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马原》第二专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6245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上)《马原》第二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4(上)《马原》第二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4(上)《马原》第二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4(上)《马原》第二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4(上)《马原》第二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上)《马原》第二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上)《马原》第二专题(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专题世界的本质1,问题的导入:哪位同学读过前几年非常畅销的一本书苏菲的世界?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和你读过这本书后的感受?,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在这本书中,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贝克莱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的收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用自己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的知识,试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到的更加离奇和怪异。我们说,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那么谁来帮助苏菲

2、回答这些问题呢?对,就是哲学家。,一、怎么看世界哲学是世界观二、世界是什么?物质?意识?世界统一于物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形成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前提)三、人和世界的关系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怎么看世界哲学是世界观,思考和讨论:,1、为什么要学习哲学?2、什么是哲学?3、什么是世界观?4、你认为哲学应将什么作为自己研究的基本对象?,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进行一番探究,培养一点“把讲道理进行到底”的精神,给生活多增添几分豁达和深沉?如果你不想整个地被牵着鼻子走,在原则问题上有自己系统而深入的看法,来学习哲学吧!,世界哲学日,2

3、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的设立,是想表明:哲学并非少数精英的活动,而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什么是哲学,1.“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根雕艺术:智 慧,从词源上看,在古希腊文中,哲学原词为Philosophia,意为爱智。哲学即关于智慧的学问。在古印度,哲学通常被称为见或察。见是梵文的拉丁化,拼音为darsana,即见解、思想、观点。察是梵文的拉丁化,拼音为anviksiki,意即探究,探寻。哲学即智慧的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哲学的含义,中国对哲学一词的使用是相当晚近的事。但古代文献中却有不少对“哲”的界说。

4、尚书中记载大禹语:“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尔雅中将“哲”释为“智也”。孔氏传中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中国思想文化中对哲即智慧的探索总是与对人和社会的管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特殊的人文精神。,苏格拉底为了表示与智者派不同,就在sophia前面加上philo(爱,追求),哲学就变成了philosophia,即爱智慧。,苏格拉底:我仅仅晓得一桩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2、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1)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整个世界: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精神世界总体看法:抽象的、共性的、 全面的(全视角、全程域)根本观

5、点: 基础性、实质性、本源性,浩瀚的大海,原始的部落,坚韧的意志,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哲学,哲学,世界观,世界观,区别,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哲学),朴素的、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 (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联系,哲学是世界观中的一部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水利枢纽,哲学与世界观,与科学知识不同,哲学的智慧具有一种整体洞察宇宙人生的视野,而这种整体洞察的结果,就叫世界观。因此,世界观即智慧。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当前一种理论用来解释后

6、一种理论时,前一种理论就变成了方法。因此,理论即方法,方法即理论。,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朋友神秘的说:“做一个心理小测验如何?”说吧,我好奇心顿起:有五种动物,老虎 猴子 孔雀 大象 狗.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探险.带着这五种动物,四周环境危险重重,你不可能都将它们带到最后,你不得不一一地放弃.你会按着什么样的顺序放弃呢?,孔雀的悲哀,做个测试呗,考虑良久之后我说:孔雀 老虎 狗 猴子 大象.哈哈哈朋友大笑起来说:果然不出所料,你也首先放弃孔雀.知道孔雀意味着什么吗?朋友一一向我解释:孔雀代表你的伴侣 爱人;老虎代

7、表你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大象代表你的父母;狗代表你的朋友;猴子代表你的子女.这个问题的答案意味着在困苦的环境中你会首先放弃什么,让你看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孔雀代表我的爱人?!,我一下惊呆了.在困苦的环境中我会最先放弃我的爱人?我是这样的人吗?在选择中,我为什么首先放弃孔雀呢?因为我觉得孔雀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最不能帮助我的东西.我对朋友的评价很不以为然.于是开始让许多人来做这个游戏.正像朋友说的那句话,无一例外首先放弃的都是孔雀.当我最后揭示答案,许多人的反应也正像我的反应一样.甚至有人说:设计这个游戏的人,一定心里不太正常.有一天我给一位朋友打电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于是我也让他做.,这

8、个男人考虑了很久之后对我说:猴子 老虎 大象 狗 孔雀.我大吃一惊,他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个最后选择放弃孔雀的人.为什么最后放弃孔雀?我一个劲的追问.他对我的问题倒吃了一惊,说:是啊,你想想,在这所有的动物中,惟有孔雀是最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的,我怎么能轻易放弃,让她献身于一个危险的环境中呢?我顿时明白了我的悲哀.在我们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太多地考虑了别人对我们的付出,而没有想到别人需要我们什么样的付出.,点评:世界观能影响人生,人对世界外物有不同的感悟,会对人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

9、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结论: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统一。,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其小说赌彩中讲述了如下的故事:有一个很富有的年老的银行经理曾与一位年轻的律师辩论。辩论的主题是无期徒刑人道些还是死刑来得更人道些。经理指出,死刑似乎显得更为人道,因为犯人不会因长期的囚禁而遭受没完没了的痛苦。而律师却认为,无期徒刑更人道些,因为生总比死好,活着就是幸福。两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于是双方都同意运用打赌的方式来定输赢,以十五年为限。如果十五年过后,律师可以健康的活下来,那么他就算赢家,经理的财产届时便悉数归于律师;如果律师不能健康的活下来,那么经理便是赢家。根据协定,年轻的律师被禁闭在一间全封闭的小屋

10、内,没有任何自由,但可以演奏乐器,可以阅读书籍。,第一年,律师在很烦躁的心情中以演奏乐器打发时日。但是仍然感到很是无聊,生活空虚,精神贫乏。没有自由的日子实在不容易打发。于是他选择了书籍作为自己的精神伴侣。开始时无书不读,阅读范围很杂,上自天文,下至地理。阅读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种种领域。阅读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虽然身陷囹圄,心灵依然可以感受到无限的惬意和自由。他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人的躯体可以被外在的力量囚禁在有限的空间之内,但这却不妨碍人们依然享受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随着时间的慢慢流失,他的阅读范围在发生着巨大的质的变化,即他在最后的几

11、年中所阅读的全是关于哲学和神学的书籍。至此,他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哲学和神学是可以把几乎所有的学科联系起来的学问。只有在关于哲学和神学书籍的阅读和理解中,人才有可能达到最崇高的思想或精神境界,达到一种最为自由的境地。于是他的由于缺乏运动和营养的衰弱、瘦削、苍白的脸上逐渐地露出了安详、平和、悠然的神色,大有释迦牟尼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神采。,他意识到,他打赌赢后应该得到的经理的那份财产对于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他也意识到为了防止经理因财产的丧失而失去理智后作出越轨的行为,拯救经理的灵魂是他免于犯罪,对于他本人而言也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于是,趁经理不注意的时候,他从窗口爬了出来,体面地结束了

12、这场打赌。(参见胡军: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案例讨论:(1)结合案例,说明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2)在小说中,契诃夫将哲学和宗教神学相提并论。试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 (1)二者的研究对象有区别具体科学是“思”,哲学是“反思” (2)二者联系密切哲学智慧从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和提炼具体科学需要哲学指导,哲学的特点是反思,1.哲学研究对象及方向的迁移古希腊: 道德人伦古罗马:城邦制度中世纪:神学与宗教近现代: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宗教思辨唯心主义当 代:语言学转向、生活世界转向、 历史和实践转向、后现代转向,(二)哲学基本问题,希腊元老院,2.

13、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这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而不能回避的问题。 2、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 前提和基础。 3、这是社会实践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思索,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这都涉及到客观和主观、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是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也是人们现实生活所面对的基本问题。,3.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内容,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

14、一,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 其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不同派别:第一问题划分了: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第二问题划分了: 可知论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具体理论将在物质观中阐述),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主观唯

15、心主义,贝克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绝对观念”是世界的主宰,理在事先,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回答的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能否发生关系,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由此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存在,?,?,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休谟的例子:太阳晒和石头热,休谟:太阳晒和石头热之间有没有客观的联系,我不知道。,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有了社会存在,才有了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根据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社会历史观可划分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柏拉图,马克思、恩格斯,讨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