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57401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 2005 年教育规划课题05101追求心灵丰盈,提升职业幸福“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谭静二 六 年 十 二 月一、 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的缘起做为学校的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然对教师的心理尤其关注. 近期我们做了不少访谈,其中一次触摸灵魂。尽管某某老师已经在某区的一所民办学校干了好几年,并且当上了中层管理人员,颇受校方器重,但她依然告诉笔者,如果有门路、有可能,她还是想到公办学校做一名普通教师。她说不清楚更多的理由,只是多年做民办教师的辛劳与辛酸,让她没有料到一名民办教师与一名公办教师感受竟是如此不同;但同时,她又非常不舍,毕竟,这里洒下了她太多的心血

2、和汗水。福利待遇笔者:你为什么会甘愿来这里端“泥饭碗”?老师:当时,都说沿海地区民办教育发达,私立学校的收入很高,内地不少人都想到沿海来。可是我到这里以后才发现,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笔者:私立学校的待遇不是一直都很有吸引力的吗?老师:那是在几年前。当时我来的时候,每个月工资近 2000 元,还是不错的。可是这几年公办教师的工资涨得很快,听说仅去年一年就涨了好几百,而且每年都会涨,还有很好的福利。可我们民办学校这些年来工资水平却没有多大改变。笔者:学校怎么不给你们提高待遇?老师:学校不是不想给教师更好的待遇,不过,好多学校可能是发不起,现在学校的经营状况都挺难的。笔者:和你一样想离开的教师多吗?老

3、师(苦笑了一下)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如果有机会、有门路,谁不想找个待遇好的地方呢?其实不只是我,民办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想的,这很普遍。现在教师队伍不太稳定,主要原因可能就在这儿吧。缺少进修培训机会笔者:你们有没有进修培训的机会?老师:很难有这种机会,由于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不稳定现象,学校害怕出大笔钱、花大力气培养一名骨干教师后,翅膀硬了,没干多长时间人家就飞了。笔者:那么你们不可以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吗?老师:教育部门培训教师的计划历来就没有民办学校的份儿。因为我们不是由政府财政供给的,不可能让我们占用财政资金去接受培训。我不知道国有民办的教师是否可以有培训机会,因为他们与

4、我们不一样,他们是有编制的,由政府财政发工资。比赛活动很难拿名次笔者:听说民办学校的教师心理都比较敏感,是这样吗?老师:是这样的.学校、教师的名气,有时候是靠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来提高的,像教师的基本功、讲课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而我们偏偏就是拿不了奖。即便有奖也都是三等居多.并不是说我们水平就一定比人家差,更多的是因为别的原因。笔者:评委是怎样产生的呢?老师:不知道。反正评委几乎都是公办学校的老师,民办的很少。能让我们参加比赛还算不错了。 拥有某老师这样想法的民办老师大有人在,的确民办老师的劳动既具有一般教师劳动的特点,又有这个群体特殊的一面:民办运营机制下的用人制度、严格的管理、激烈的竞争;寄

5、宿制学校,较强的工作强度,较长的劳动时间;“家长是上帝”的“市场”规律,对教师工作尽职完美的要求;教师加盟民办学校的动机和背景与工作现实的矛盾,碰撞等等。都使得民办学校教师心态复杂多样。这份真实调查,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况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地生活和发展,都能得到幸福与快乐,教师也不例外。既然如此,那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两条腿走路” :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又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必须建设一支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可是我们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普遍而且严重,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其他人群,也显著

6、低于国内一系列有关教师心理健康。提高和改善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迫在眉捷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民办学校的素质教育能否顺利运行。本课题出于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二) 同类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本心理学家中西信男曾指出,教师中有很多人因精神不健康而不能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美国的全国教育协会报告显示,在教师中有 37%的人常对个人的健康睡眠和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 30%的人在情绪和社交方面不适应,有 20%的人需要特殊帮助,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另有 30%的人感到极度不快并且不易与人相处。由心理因素

7、引起诸如偏头痛、睡眠障碍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心身疾病,严重影响教师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教师、医生、农民、律师、家庭主妇、教士和修女中,教师患神经官能症的人数比例最高,这是因为教师整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痛苦。在我国,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很少有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1993 年自在等率先对基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小样本研究。其后,国内学者相继将视线投向该领域,影响较大的研究有:1994 年,上海市高峰、袁军为首的由教育界、心理学界、精神卫生界联合组成的课题研究组,对上海市 97 所小学 3055 名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8、,1998年,骆伯巍对参加浙江教育学院进修的 533 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测查;1999 年贾林祥、宋广文在陕西省铜川市 9 所中小学对 358 名教师进修心理健康调查,1999 年寒假前,因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但对辽宁省 168 所城乡中小学 2292 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等,2003 年杭州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压力管理研究” 等,各研究组基本上是从以下三点入手:1、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他人群的比较。2、教师心理问题的种类。3、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得出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的心理健康普遍低于其他人群,主要的心理问题为适应不良,职业行为问题,人际交往障碍,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心身疾病,神经症,

9、并且认为教师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和恐怖症,几年来,各地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主要抓三条:树立教师正确的荣辱观;重视提高教师心理挫折的承受力,重视提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威信。关于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国内研究尚浅,此项研究填补空白。(三)研究设计与课题目标1研究思考我们知道无论从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抑或从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民办学校的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不仅是一旦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而且是讳疾忌医,长期经受内心的煎熬,影响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要保证教师能够

10、精神舒畅、心理健康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产生心理问题或少产生心理问题,万一产生了心理问题,最好能够凭借教师自己的力量自行解决。此为其一。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公办教师相比,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堪忧。我们一样承受着社会期望过高、工作压力过大、职业竞争加剧等多方面的压力,而且在工作条件、住房条件、经济待遇、文化生活、社会地位、学生家长的支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更多的不如意,以致民办教师的生活质量相对要低得多,大多数教师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极低的成就感、“民办”帽子的边缘感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本课题组认为,我们没办法改造客观物质条件,但是我们有办法改造主观内心世界,民办教师如能正视现实

11、,接受现实,学会自我放松、自我缓解、自我调适、自我保健,还是能够做到在压力状态下仍保持心理健康的。此为其二。教师所从事的是以育人为天职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教师应该比其他人群具有更为稳定的情绪,更为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应该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救性目标,而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教育性和发展性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亚健康状态的教师通过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走向心理健康,让原本心理健康的教师通过自我教育保持心理健康,并让所有的教师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此为其三。基于以上三点考虑,课题组把课题限定为“民办教师心

12、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研究的立足点首先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把被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强调他们的主动参与,强调他们对心理保健知识的自学、自省、自悟和应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但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教师必须掌握“自我教育”的武器和工具。这个武器就是树立强烈的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这个工具就是熟练掌握心理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从外部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也就说,要使研究取得成功,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外在的”知识传授同“内在的”自学、自悟相结合,即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由于强调“自我教育”,课题将所有被试当做他们“自己的”主试,将所

13、有主试当做“课题的”被试,坚持主试和被试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2研究设计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本课题实行单组实验,不设对照组,实验效果的检验采取相关样本的前后对比分析。研究过程中不控制无关变量(事实上也无法控制),特别对被试所处的外界环境不加以人为的干预(事实上也无法干预),一切均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只要是有利于被试主动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因素和措施,尽可能有意识地施加。如果要讲变量,主试有意识施加的教育性干预措施可以视为自变量,研究对象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心理自我教育和自我保健的种种措施可以视为中间变量,教师心理保健自我意识的增强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就是因变量。但是事实上,由于本课题的

14、立足点是自我教育,即使是外部施加的教育性干预措施,也只是实现自我教育的手段,其目的只是为教师的自我教育提供一个知识的“拐杖”;而且这个自我教育是包括主试和被试双方共同的自我教育,主试和被试同是研究主体,在很多情况下自变量和中间变量是合二为一、水乳交融的。3研究目标(1) 提高民办学校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者试图通过施加各种教育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干预,引导被试树立健康自我新概念,掌握心理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在压力状态下自我调适、自我缓解、自我放松、自我成长,从而能够健康幸福快乐地工作学习和生活。(2) 民办学校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师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15、调动他们遇事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强烈意识,使他们养成运用心理知识自行解决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探索一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经验借鉴。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1被试选择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三所民办学校作为实验学校,考虑到该研究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在于自我教育,被试的主动参与显得尤其重要,因而开题前主试分赴三个实验学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讲清楚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让教师慎重考虑后自愿报名。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访谈法、个案法和测验法。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措施1理论基础本研究以认知领悟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基础,具体地说,主要以

16、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为理论支撑。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思考是: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而是由人对外部事件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因而摆脱情绪困扰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出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之作斗争,用正确合理的信念来代替它。合理情绪疗法强调认知的作用,强调帮助主体通过自省、自悟来达到自助,考虑到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心理特点、职业特点等因素,研究者认为,在诸多的心理治疗理论中,合理情绪疗法最适合教师。2。研究过程及原则(1)研究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4 年 2 月2004 年 5 月)。理论学习,这一阶段活动内容主要是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的心理治疗理论,寻找课题的理论支撑;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动向,形成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是文献法)此阶段研究成果。调查报告:一个真实调查引起的沉思民办学校教师心理探析第二阶段:研究设计和论证阶段(2004年5月2005年6月)。课题组前后进行了三次课题设计和论证。第一次为申报论证,其结果,本课题立为2004年度西湖区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