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38的传真基础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1MB
约35页
文档ID:2049475
T.38的传真基础_第1页
1/35

T.38的基础,2009-4-23,,内容&安排,,1、基础知识,,,类型,￿一类:低速模拟,模拟频移键控信号,黑白灰度,A4需要约6min 二类:中速模拟,模拟相频键控信号,黑白灰度,频带压缩,速度提高一倍 三类:高速数字,调制信号,黑白,速度提高三倍 四类:高速数字,针对ISDN,三级技术,采用、电报终端混合 注:现在一二类基本不用了,四类也很少,基本上是三类类型1、基础知识,,,标准,T.30 该建议为PSTN 网上的传输协议与规程,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标准它对三类机在普通网上的通信流程、通信所采用的信号格式、控制信令以及纠错方式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 T.38 该协议是通过IP 网进行实时三类的通信规程它对在IP 网上进行实时三类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报文格式、纠错方式以及部分通信流程均作了一定的描述和规定简单的说,T.38 是专门用于IP 使用而制定的规程 T.4 该协议是用于三类终端文件传输的标准化协议它定义了黑白文件和彩色文件在普通交换网,国际租用电路以及ISDN 进行三类的种种特性,包括编码、线扫描等等定义1、基础知识,,,调制解调标准,V.21 Channel 2V.27ter 2400, V.27ter 4800V.29 7200, V.29 9600V.17 7200, V.17 9600, V.17 12000, V.17 14400。

1、基础知识,,,机使用过程,收 一、手动接收 1)收到振铃接通,得知对方要发,按下/复印/输入 2)放下,等待完毕 二、设置了自动接收功能 1)振铃三下后自动进入接收状态 发 1)拨通对方 2)听到“嘀”一声后,按下/复印/输入按钮 3)放下,等待完毕,,2、T.30流程介绍,,,流程概述,过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如下图所示,,2、T.30流程介绍,,,阶段说明,Phase A —— 呼叫建立 可以人工或自动实现呼叫建立 Phase B —— 报文前过程 报文前过程由能力标识、选定条件的命令发送以及可接受条件的证实组成Phase C1 —— 报文中过程 报文中过程被安排在与报文传输同一阶段内,并控制报文中过程的全部信号,例如报文中同步、误码检测和纠错,以及线路监测Phase C2 —— 报文传输 GB/T 3382.1中包括的报文传输过程Phase D —— 报文后过程 当前页传输是否结束,是否要传输下一页,所有文件是否结束全在这个阶段进行Phase E —— 呼叫释放 可人工或自动实现呼叫释放,,2、T.30流程介绍,,,详细传输流程,,2、T.30流程介绍,,,详细传输流程(续),,2、T.30流程介绍,,,机接收状态机,,2、T.30流程介绍,,,机发送状态机,,2、T.30流程介绍,,,控制流程编码格式,控制流程编码采用 HDLC 帧结构方式。

基本 HDLC 结构包含几个帧(Frame),每个帧又被分为许 多个域(Field),这些域提供了帧的标识、校验和正确接收的确认如下图所示,各个域的定义见附录A),,3、T.38流程介绍,,,IP概述,IP 可以使用两种方式发送:实时方式和存储转发方式 实时主要应用在发方与收方都是普通三类机的情况下,在实时中,发方与收方之间所进行的呼叫建立、训练、报文传输以及呼叫拆除始终是实时的,用户感觉起来就跟普通PSTN网上的一样 T.38是实时 IP 的标准 ,由 ITU 第 8 研究组于 1998 年 6 月 18 号批准认可并定名为"T.38: Procedures for Real-Time Group 3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Over IP Networks,"该标准定义了终端之间发送组 3 电传的过程,定义了终端之间传输路径部分,包括 PSTN、ISDN-一种类似 Internet 的 IP 网络 T.38 中可以使用的调制方法有: V.21 Channel 2, V.27ter 2400, V.27ter 4800, V.29 7200, V.29 9600, V.17 7200, V.17 9600, V.17 12000, and V.17 14400。

3、T.38介绍,,,T.38流程,信号被话音/网关调制后在 IP 网络上传输,在网络的另外一端,远端网关对 IP数据包解码,重新生成信号4、T.38包结构,,,T.38数据包基本结构,,4、T.38包结构,,,T.38数据包处理流程,,4、T.38包结构,,,IFP数据包处理流程,注:一个单元的存储上限是1M,如果超过该上限,则后面再接一个存储单元4、T.38数据包,,,IFP包结构,IFP包结构如图7所示,IFP包由类型(TYPE)元素和数据(DATA)元素组成4、T.38数据包,,,IFP包结构祥解,0xXY 0xZW (0xAB 0x00 0xCD 0x** 0x** ...)XY:类型元素(T30_INDICATOR、T30_DATA)由最高位是否为1来区别,是1则为DATA,为data时元素类型都存在X上,且要或上1ZW:元素个数,表示后面有多少组该元素AB:字段类型(类型为hdlc-fcs-ok,hdlc-fcs-ok-sig-end,t4-non-ecm-data-sig-end时该字段后面的数据无效,hdlc_fcs-bad表明该字段存在错误,需要查明所产生的数据的正确性,hdlc-fcs-data,t4-non-ecm-data时后面跟数据,hdlc-fcs-data是标识,即如机信息和各种握手信息,t4-non-ecm-data是训练信息和文件数据)CD:记录该字段的长度,在字段类型hdlc-fcs-data,t4-non-ecm-data时才会有**:即为该字段的数据,在字段类型hdlc-fcs-data,t4-non-ecm-data时才会有注:各个字段类型的定义见附录C,,4、T.38数据包,,,IFP包结构的纠错能力,UDP 协议没有反馈重发的纠错机制,为了增强 UDPTL 协议的的抗误码能力,主要是抗丢包能力,必须采用纠错方法。

T.38 建议是规定了两种前向纠错方式:其一为冗余纠错,其二为 FEC(奇偶检验方式)纠错 冗余纠错的原理是在 UDPTL 协议包的“次要”部分重复前面传送过的 IFP 包,当前面传送的“主要”IFP包丢失后,即使用本包中“次要”部分中的 IFP 包来弥补,IFP 包的重复次数一般为两次,其纠错能力为可纠正连续两包的丢失,其代价是降低了传输效率 FEC 纠错使用阵列式奇偶校验方法进行纠错,其方法是首先将 N 帧 IFP 数据顺序组成阵列的形式,每帧数据为阵列的行,第 N 帧的第 1 位为第 1 列,第 2 位为第 2 列……第 M 位为第 M 列如果各帧的长度不同,将对较短的帧以最长帧为限补充 0 位然后对阵列的列位进行模 2 加运算,得出的结果即为用于纠错的冗余信息,称为 FEC 信息经过奇偶校验运算后得到的结果(FEC 信息)放置在 UDPTL 包中的 IFP(“主要”信息)之后接收网关接收到具有 FEC 纠错的 UDPTL 包后,如果发现有丢包的现象,则利用 FEC 信息来恢复丢失的包4、T.38数据包,,,冗余纠错示意图,,4、T.38数据包,,,FEC纠错(前向纠错)示意图,可用帧46、48和相应的FEC678信息恢复帧47,以上逻辑跟示意图不一定对。

5、基于SIP的T.38传输流程,,,,5、基于SIP的T.38传输流程,,,,附录 A,,,二进制编码信令功能及格式,前同步码(Preamble) 前同步码的发送必需在一个消息发送之前,同步码保证了通信通道的所有元素(如:回声抑制器)被 正确设置,以确保后续的数据信息不受影响 标志序列(Flag sequence) 8 位 HDLC 标志序列用以指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在过程中,标志序列用来建立位同步和帧同步 一数据帧的尾标志可以为下一帧的头标志 格式: 0111 1110 地址域(Address field) 8 位 HDLC 地址域是在多点环境中用于提供特定终端的标识在 GSTN 环境中传输,该域只限于一种 格式 格式: 1111 1111 控制域(Control field) 8 位 HDLC 控制域提供控制过程命令和响应编码的能力 格式: 1100 X000 X = 0:过程中非结束帧;X = 1 过程中结束帧结束帧的定义为期望接收远端响应前的最后一帧附录 A,,,二进制编码信令功能及格式(续),信息域(Information field) HDLC 信息域长度可变,包含了两个终端间控制和消息交互的特定信息。

分为两部分:控制 域 FCF(Facsimili Control Field)和信息域 FIF(Facsimili Information Field)控制域 FCF(Facsimili Control Field) 控制域定义为信息域的前 8 位或 16 位16 位的 FCF 只在 T.4 错误纠正模式下使用信息域 FIF(Facsimile Information Field) 信息域提供了过程更详细的信息定义FIF 位值含义与 FCF 相关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ing Sequences) 生产本帧的校验码附录 B,,,讯号类别名称及用途,,,附录 B,,,讯号类别名称及用途(续1),,附录 B,,,讯号类别名称及用途(续2),,,附录 B,,,讯号类别名称及用途(续3),,,附录 C,,,IFP数据包 类型元素,1) ITU-T建议T.30指示符用于指出前导标志、训练和模拟信号(CED:called station identifications 和 CNG:calling tone); 2)ITU-T建议T.30数据用于指出传送信号或报文数据的调制方式和速率。

附录 C,,,IFP数据包 数据元素的字段类型,HDLC Data 指出后随的类型数据是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帧形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规程中的二进制控制信号以及ECM (错误校正方式)的报文数据 HDLC-Sig-End 指出HDLC信号消失,本字段类型无后随类型数据 HDLC-FCS-OK 指示HDLC帧结束,并收到了正确的FCS(帧校验字段)同时指出本帧不是最后一帧本字段类型无后随类型数据 HDLC-FCS-Bad 指示HDLC帧结束,但收到的FCS不正确同时指出本帧不是最后一帧本字段类型无后随类型数据 HDLC-FCS-OK-Sig-End 指示HDLC帧结束,并收到了正确的FCS同时指出本帧是最后一帧本字段类型无后随类型数据 HDLC-FCS-BAD-Sig-End 指示HDLC帧结束,但收到的FCS不正确同时指出本帧是最后一帧本字段类型无后随类型数据 T.4-Non-ECM 指出后随的类型数据是普通报文数据,同时指出后面还有本页的报文(阶段C未结束) T.4-Non-ECM-Sig-End 指出后随的类型数据是普通报文数据,同时指出报文结束(阶段C结束)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