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代汉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56005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古代汉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古代汉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古代汉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古代汉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古代汉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古代汉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古代汉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主要包括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隶变、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简繁字、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1.六书是 指 汉 字 的 造 字 方 法 , 即 “象 形 、 指 事 、 会 意 、 形 声 、 转 注 、 假 借 ”。2.象 形 属 于 “独 体 造 字 法 ”。 用 文 字 的 线 条 或 笔 画 , 把 要 表 达 物 体 的 外 形 特 征 , 具 体 地 勾 画 出 来 。 例 如“月 ”字 像 一 弯 明 月 的 形 状 。3.指 事 属 于 “独 体 造 字 法 ”。 与 象 形 的

2、主 要 分 别 , 是 指 事 字 含 有 绘 画 较 抽 像 中 的 东 西 。 例 如 “刃 ”字 是 在“刀 ”的 锋 利 处 加 上 一 点 , 以 作 标 示 。4.形 声 属 于 “合 体 造 字 法 ”。 形 声 字 由 两 部 份 组 成 : 形 旁 和 声 旁 。 形 旁 是 指 示 字 的 意 思 或 类 属 , 声 旁 则 表示 字 的 相 同 或 相 近 发 音 。 例 如 “樱 ”字 , 形 旁 是 “木 ”, 表 示 它 是 一 种 树 木 , 声 旁 是 “婴 ”, 表 示 它 的 发 音 与“婴 ”字 一 样 。5.会 意 属 于 “合 体 造 字 法 ”。 会

3、 意 字 由 两 个 或 多 个 独 体 字 组 成 , 以 所 组 成 的 字 形 或 字 义 , 合 并 起 来 , 表 达此 字 的 意 思 。 例 如 “酒 ”字 , 以 酿 酒 的 瓦 瓶 “酉 ”和 液 体 “水 ”合 起 来 , 表 达 字 义 。6.假 借 : 许 慎 : “本 无 其 字 , 依 声 托 事 ”。 有 些 词 原 先 没 有 为 它 造 过 专 用 字 , 只 是 从 现 成 的 字 中 选 取 一 个读 音 相 同 或 相 近 的 字 来 代 替 , 后 来 习 惯 了 , 这 个 字 也 就 归 它 使 用 了 。 如 : 莫 。7.转 注 : 许 慎 :

4、 “建 类 一 首 , 同 意 相 受 。 ”即 两 个 字 的 部 首 相 同 、 两 个 字 的 意 义 有 引 申 关 系 。 如 : 考 、 老 。8.隶变,汉 字 由 篆 书 演 变 为 隶 书 的 过 程 。 字 型 变 圆 形 为 方 形 , 线 条 变 弧 线 为 直 线 , 笔 画 变 繁 杂 为 简 省 。隶 变 是 古 今 汉 字 的 分 水 岭 , 是 汉 字 发 展 史 上 最 重 要 的 一 次 变 革 。9.古 今 字 , 古 今 字 指 的 是 这 样 一 种 文 字 现 象 : 同 一 个 词 、 同 一 个 概 念 , 在 不 同 的 时 代 , 用 不 同

5、 的 字 形 来记 录 ; 产 生 在 前 的 那 个 字 , 叫 古 字 , 产 生 在 后 的 那 个 字 则 叫 今 字 。10.异 体 字 , 狭 义 的 异 体 字 是 跟 规 定 的 正 体 字 同 音 同 义 而 写 法 不 同 的 字 。 广 义 的 异 体 字 是 读 音 、 意 义相 同 , 但 写 法 不 同 的 汉 字 。11.假 借 字 ,用 “假 借 ”这 种 方 法 所 造 出 来 的 汉 字 , 称 “假 借 字 ”。12.简繁字,同 一 个 字 , 字 形 笔 划 多 、 写 法 复 杂 的 , 叫 繁 体 字 ; 字 形 笔 划 少 、 写 法 简 单 的

6、, 叫 简 体 字 或简 化 字 ; 二 者 合 称 繁 简 字 。13.本 字 , 一 个 字 通 行 的 写 法 与 原 来 的 写 法 不 同 ,原 来 的 写 法 就 称 为 本 字 ,如 “燃 ”的 本 字 是 “然 ”。 14.借 字 , 指 古 书 中 与 本 字 读 音 相 同 或 相 近 而 被 借 来 代 替 本 字 的 字 。15.本 义 , 一 般 指 词 的 原 始 意 义 或 较 早 的 意 义 , 从 字 面 上 讲 , 也 就 是 本 来 的 意 思 。 如 “年 ”字 , 它 本 来是 指 谷 子 熟 了 , 后 来 才 引 变 成 为 计 时 的 单 位 。

7、 有 的 时 候 也 指 词 的 基 本 ( 常 用 ) 意 义 。 “16.借 义17.通 假 字 , 通 假 字 是 中 国 古 书 的 用 字 现 象 之 一 , “通 假 ”就 是 “通 用 、 借 代 ”, 即 用 读 音 相 同 或 者 相 近 的字 代 替 本 字 。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 书 写 者 没 有 使 用 本 字 , 而 临 时 借 用 了 音 同 或 音 近 的 字 来 替 代 , 有 人 认 为 部 分通 假 字 就 是 古 人 所 写 的 白字( 别字) 。18.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它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的。它是造字时代的词义,是指与

8、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19.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20.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二)1.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2.隶书产生的原因和时代;隶书是人们在繁忙地抄录公文狱事时,在经常急促地不规则的草书篆体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大抵这种“草篆”起初主要由狱吏用之于徒隶,故名隶书。汉书艺文志说:“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

9、,施之于徒隶也。”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和采用,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连上述秦始皇关于统一度量衡的诏版,使用的也是“草篆”或“古隶”。而包括秦律和重要文书语书在内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更是“全为墨书隶体”了。秦代文字的统一,隶书的通用,有2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此,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3.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正征”“ 队坠”“或域”。(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责债”“ 益溢”“景影”。(3)古字用于表

10、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如“解懈”“ 家嫁”“支肢”“ 道导”。(4)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如“辟避”“ 厌餍”“与欤”。4.繁简字的对应关系;(1)、一对一(笔画减少):賣-卖;遲-迟;處-处;竈-灶;隸-隶;罷-罢;長-长;禮-礼; (2)、几对一(既减笔画,又减字数):1)几个意义上有联系的繁体字简化后成了一个字:復(往来、再)-复;2)几个意义上没有联系的繁体字简化后成了一个字:后(君主、帝王)、後(走在后面)-后; 5.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6.无定代词“或” “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见第(三)部分 15 题7.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见第(三

11、)部分 13 题8.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见第(三)部分9.否定句、疑问句的特点及构成等。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一般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句法。(一)疑问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大王来何操?(三)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一般也放在介词前面。如: 君谁与守? 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也偶尔有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的:如 子张曰:“子夏云何?”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在古代汉语中,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这也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一

12、)动词前面有“不”、“未”、“毋”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二)以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莫我知也夫! (三) 在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也有放在动词后面的。如: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三)考试内容要点1、了解汉语的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概念。古 代 汉 语 是 与 现 代 汉 语 相 对 而 言 的 , 它 是 古 代 汉 族 的 群 众 语 言 。 广 义 的 古 代 汉 语 的 书 面 语 有 两 个 系统 : 一 个 是

13、 先 秦 口 语 为 基 础 而 形 成 的 上 古 汉 语 书 面 语 及 其 后 人 用 这 种 书 面 语 写 成 的 作 品 , 也 就 是 我 们所 说 的 文 言 ; 另 一 个 是 六 朝 以 后 在 北 方 方 言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的 古 代 白 话 。 狭 义 的 的 古 代 汉 语 书 面 语 就 是指 文 言 。2、了解汉字(词)典排列汉字的主要方法,熟练掌握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两种方法。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3、了解汉语字(词)典在古代的几种注音方法。掌握现代的拼音字母注音法。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

14、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3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 呼”的声母 h 和“ 报”的韵母 ao 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4、理解字典辞书的几种主要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5、了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六书”

15、的概念及其造字、用字方法。 (见第一部分名词解释)(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同表音文字有本质的区别。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由若干音素、音节组成的 语音系统和由语素、词构成的词汇系统,四者都可以用符号记录它。记录音素、音节的缴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称为表音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二)汉字的特点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

16、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为汉字所记录的是语素,而语素是音义的统一体,每个语素既有声音又有意义,加上汉字的形体,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一个汉字,它可能代表好几个语素,可能表示好几个音节,但是独立地看,每个汉字必定是表示一个音节的,必定是表示一个语素的,而且必定是有形的,所以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三者之间密不可分。汉字有较强超时空性。汉字的超时空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古今一致性比较强,二是具有沟通方言的特殊作用。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缺少完备的表音系统。汉字系统的字数,数量之多是非常惊人的。国家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汉字 7 千个,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录汉字 3 千 5 百个。6、能用“六书”理论分析常见字,尤其是对形声字经行结构分析。A.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如雕、期、鸿、救。(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如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