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48529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0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0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0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0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0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0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0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0 岁以上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监护特点【关键词】 老年人; 手术后; 监护我科 2006 年 112 月共收治 70 岁以上大手术后患者 89 例。由于老年患者各系统、脏器功能减退,有的还合并内科疾病,势必影响术后恢复。因此,严密而有针对性的术后监护,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安全性、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大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 55 例,女 34 例,年龄 7091 岁。胸外科手术 21 例,普外科手术 42 例,骨科手术 11 例,泌尿外科手术 9 例,妇科手术 6 例;气管插管全麻 67 例,硬膜外麻醉 22 例

2、。本组患者中,合并内科疾病者 61 例,其中合并 2 种以上内科疾病者 34 例。合并的内科疾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脑血管疾病等。81 例患者恢复顺利。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2syndrome,MODS)8 例,经积极救治,6 例病情好转后转出 ICU,死亡 2 例。2 术后监护2.1 严密监护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度控制血压、心率,避免血压剧烈波动,预防心律失常。根据SpO2 及血气分析结果,给予适宜的氧疗。定时听诊呼吸音并给予叩背协助咳痰,分泌物不易咳出时行雾化吸入、

3、气管内吸痰,必要时使用支气管镜吸出深部分泌物。本组有 2 例患者听诊一侧呼吸音低,给予叩背、雾化吸入、吸痰管气管内吸痰等措施仍无效的情况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呼吸音恢复正常。注意观察患者睡眠状态下呼吸情况,本组 3 例舌后坠致高碳酸血症,放置口咽通气管后 PCO2 恢复正常。避免增加氧耗,全麻苏醒期的患者给予适当镇静,避免躁动;清醒患者给予有效的止痛。配合医生及时留取各种标本,了解电解质及生化指标,维持内环境稳定。2.2 合并症的监护 术后护士及时向医生了解患者手术情况及既往史,做好针对性的监护。如高血压患者注意血压波动情况,血管活性药物均使用微量泵输入,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将血压

4、控制在不低于术前 2030 mmHg 的水平;糖尿病患者遵医嘱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胰岛素,控制血糖,26 h 监测3血糖 1 次,注意观察相应临床表现,预防高血糖或低血糖引起的昏迷;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常规每日做心电图检查,及时了解心肌灌注情况,通过维持适宜的血压、心率,减轻术后疼痛,防止情绪激动等措施,避免心肌耗氧增加。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祛痰、解痉、平喘药物,护理重点是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根据病情鼓励或协助患者适当活动,协助有效排痰;脑血管疾病患者注意观察表情、意识、瞳孔等神经系统情况。2.3 预防并发症 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适当减

5、慢滴速,腹部手术后容量不足的患者,应根据中心静脉压(CVP)确定输入液量和速度并注意保持出入量平衡,避免盲目补液增加心肺负担;保持患者床单位清洁、整齐,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注意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必要时保暖或调整环境温度;指导和协助患者活动肢体,1 次 /23 h,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确保其安全、通畅,腹部手术后有些患者引流管较多,我们分别做好标记,利于交接班和引流情况的观察。2.4 精神状态的观察和护理 随着人体的老化,患者的智力和反应能力也变得迟钝,往往对治疗和护理不能正确理解和配合1 。术后注意观察意识、表情、行为。本组 11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思维混乱、

6、幻觉等异常表现。症状较轻者,护士给予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34 次/d,同时注意缓解疼痛、协助活动、减少应激刺激等2 。症状较重者,给予安定等药物镇静。此类患4者尤其应注意各种管道的安全,防止患者自行拔管,必要时给予约束。3 讨论随着围手术期管理的进步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年龄对手术的限制逐渐减少,接受手术的高龄患者增多。而伴随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各系统、器官功能相应减退,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术后早期根据患者特点实施严密的监护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术后的安全性。保证患者术后安全的主要措施是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干预。术后应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方法,维护好重要脏器功能。对病情

7、相对平稳的患者,不能盲目乐观,应每日对患者进行 12 次全面评估,并进行动态比较,尽早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的处理。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低下、合并内科疾病,必然对术后安全构成威胁。而麻醉、手术以及术后疼痛等因素,均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内科疾病。因此,术后监护工作中关注内科疾病的进展,对相应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以及患者主诉予以高度重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保证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治疗。5做好口腔护理、翻身叩背、肢体活动等基础护理的目的是让患者保持清洁、舒适,同时也是减少危重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措施。那么,对于手术后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基础护理尤为重要。高龄的特点决定了患者对任何不良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对刺激的反应性降低,还有患者语言表达不清或障碍。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去关怀患者,能够主动提供基础护理、敏锐发现问题,尽可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1 潘克勤,张艳, 李晓辉.高龄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术后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9):409412.2 刘淑媛,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