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56414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年整理】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年整理】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7年整理】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7年整理】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次授课教学目的:全世界能源资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重点: 能源资源现状与能源问题教学难点: 能源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能量与能源一、能量及其形式1、能量:就是“产生某种效果的能力” 。2、分类: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二、能源及其分类1、能源: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提供能量的资源。2、分类:分类方式可按能源的来源、形成、使用分类等等。 第二节:能源与社会发展一、能源利用与人类文明1、时代:薪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时代。二、能源与经济发展1、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3、能源增长与人民生活。第三节:能源资源现

2、状与能源问题一、 全世界能源资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 世界化石能源的分布。2、 多元化能源结构。3、 能源消费与需求快速增长。4、 气候变化对能源发展的影响。5、 国际能源问题的政治化。二、能源利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1、能源结构:世界的资源分布不均匀。2、能源效率:从能源开采、加工与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的能源系统的总效率。3、能源环境4、能源安全三、中国能源发展现状与问题1、能源资源品种多,人均占有量较少。2、资源建设不断加强。能源效率任然较低。3、能源生产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明显。4、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需要优化。5、能源需求继续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第四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一、

3、环境及其组成1、环境: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2、组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要素、环境质量。2二、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三、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1、环境问题的分类2、环境问题的发展四、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性降水4、多样性锐减5、森林和草原植被减少6、土地退化7、水污染8、大气污染9、海洋生态问题10、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第五节:能源利用与环境效率一、 能源开发与环境问题1、 煤炭开发的环境问题2、 铀生产的环境问题3、 水能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二、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三、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第二次授课教学目的: 能源转换与利用技术教学重点: 能量转换的基本定理教学难

4、点: 燃烧的基本原理教学过程:第二章:能源转换与利用技术第一节:能量的基本性质1、 状态性2、 可加性:E=E1+E2+E3+.+En3、 转换性4、 做功性5、 贬值性第二节:能量转换的基本定理一、 能量形式的转换二、能量的转换定理:能量的守恒与转换定律第三节: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的技术一、 燃烧的基本原理(我们在锅炉及其锅炉房设备中已讲)二、燃烧技术1、层燃2、室燃33、流态化燃烧4、液体燃烧燃烧技术第四节: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一、 蒸汽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二、燃气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三、内燃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四、火力发电厂的构造和热力系统图第五节:能量的储存一、 机械能的储存:旋转飞轮二、

5、电能的储存:蓄电池三、热能的储存:潜热储存和显热储存第六节:能源利用的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评价能源的利用1、 储量2、 能源密度3、 储能的可能性4、 供能的连续性5、 能源的地理分布6、 能源的利用成本7、 能源的运输费和损耗8、 能源的可再生性9、 能源的品位10、对环境的影响i第四次授课教学目的: 了解能源现状教学重点: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组成教学难点: 洁净煤技术教学过程:第三章:化石燃料能源第一节:煤炭一、 煤炭的形成与分类根据成煤物质及条件可以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残植煤三大类二、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组成1、煤的分析: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2、煤的元素分析成分:C、H、S、N、O3

6、、煤的发热量4、煤的分类:表 3-1三、煤炭资源:表 3-2 表 3-3 表 3-4四、煤炭的生产1、世界煤炭的生产2、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第二节:石油4一、 石油的形成和分类石油可分为轻质石油、中质石油、重质石油和特重质石油二、石油的加工1、类型:燃料型、燃料-润滑油型、石油化工类2、石油炼制:分离法、转化法3、石油的产品:溶剂油、燃料油、润滑油、润滑脂、沥青、石油焦三、石油资源1、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表 3-82、中国石油资源分布:表 3-9四、石油消费1、世界石油消费:表 3-10 表 3-112、中国石油消费:表 3-12 表 3-13 表 3-14第三节:天然气一、 天然气的分类与特性

7、天然气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构成二、天然气的用途1、发电燃料2、民用燃料3、化肥及化工原料4、工业燃料5、交通运输三、天燃气资源1、世界天燃气资源分布:表 3-152、中国天燃气资源分布:表 3-16四、天然气消费1、世界天然气消费2、中国天然气消费:表 3-17 表 3-18 表 3-19第四节:21 世纪的化石燃料一、 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问题1、 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表 3-202、 化石能源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化石燃料的污染排放对比二、洁净煤技术1、煤的清洁燃料生产:煤的洗选与加工、煤炭转化煤炭液化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烟气污染排放治理技术三、21 世纪煤炭能源系统

8、如图 3-7 所示的煤基多联产系统概念第五次授课教学目的: 学习掌握能源现状教学重点: 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前景5教学难点: 水电站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第四章:可再生能源第一节:概述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随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和长期利用,能在自然界中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第二节:太阳能一、 太阳能资源的优点:数量巨大、时间长久、获取方便、洁净安全二、太阳能的缺点:分散性、间断性和不稳定性、效率低和成本高三、我国太阳能分布图:表 4-1四、利用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聚光型集热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干燥、太阳能制冷、太阳池、太阳能热力发电、太阳炉、太阳能海水淡化

9、、太阳能热力机五、太阳能光电转换:硅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状况六、推广使用太阳能的制约因素:技术、法律法规、经济、社会文化及教育等方面第三节:风能一、风能:E=1/2*pAv3风能密度:W=1/2*pv3二、风能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风力发电、风力提水、风力助航和风力致热等三、风力发电的原理:利用风能来发电,而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成电能的机械能四、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CO2 污染排放、噪声污染、伤害鸟类、无线电通信干扰、安全问题、视觉影响、光影影响、雷击影响等等五、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前景世界风力发电发展前景和状况:表 4-11 表 4-12 表 4-13我国风力发电

10、发展前景和状况:表 4-14六、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风电场的选址、风电机组技术、风电机组的并网第四节:水能一、水能资源世界水能资源:表 4-16我国水能资源及特点:总量丰富,人均资源量不高,资源分布不均匀,江河水量变化大,水能资源可开发率较低二、我国水能发展现状与前景水能开发现状:水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较为集中,小水电资源丰富,小水电发展迅速我国水电开发的规划和前景:表 4-19三、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当水体通过隧洞、压力水管流经安装在水电站厂房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切割磁力线,在发电的定子绕组上就产生了感应电动势。一旦与外路接通,就可发电,旋转的机械能又变成电能四、水

11、电站的基本类型:坝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潮汐水电站等等第六次授课教学目的: 研究新能源教学重点: 生物质能及其分类6教学难点: 生物质能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五节:生物质能一、生物质能及其分类:(1)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2) 林业生物质能资源(3) 城市固体废弃物(4) 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5)畜禽粪便二、生物质能的特点:(1) 可再生性(2) 可储存与替换性(3) 巨大的储量(4) 碳平衡(5) 清洁三、生物质能利用途径与现状(1) 生物质能利用途径:直接燃烧热化学法生化法化学法物理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气化、生物液体燃料四、我国生物质能

12、源:农作物秸秆、林业及其加工废弃物、主要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与工业有机污水五、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生物体的燃烧过程、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热解和液化技术、沼气技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六、生物质能利用发展前景:生物质能占世界总能耗的 14%,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六节:地热能一、 概述地热能就是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它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二、 地热资源 分类:按地质类型:热水型、蒸汽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岩浆型按温度分级与规模分类:高温、中温、低温、大型、小型、中型。三、 地热资源的分布主要有四个:环

13、太平洋地热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大西洋中脊地热带、红海- 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台湾四、 地热资源的利用(1) 地热供暖(2) 地热工业应用(3) 地热农业应用(4) 地热行医7(5) 地热发电:蒸汽型地热发电、热水型地热发电五、 地热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前景:只有地热资源能量载体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地热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可再生能源。第七节:海洋能一、 海洋能类型: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盐度差能二、海洋能的特点:可再生性、能流分布不均、密度低、能量多变、不稳定、海洋能开发对环境无污染。三、 海洋能开发的意义:(1) 海洋能可再生,在未来能源

14、替换的时代,可作为新能源开发,保证人类的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2) 因为海洋能开发环境无污染,能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3) 海洋能开发作为未来的海洋产业,将给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四、 潮汐发电:一般分为单库单向型、单库双向型和双库单向型五、 波浪发电三个环节:第一级转换、中间转换、中间转换和最终转换。六、 海洋温差发电原理:将海洋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七、 海流发电八、 盐差能发电九、 海洋能发电技术发展的展望:规模大型化、产品商用化、用途综合化。第七次授课教学目的: 学习核能技术教学重点: 开发利用核能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 核能的来源教学过程第五章:核能第一节:

15、概述一、 原子和原子核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袁再和带正电,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二、核能的来源:来源于将核子保持在原子核中的一种非常强的作用力-核力三、开发利用核能的重大意义:1、核能是高度浓集的能源2、核能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能源3、核电远比火电清洁4、核电的经济性优于火电5、核电站的安全是能充分保证的6、核电技术能带动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提高第二节:核燃料和核燃料循环一、 链式裂变反应三种类型:自持型、发散型、收敛型8二、核燃料定义:裂变材料和增值材料统称为核燃料三、核燃料的制取与燃料元件核

16、反应堆是提取核能的关键部分,而核燃料则是核反应堆的基本元件。根据不同类型的核反应堆,核燃料元件的结构、形状和组分是不同的。四、核燃料循环的过程(1)铀矿的勘探和开采(2)铀矿的加工和精制(3)铀的同位素分离(4)燃料元件的制造(5)在反应堆中使用核燃料(6)核燃料后处理(7)核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五、核废料及其处理第三节:核技术应用一、核能的军事应用1、核的军事应用主要包括制造原子弹这种破坏力极大的核武器,通过铀同位素分离厂生产核武器的核材料高富集铀-235、用核反应堆生产核武器的核材料钚-239 以及用核能作为动力去推动舰艇等。2、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在一瞬间可以进行许多代链式裂变反应,产生巨大破坏力的武器。3、原子核爆炸方式:大气层外爆炸、高空爆炸、低空爆炸、地面爆炸、地下爆炸4、氢弹:是利用核聚变能的第二代武器。同样质量的核燃料,聚变反应要比裂变反应放出更多的能量。H+HHe+n+Q Q=17.6MeV3、 中子弹:中子弹的杀伤半径比裂变弹要大4、 第四代核武器:是基于核聚变,但不用核裂变能点火,而是用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