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第二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46394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第二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7年整理】第二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7年整理】第二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7年整理】第二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7年整理】第二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第二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第二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国际分工 与国际贸易,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2、掌握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一)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主要指环境、气候、地质条件、资源状况、国土面积等。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注意:自然条件只提供国际分工的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需要什么条件?,(二)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

2、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为什么?,(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人口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必要性。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往往侧重于发展农业、牧业、矿产等产业;人口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和地区则偏重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 生产规模或劳动规模也制约国际分工。无论任何一种劳动,只要大规模地进行,就会产生分工。因为分工才有效率。如果这种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并超越了国界,就会产生国际性劳动分工,并且劳动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四)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19世纪末以来,资本输出规模空前,资本输出已成为资本主

3、义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同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发展本国经济,纷纷调整经济政策,积极引进外资,也加速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的兴起不仅使商品交换市场不断扩大,同时还推动了国际分工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五)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生产关系是一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经济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以剥削,掠夺和不平等交换为特点,社会主义分工则是以互惠互利为特点。但是当今的国际分工仍然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占主导地位

4、。,(六)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促进作用1、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组织、调节相互的经济贸易政策,促国际分工的发展。2、制定自由贸易政策、法令,推行自由贸易,加快国际分工的步伐。3、通过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建立符合国际分工的经济结构。4、发动商业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5、宣扬比较利益学说,抹煞国际分工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延缓作用?,延缓的作用主要表现: 首先,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有些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对国际分工持过于保守的态度,制定各种保护贸易政策,阻碍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其次,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等经济集团,

5、加强内部分工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案例分析: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东部。东面滨临黑海,北部为多瑙河平原。保加利亚中部小城卡赞勒克以西有一个山谷,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足,适宜玫瑰生长。几百年来,保加利亚人就开始在此营造大片玫瑰园并从玫瑰中提炼被称为“液体黄金”的玫瑰油。这个山谷因此被称为“玫瑰谷”。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当地人都要在玫瑰谷举行盛大的玫瑰采摘节。 采摘节当天,不管是年轻的帅哥靓女,还是中年妇女和大爷大妈们,都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兴高采烈地采摘着玫瑰;而来自各国不同肤色的旅游者,像繁忙的蜜蜂,穿梭于花丛和采摘者间,抢拍照片。每当乐队开始演奏时,

6、大家则不分彼此,跳起欢快的拉手舞。那些好心的大妈们带着慈祥的微笑,不停地向人们头顶上抛撒玫瑰花瓣,犹如仙女散花,送出温馨的祝福。在许多路边的花坛和住宅的花园里,玫瑰花也到处盛开。保加利亚所产的玫瑰油质地纯正、香气浓郁,最高年产量为2吨,出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分析:保加利亚在国际分工中生产玫瑰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玫 瑰 谷,采 摘 节,练一练一、选择1、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 C、国际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2、在影响国际分工的诸因素中,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是 ( ) A、社会生产力 B、资本国际化 C、国际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3、决定国际分工性

7、质的是 ( )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 C、国际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4、目前发达国家间的劳动分工主要属于( )分工A、垂直型B、水平型C、混合型D、以上都不对,A,B,C,B,二、判断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作用正逐渐加强。 ( )2、垂直型分工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 ) 3、国际生产关系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 )4、上层建筑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5、自然条件只提供分工的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 ( ),作业:一、填空1、_只提供国际分工的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 2、_是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_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_决定了

8、国际分工的性质。 二、简答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二者的关系1、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基础2、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国际分工的影响,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表现:,(一)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1. 国际分工发展快的时期,国际贸易发展也快,2. 国际分工缓慢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缓慢或处于停滞状态,3.因此,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在国际分工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据主要地位,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英国一直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的地位,它在当时国际贸易中一直独占鳌头,整个20世

9、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一直居于支配地位,(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二战前,国际分工的形式主要是垂直型分工,这种分工形式决定了当时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主要是在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进行,二战后,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也变为以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处于次要地位,(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二战后,商品结构的变化1、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2、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增长。3、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提高。4、服务贸易发展迅速。5、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

10、益。,三、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国际分工问题:1、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国际分工的关系(提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2、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是?3、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是?,复习思考题,什么是国际分工?战后国际分工深化发展具有哪些特点?2. 影响国际分工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练习一、填空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 ,后者是前者的 。2、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_。3、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_。4、国际分工经过了_、_、_、_四个阶段。 5、国际分工是_分工和_分工的综合.,基础,延伸,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萌芽,形成,

11、发展,深化,劳动,行业,6、二战后,国际分工从类型上表现为由_分工向_分工过渡。7、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以_(国家)为中心的。,水平型,垂直型,英国,二、选择题1、国际分工产生于 ( )A、产业革命 B、15世纪末18世纪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二战后2、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 ( )A、产业革命 B、15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C、第一次工业革命 D、18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3、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生产力发展水平C、资本国际化 D、上层建筑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是在 ( )A、19世纪中叶到二战 B、二战后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D、161

12、8世纪中叶5、国际分工的性质是由( )决定的A、国际生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上层建筑 D、自然条件6、目前发达国家间的劳动分工主要属于( )分工A、垂直型 B、水平型 C、混合型D、以上都不对7、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生产力 C.市场规模 D.跨国公司,B,C,B,B,A,B,A,8、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之间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宗主国与殖民地9、二战后,国际分工主要是在()之间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宗主国与殖民地10、几个发达国家进行

13、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种分工是()、垂直型B、水平型 C、混合型 D、交叉型11、混合型国际分工的典型国家是( ) A、英国 B、中国 C、美国 D、德国12、当时挪威专门生产铝,比利时专门生产铁和钢”,这句话表明当时出现的国际分工形式是( ) A.水平型国际分工 B.垂直型国际分工 C.混合型国际分工 D.单一型国际分工,D,B,B,D,A,三、判断题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结果。(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 ( )3、国际分工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 4.国际贸易往往不能够保证所有人(生产者、消费者、土地所有者)同时都能够获得利益。( )5.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6.从国际贸易的发展来看,在国际分工发展迅速的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迅速。相反,在国际分工发展缓慢的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缓慢或处于停滞状态。( )7.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迅速提高,欧洲、北美以及日本先后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