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工艺操作规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497973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硝酸工艺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硝酸工艺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硝酸工艺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硝酸工艺操作规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硝酸工艺操作规程A:氨空混合气的制备压力 1.3 Mpa 左右的液氨被送入氨蒸发器 A|B 中,被蒸发为气氨。其中 80%的液氨在氨蒸发器 A 中,被循环于氨蒸发器 A 和吸收塔上部冷却器之间的冷却水所蒸发。剩余的液氨在氨蒸发器 B 中用来自高压反应水冷却器的冷却水所蒸发,用 PV-31001B 控制蒸发压力在 0.5Mpa(G)。约 0.9m/h 的液体连续地用控制阀 HV-31001 控制,从氨蒸发器 A 引至氨蒸发器 B,并通过就地调解将积存在氨蒸发器 B 的水分和油等杂质排至辅助蒸发器重,用低压蒸汽蒸发,回收气氨。残留物则间断排至排油罐中。氨蒸发器 A|B 出口,气氨经过滤器过滤后,

2、送入氨过热器中,用低压蒸汽加热。气氨温度由 TRCA-31022 控制。气氨在进入氨空混合气前,再经过过滤器过滤净化。空气经消音器、预热器、空气过滤器三级净化后,进入空压机,增压后分为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一次空气经流量计 FRSA-31003 送至氨空混合气与气氨混合。B:氨的氧化氨空混合气在 217下进入氧化炉,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NO 并放热,热气流经蒸汽过热器和废热锅炉时,部分热量被回收,NO 温度降至400。C:NO 的氧化和 NO2 的吸收离开氧化炉的 NO 气体,进入高温气-气换热器、省煤器、低压反应水冷器开始氧化,生成 NO2 和少量的稀硝酸(34%) 。酸-气混合物又经过氧化氮分

3、离器分离出稀硝酸后,与来自漂白塔的二次空气相混合。混合气体被氧化氮压缩机增压到 1.1,并送入尾气预热器、高压反应水冷却器,最终送入吸收塔底部。在吸收塔的塔板上,NO 被谁吸收生成硝酸,吸收塔所需工艺水泵提供。吸收塔底的成品酸(65%)在 LICA-31008 的控制下进入漂白塔脱硝后最终被送入成品酸槽中。氧化氮分离器分离出来的稀硝酸,经稀硝酸泵送至吸收塔的 58 层塔板上,用来吸收 NO2 气体。开工阶段,存入开工酸槽的不合格酸,经开工酸泵加入吸收塔第 6、14、24层塔板上回收。D:脱脂来自吸收塔的成品酸送至漂白塔的塔板上,用从空压机出来的二次空气逆流接触,提出溶解在硝酸中的亚硝气,完成漂

4、白过程。二次空气经二次空气冷却器冷却后,从下部进入漂白塔,从漂白塔顶部出来后和氧化氮分离器分离出来的 NOx 气混合,最终进入 NOx 压缩机中被增压。E:尾气从吸收塔顶部出来的尾气,经尾气分离器、二次空气冷却器、尾气预热器和高温气气换热器后,最终加热至 360,进入尾气膨胀机中,膨胀做工回收能量后经排气筒排入大气中。F:蒸汽及冷凝液系统脱盐水经工艺补充水泵,送入除氧器进行热力除氧后,由锅炉给水泵经省煤器送入汽包中。锅炉循环水泵使锅炉水在汽包和废热锅炉间循环生成压力位 3.9Mpa(G)的饱和蒸汽。来自汽包的饱和蒸汽经喷水减温器进入蒸汽过热器中,过热后,再经过蒸汽分离器除去雾后,大部分用于蒸汽

5、透平多余的输出界区。从蒸汽透平出来的蒸汽,经蒸汽冷凝器收集在热水井中,用冷凝液泵抽出,经喷射冷凝器返回除氧器中回收。各换热器中来的蒸汽冷凝液集中回收的除氧器中。加药泵将 Na2HPO4+Na3PO4 溶液送入汽包中,加药泵将联氨( N2H4)喷入除氧器中,用来控制锅炉水质。G:排酸所有由换热器和分离器以及取样装置排出的酸都收集在拍酸槽中,并用拍酸泵送到氧化分离器中。其它各处的排酸,诸如来自硝酸界区的酸水都收集在中和池中,用碳酸钙中和,然后溢流到下水管排出。H:冷却水系统工艺采用两种冷却水系统:一种是工艺过程的密闭循环水系统,另一种是从界区来的冷却水,密闭系统是由氨蒸发器和吸收塔上部冷却器(932 层)循环水升压泵,补充循环水泵和补充循环水槽所组成的。循环水在氨蒸发器中,有 21冷却至 16.5以后,将其送入吸收塔,冷却器,以移走工艺过程的吸收热和反应热。用循环水升压泵克服循环过程中的压力下降,循环压力由压力控制阀及补充循环水泵调节。从循环水装置来的冷却水,分别进入蒸汽冷凝器,低压反应水冷凝器,吸收塔下部,冷凝器下部,排污冷却器,高压反应水冷却器,氨蒸发器以及轴承和取样冷却,进行换热后,返回循环水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