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论文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0510045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学习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合作学习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合作学习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合作学习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合作学习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作学习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学习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作学习论文作者:wt 陈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4805 更新时间:2006-11-30 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周莉丽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我们已处于新世纪,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小语课堂上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如何提高小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课堂上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自学自悟,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但是一堂课只有短短四十分钟,在人数多达六十余人的班级里,要实现学生人人参

2、与、个个为主体的目标实在很困难。在小班教学尚不能普及的今天,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呢?小组教学形式有着非常多的优点,但是要使它顺利实施,并取得应有的成效,教师必须做好以下诸方面的工作。(一)成立学习小组、明确角色分工小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小组为学习的基本单位,它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标志就是学生是以小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这样,学习小组的成立与组织核心的建立是小组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及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学习小组的人数必须在六个以内。小组教学贵在人数少,人均参与发言次数和时间多。如果人数过多,则其学习

3、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六十余人的班级,一个学习小组以四至六人为宜,这样全班就可以分成十余个学习小组,便于组织管理。第二、学习小组的组员必须搭配好。小组合作学习若是组员搭配不当,容易导致其有效性降低。因为在学习中,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获得较多的参与机会,而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可能成为看客。若组织不好,调控不当,会产生活动中的马大效应。那些能说会道、眼疾手快的学生常常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因而也常常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但也有一些学生性格较为文静、沉静,面对新的问题,外部反映并不强烈,但却喜欢沉思冥想,口讷心慧,冷不丁地提出一些想法,却很有见地,耐人寻味。如果没有学习

4、中没有小组全体成员的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充其量也是徒有其表而无其神,不可能实现深度合作和有效合作。而实现有效合作的主要策略是个性差异互补。合作小组的组建,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使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应根据个性差异来合理调配,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使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增值,互补共效。因此,每一小组都应由优等、中等及暂时后进学生组成;学生的性格也应该有活泼外向和沉默内向的搭配;在能力上,适宜将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搭配在一起,这样在开展学习时各类学生才会充分配合,避免

5、产生在自主学习时出现冷场或抢着说的局面。第三、要推选出较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当选组长的前提是有责任心,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学习热情。推选组长这一步最好由小组里的成员自己参与,因为小组长是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起组织协调作用的人,他的地位必须先得到组员的首肯,如果由教师单方面指定,可能会造成小组长工作时得不到组员的全力支持。组长不仅具有管理、组织活动的义务,也应将小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及时得到任课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第四、教师要对小组长加以培养指导,教给其组织工作的方法。例如:怎样激励、团结组员共同努力;怎样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评价;怎样协调组员之间的意见;怎样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总

6、结、反馈等等。这一环节在学习小组创建之初就应该首先贯彻运作。拥有了搭配合理的小组成员结构,加上富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小组合作学习就有了一个良好的保证。(二)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区别于以往的教学形式之最根本特点在于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注重学生的自学、自主讨论、自由发表见解并得到及时反馈。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就算教师给予很多时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还是无从发挥。因此,为了不使小组教学成为徒有其表的形式,教师就应当教给学生多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总体而言,主要应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1、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

7、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我觉得这个问题应当这样理解”“我的看法是这样的”等。不仅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并能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不同观点给出委婉恰当的反馈。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

8、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6、增强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每堂课上都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要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式,然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

9、时间学习讨论,不让方法和形式走过场。要让学生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逐渐培养起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样小组学习的根本目的才算达到。(三)变换组织形式、引入竞赛机制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活动方式,为了使小组学生便于讨论、倾听、评价、反馈,教室的座位安排形式也应从传统的排排坐变成围成一圈的小组形式,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看黑板时的角度,要让学生既方便交流讨论、又方便听课。在小组讨论学习和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在中间的空地来回巡视、指导,在明确学习目标阶段和学生总结反馈阶段,教师可以回到黑板前进行一些必要的讲解。这种座位安排形式能缩短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小组自主、合作的学习气氛变得融洽

10、、热烈;更能拉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及时和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指导和点拨。除了在座位形式上有所变动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组际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竞争能避免个人竞争因失败而产生的自我贬低、自我拒绝的情感,同时会进一步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促进群体积极向上,成为小组有效合作和全组争优达标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小组合作学习法固然好,但它的实行也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比如在小组成立之初,教师要付出相当的时间组织学习小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但从整体来看,有效的

11、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生命活力。培养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水平浅谈教师如何解决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顾华杰 刘娟学校全称: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邮编:213033 电话:05195770010内容摘要: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丰富生动,使课

12、堂教学的效率更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字: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理论学习、实践研究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13、学”更丰富生动,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下面这个教学案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一个较成功的合作学习案例。研究背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自制力不强,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干扰,爱做小动作,爱跑题,讲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或过于喧闹;有些学生无所事;有些学生则光听不说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所导致,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下面这个案例是教师在针对以上一些问题进行的教学实践,以达到培养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技巧的目的。苏教版第十册第 10 课广玉兰教学片段赏析师:小组选择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边读边品,把自己的感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整理,获得小组的共

14、同感受。进行全班交流。(请小组组长分好工,做到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任务。)生:组长进行组内分工,然后阅读、交流、整理。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组长把小组成员的分工介绍一下,然后再把整理好的内容一起来交流。小组 1:我是这一小组的组长朱海洁,这次学习活动的分工是:匡成千读课文内容;何梦佳是记录员;我负责讨论结果的整理;薛莉是汇报交流结果。匡成千读课文内容;薛莉汇报:我们这一小组学习的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通过小组学习,我们知道了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一颗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书上介绍了三种: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凋谢而坚强不屈的花蕊则会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上面长满了蕴育生命的小颗粒,一株

15、广玉兰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在家族。小组 2:我是这一小组的组长周婷,这次学习活动的分工是:汪蓉读课文内容;张建宇是记录员;詹萌娜负责讨论结果的整理;我负责汇报交流结果。汪蓉读课文内容;周婷汇报:我们这一小组学习的是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通过小组学习,我们了解了广玉兰的叶片很有特点,作者的描写也细致而生动,更让我们钦佩的是它那种甘为陪衬、终年不败、不畏严寒,与松柏为伍的精神,表现了广玉兰那种旺盛的生命力。评析:在以往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没有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领会基本的合作规则,因此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

16、,例如不知道怎样建立信任、如何正确清晰地与其他成员交流、如何解决冲突等等。这时学生相互之间就显得生疏,他们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结果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低效。因此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是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如何有效的参与学习,完成任务的一个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 我们学校的课题是“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这些问题,使课题研究取得突破和成功。一、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课程标准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