善党的 执政方式 ,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 4)要坚持和完善党的 领导方式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政治 领导 、思想 领导 、组织 领导 的能力和水平 。 ( 5)要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执政理念 。 ( 6)要坚持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指导思想 。 ( 7)要加强 党的建设 。 ( 8) 党始终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7/7/22 中国共产党 1.地位及其确立 2.性质、宗旨、意义 3.领导方式 4.执政方式 5.指导思想、执政理念 民主党派 1.地位 2.性质 3.参政基本点 我国的政党制度 1.名称及地位 2. 基 本 内 容 3.特点 4.优越性 机构:政协 性质 成员及产生方式 主题 职能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基本方针 根本活动准则 亲密 友党 夯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