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黄陵韩城侯马铁路HHJ-2 监理标段环保、水保监理实施细则陕西同大黄韩侯铁路 HHJ-2 监理站新建黄陵-韩城-侯马铁路HHJ-2 监理标段环保、水保监 理 实 施 细 则编 制 审 批 日 期 陕西同大黄韩侯铁路 HHJ-2 监理站新建黄韩侯铁路工程 环、水保监理实施细则1目 录一、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11.1 工程概述: ..........................................................11.2 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特征 .......................2二、工作依据 ...................................................................9三、监理范围、期限、控制目 标及重点 ..........................9四、环保监理人员、设施配备及工作流程 ..................10五、监理工作控制手段 .................................................10六、监控要点、方法和措施 ..........................................11新建黄韩侯铁路工程 环、水保监理实施细则1一、工程建设项目概况:1.1 工程概述:黄陵-韩城-侯马铁路横贯陕西省东部和山西省中南部,途经陕西省延安市、渭南市及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
项目自包西铁路黄陵地区北塬站引出,新建双线经洛川县、白水县(史官)、澄城县、合阳县(合阳北),至侯西铁路芝阳站;侯西铁路芝阳站至侯马站增建二线并电化改造, 线路全长 204.58km(其中新建线路 82.95km,增建二线并电化 121.6km)同时,对侯西线南永宁至张桥 段进行单线电气化改造 96.14km黄韩侯铁路通过陕西省境内建筑长度有 128.35km ,过韩城市在禹门口跨越黄河后进入山西省境内其功能定位是:以货运为主,兼顾部分客运HHJ-2 标段:设计范围内的迁改工程、全部站前工程、站后工程、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配合辅助等工程的施工监理即迁改、路基、桥涵、隧道、轨道、房屋、其他运营生产设施、大 临设施和过渡工程等1.1.1 线路工程:澄城(不含)至芝阳(含)(DK44+500~侯西增二线K121+600)长度 38.61Km;合阳地区联络线 5.59km【小寨至南永宁联络线(DK53+567~侯西 K173+549.91) 长度 2.33km;南永宁至金水沟上行联络线(LzK0+000~ DK55+874.98)长度 1.64km;南永宁至金水沟下行联络线(侯西 K172+304.48~ DK55+874.98)长度 1.62km。
南永宁站改(侯西2K172+115.85~K174+500)长度 2.38Km】1.1.2 路基工程: 路基工点 32 处,累计 17.068Km,占正线长度的38%,路基土石方 584.2 万方1.1.3 桥涵工程:新建特大、大、中桥 10 座, 总长 5724.35m,占正线总长的 13%;小桥涵 34 座特大桥 3964.59m/3 座(主要有大浴河双线特大桥、金水沟双线特大桥、芝水沟双线特大桥),大桥 1691.16m/6 座,中桥 68.6m/1 座,小 桥(框架) 674.6m/3 座,跨线桥 7636.9m/13 座渡槽617.8m/8 座,涵洞 67.87m/5 座,框架涵 342.76m/16 座1.1.4 隧道工程: 新建隧道 5 座,总长 19182m,占正线总长的 49%;其中斜井 3139 米/6 座19.182km/5 座,主要有:张庄隧道(双线无碴轨道,长 7180m,)、如意隧道(双线无碴轨道, 长 9808m)、马村岭一号隧道(双线碎石道床,长 964m)、马村岭一号隧道(双线碎石道床,长964m)马村岭二号隧道(双线碎石道床,长 578m)、八里坡隧道(双线碎石道床,长 660m)1.2 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特征 1.地形、地貌黄陵-韩城-侯马铁路总体走向自西向东,跨越陕西、山西两省。
陕西境内大的地貌单元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形总趋势北高南低,从北部黄龙山中高山区经黄土梁峁沟壑区,过渡到南部渭北黄土台塬区线路以澄城县南、芝阳、涺水河为界分别跨越以上四个大的地貌单元,北塬 -芝阳为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合阳 -张桥为渭北黄土台塬区、新建黄韩侯铁路工程 环、水保监理实施细则3芝阳-涺水为黄龙山南缘山前坡麓区、涺水-局界为黄河河流阶地区分述如下: 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地表分布厚层至巨厚层黄土,河流沟谷深切,地形起伏较大,黄土梁、 峁地形发育,呈条状岭岗或穹状丘陵状,顶面海拔高程 750~950m,与洛河现代河床高差 约 200m线路通过的段落主要是:新建线北塬-芝阳段(包西 DK652+850~侯西 K121+600)渭北黄土台塬区地表广布厚层及巨厚层黄土,塬面平坦、开阔,受侵蚀作用微弱,地势总体以 1~5 度的纵坡向东南缓倾,村庄密布,道路纵横,塬顶 海拔高程 550~750m线路通 过的段落主要是:南永宁-张桥电化改造段落(侯西线 K172+115.85~西延 线 K775+483.2) 黄龙山南缘山前坡麓区该段大的地貌属于黄龙山中高山区,线路通过位置为山前坡麓地带,地形起伏,山前河谷、山地相间,地形起伏,海拔高程 350~550m,相对高差小于 200m。
线路通过的段落主要是:增建二线芝阳- 涺水段(侯西线 K110+450~K121+600)及跨黄河段 黄河河流阶地区汾河下游各级及黄河两岸阶地,主要为一级阶地,地形较开阔,河流各级阶地分布广泛,局部冲沟发育,海拔高程在360~420m 之间线路通过的段落主要是:增建二线涺水河-局界段(侯西线 K76+200~K110+450)2、水系黄河为区内最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巨大,含沙量高;黄河路跨越地段呈南北走向,河谷宽阔汾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具常年性水流,流量较 大,季 节性 变化明显黄河以西 线 路在黄土塬区经过洛河、4长宁河、大浴河、金水沟等,河谷深切,溯源侵蚀强烈黄河以东线路通过阶地区,部分为季节性河流,枯水期无水,雨季洪水暴涨3、地震动参数区划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出版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结合 线路工程地质条件,新建及增建线路段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七度,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0.45s;南永宁-张桥 段电化改造段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
4、气象特征黄陵-韩城-侯马铁路沿线主要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偏短、夏季炎热较长,光照充足,降雨偏少,雨热同期,昼夜温差较大年均气温 12.7~14.5°C,年平均降水 454.8~558.4mm ,最大冻结深度 37~60cm5、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1) 不良地质线路全区不良地质主要包括滑坡、溜坍、泥石流、人为坑洞和地震液化等A、滑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布于沿线 受河流侵蚀的黄土台塬区及河流阶地区的自然滑坡,主要位于河(沟)谷中下游岸坡,由于黄土底部一层红黏土(N)层的相对隔水性,使上覆黄土孔隙水在 红黏土顶面汇集并浸泡黄土,形成软塑带,上覆土体在自重压力的作用下新建黄韩侯铁路工程 环、水保监理实施细则5沿软塑带缓慢滑移,在地貌上常表现为平缓的缓坡和较陡的后壁这种滑坡在新建线段落的金水沟、芝水沟中广泛分布另一种为人为活动引起的滑坡,在澄城以西的澄合二矿、董家河井田范围地表多有分布,主要是由于煤田采空,地表沉降变形,土体、岩体本身结构遭到破坏,原本稳定的坡体失稳而形成的次级滑坡B、溜坍:溜坍属黄土斜坡塑流性坡面变形,一般表层为浅层的新黄土层,其下与第三系红黏土或老黄土呈倾斜接触,红黏土或老黄土间的古土壤相对隔水,地表水沿表层浅层新黄土垂直下渗至隔水层顶面,致使黄土体饱和而发生浅层的黄土边坡溜坍。
溜坍体呈片状分布,面积大小不一,厚度一般小于 5mC、泥石流:汾河阶地区横向支流河谷、冲沟发育,由于沟谷 纵坡较大,一般大于 6 度,河流多为间歇性河流,沟谷中堆积了较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基岩风化物,雨季形成山洪,产生不同程度的泥石流现象,且以小型、轻 微的泥石流为主本次线路方案多以桥梁跨越,桥墩台及桥梁两侧路基应做冲刷防护设计D、岩溶:在涺水河沟槽位置,经物探、勘探证实有覆盖型岩溶存在,地表第四系地层厚度 20~30m,下部灰岩岩溶中等发育,岩溶溶洞一般小于 0.5m,连续分布E、人为坑洞:如上所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原因,线路通过的韩城-澄城-铜川断褶带上,煤层埋深浅,开采容易,从古至今开采不断,俗称为“ 渭北黑腰带”,煤田采空路通过范围广泛分布本区煤田煤层一般埋深 120~400 米,主要开采石炭系地层中的 5#、10#6煤,开采厚度 2~7 米,矿井采用主巷道分区,分巷道回采的方式,房式开采,开采率在 80%以上,开采过程中采用液 压金属支撑,随采掘过程循环使用,地表自然沉降本区煤田有几个显著特点:⑴煤田采空区面积大,分布连续;⑵大煤田机械开采,开采率高;⑶采空区埋深较深,因为自然沉降,没有明显的空洞层, 处理困难;⑷并且大部分煤田仍然继续向北开采作业,没有处理的条件。
F、地震液化:线路大部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属地震区,各河流河床及冲洪积平原沉积的饱和粉土、 饱和砂层存在地震液化问题;合阳-张桥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0.2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Ⅷ度),属地震区,各河流河床及冲洪积平原沉积的饱和粉土、饱和砂层存在地震液化问题2) 特殊岩土主要包括湿陷性黄土、盐渍土、软弱地基土、填土等 A、湿陷性黄土:沿线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砂感强 涺水河西南侧小里程黄土台塬区,黄土一般具有Ⅲ-Ⅳ 级自重湿陷性,局部具有Ⅴ级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 5~25m;芝阳 东北侧河流阶地区,黄土一般具有Ⅱ-Ⅲ级自重湿陷性,局部具有Ⅳ级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 5~15mB、填土:既有 线沿线多 处分布人工填土,主要分杂填土和填筑土两种杂填土主要分布在禹门口-韩城段落,主要为韩城地区各矿场的人工弃渣和既有铁路、公路工程的人工弃渣,以岩石碎块为主,未新建黄韩侯铁路工程 环、水保监理实施细则7经碾压;填筑土全线路基都有分布,既有线段落运营多年,高填方地段路基沉降严重,既有线填方最高达 50 余米,铁路通车以来,路堤多有下沉,工务段一直垫道碴处理,目测下沉处道碴比两边高出 30~50公分,道碴护墙多有破坏。
比较严重的一处是韩城车站出站端,既有线里程 K107 附近,工务段已经修建了抗滑 桩,初步分析,是因为冲沟纵坡较陡,填方较高,下设涵洞较小,上游汇水没有从涵洞排泄,而是从路基底部下泄,可能在路基底部形成富水层或饱和层,造成人工填土的整体下滑,形成填土滑坡,养护部门修建抗滑桩予以保护6.交通运输条件:(1)铁路本线经过地区主要干线既有铁路线有:西延线、侯西线、咸铜线、陇海线、南同蒲线等自南永宁站开始至芝阳车站与既有侯西铁路多处交叉或并行,铁路运输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