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年级模拟练习二参考答案

上传人:ya****8 文档编号:2055145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年级模拟练习二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年级模拟练习二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年级模拟练习二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年级模拟练习二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年级模拟练习二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年级模拟练习二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年级模拟练习二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 8 10. 10,243 11. 20 12. 13. 14. ,(0,) 2 4 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解:记 “2 次汇报活动都是由小组成员甲发言” 为事件 A. -1 分 由题意,得事件 A 的概率 , 1()98P=即 2 次汇报活动都是由小组成员甲发言的概率为 . -5 分1()解:由题意, 的可

2、能取值为 2,0, -6 分每次汇报时,男生被选为代表的概率为 ,女生被选为代表的概率为 .39=123-=; ; 020202115()C()()3Px=-+-124(0)C()9Px=所以, 的分布列为:2 0P 5949-10 分的数学期望 . -12 分x4102Ex=+16. ()解: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点 B 的坐标为 . -1 分(2cos,in)q在 中,|OB|=2, ,AOBV3,44AOpp=-=-由正弦定理,得 ,即 ,|sini |2sin()Aq-所以 . -5 分3|2()4pq=-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A B C B D A2注:仅写

3、出正弦定理,得 3 分. 若用直线 AB 方程求得 也得分.|2(sinco)OAq=+()解:由()得 , -7 分3|cos4i()OABpq=-urru因为 ,所以 , -9 分4tan,(,)32pq-in,s5又 3si()sicosi4p-2324()5=-, -11 分210=所以 . -12 分3124()5OAB-ur17. ()证明:设 的中点为 .CM在斜三棱柱 中,点 在底面 上的射影恰好是 的中点,11BACBC平面 ABC. 1 分1BM平面 ,A. 2 分1C,90 .B,1M 平面 . 4 分AC1B平面 , 平面 平面 . 5 分A1CA1B解法一:()连接

4、, 平面 ,1是直线 在平面 上的射影. 5 分1BC1, 四边形 是菱形. . 7 分1BC11BC. A9 分()过点 作 交 于点 ,连接 .B1HAH1MB1C1A1CB AMHB1C1A1CB A3, 平面 .1ABC11BHC.H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 1111A分设 ,则 ,2BC12,1,BMC. . . .1BC60.120B123C平面 , 平面 , . .A111A在 中,可求 .142H , . .111,BCB=11RttCBH142. 13 分1425cos7H.二面角 的大小为 . 14 分1arcosBC1BAC5arcos7解法二:()因为点 在底面 上的射影是

5、 的中点,设 的中点为 ,则 平面1 BO1BMABC.以 为原点,过 平行于 的直线为 轴, 所在直线为 轴, 所在直线为 轴,建立OCxy1z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由题意可知,1BCA.131(0,)(,0),(,)(,0)22BA设 ,由 ,得1(,)Cxyz1C1(,).7 分. 又 . .13(0,)2B13(,)2AB1130022ABC zy xOB 1 C1 A1CB A4. 9 分1ABC()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111(,)xyn则 .10,.Bn103.2y1(3,)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1AC22(,)xn210,.ABCn . 12 分230,1.xy2

6、3(,01). 13 分12125cos,7n二面角 的大小为 . 14 分1BAC5arcos718. 解:(1)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知 baxgxf2)(由已知2、4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02bx由韦达定理, 7 分82)(,824xfa(2) 在区间1,3上是单调减函数,所以在1,3 区间上恒有)(xg 931,0)3( 3,10)(22abf bxfaxf 也 即即 可这 只 需 满 足 恒 成 立在即而 内的点到原点距离的平方,其中点(2,3)距离原点2ba可 视 为 平 面 区 域最近,所以当 有最小值 13。14 分2,3ba时19. ()解:设 A(x1, y1),因为 A 为 M

7、N 的中点,且 M 的纵坐标为 3,N 的纵坐标为 0,所以 , -1 分25又因为点 A(x1, y1)在椭圆 C 上,所以 ,即 ,解得 ,214yx2196x174x则点 A 的坐标为 或 , -3 分73(,)42(,)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或 . -5 分610xy67210xy()解: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或 , A(x1, y1),B( x2, y2), ,3k 3(,)P当 AB 的方程为 时, ,与题意不符. -6 分0x|4AB当 AB 的方程为 时: 由题设可得 A、 B 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3yk 214ykx消去 y 得 , 所以 即 , 2(4)650x22(

8、6)0(4),kk25则 , -8 分121212122 2,34kxyxk因为 ,所以 ,解得1212|()()ABx2260()34k, 所以 . -10 分21683k58k因为 ,即 ,OP123(,)(,)(,)xyxy所以当 时,由 ,得 ,00AOB1122264004kk上述方程无解,所以此时符合条件的直线 不存在; -11 分l当 时, , ,12326(4)xk1232()y因为点 在椭圆上, 所以 , -12 分3(,)Py2()k241()k化简得 , 因为 ,所以 ,则 . 2264k25823(,3)(,2)综上,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14 分(,)(,)20.

9、解:(I)由 得2()61fxx0,(1),ff6故 (2 分)22,3,()3abfx(II)由 得111(2)nnnfaa11(2,nna(4 分)2111 1.2nnnn nb 121231.()().().nn nSbaaa11.3nna1,nna210,nn从而 即(2),12.10,n(8 分)*.3nSN(III )由 得21()na21()(2,nnnaa设 ,则 且c4,c于是 (10 分)221logl(),nn设 则 且,ndc,d12(),nd1()n(12 分)211.()(2),nnn 从而 时,1 11 22, .n ndnnndcac当 时,113a(14 分)2(*).n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