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46239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8 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RTI)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统计分析院前救治的 218 例道路交通伤病案。结果:道路交通伤218 例,死亡 11 例,摩托车、电瓶车是主要肇事工具;软组织擦挫伤、四肢骨折、颅脑损伤占大多数;急救反应时间越短、急救半径越短,伤者的死亡率越低;受伤部位越多,伤者的死亡率越高。结论: 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是减少道路交通伤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院前急救现代道路交通伤(RTI)的救治中越来越强调“白金 10 min”、“黄金 1 h”的重要性,愈发显得院前急救在 RTI 的救治中的重要性。作者对 2006

2、 年随 120 急救车接诊的 RTI 218 例病案进行总结分析,以为 RTI 的救治提供参考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6 年 1 月12 月共接诊 RTI 218 例,死亡 11 例,受伤人员2中包括司乘人员和行人,死亡者包括现场死亡、运送途中死亡和急诊室抢救无效死亡。其中男 137 例,女 81 例,年龄 1072 岁,平均 33.4 岁。道路交通伤中青壮年常见,这与青壮年户外活动频繁有关1。1.2 方法使用群众病史统计管理系统软件汇总病例,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分类的方法2进行分类,对所有车祸病人进行登记,并用 Excel 软件进行分类处理。2 结 果2.1

3、急救反应时间(指从接到求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所需要的时间) 急救反应时间越短,伤者越早得到救治,伤者的死亡率越低,见表 1。表 1 急救反应时间与死亡人数2.2 急救半径急救半径越长,伤者的死亡率越高,见表 2。表 2 急救半径与死亡人数32.3 事故类型摩托车、电瓶车成为道路交通伤的主要肇事工具,见表 3。表 3 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例数2.4 受伤部位情况(包括一个伤者多部位受伤)在 RTI 中,软组织擦挫伤占大多数,四肢骨折其次,第 3 为颅脑损伤,见表 4。表 4 受伤部位情况2.5 受伤程度RTI 的伤者随着受伤部位的增多,死亡率呈直线上升,见表 5。表 5 受伤程度情况注:括号中

4、为所占百分比 2.6 RTI 救治情况RTI 的救治中静脉开通为最基本的措施,常见处理方法见表 6。表 6 道路交通伤的救治情况3 讨 论众所周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RTI 日益增多,危害性越来越大。据 WHO 预测,到 2020 年,RTI 将成为全球第三位疾病3。RTI 的预后主要与早期救治是否恰当有关4 。120 急救事4业的发展,使得创伤救治时间从急诊室提前到了事故现场。 “拉着就走”的传统观点5容易丧失一些关键的抢救时机。RTI 的院前救治不仅直接关系到伤员的后期医疗工作计划及效果,而且在瞬间即可决定伤员的存活或死亡,对整个 RTI 伤员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关键性的影响6-7。

5、何忠杰认为:创伤后的第 1 个小时在临床上称为“黄金 1 h”,这个阶段急救、途中转运、急诊救治如何直接决定了伤者的救治结果,而前 10 min 又是决定性的时间,此被称为“白金 10 min”,比黄金更贵重,这段时间内如果伤者的出血被控制和处理,同时预防窒息的发生,即可避免伤者死亡, “白金 10 min”期间是以减少或避免心脏停跳发生为处置目的,为后续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8。很明显,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是 RTI 救治成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见表 1、2 。我急救中心自 2004 年起每辆急救车均配备有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简易呼吸机、血糖仪、心电图机、铲式担架、氧气瓶、急救药品等,

6、每辆车均装有 GPS 卫星定位系统,为院前急救提供了优良的设备,真正体现了院前急救反应速度快、现场急救及时、转运迅速的优点。本结果显示,急救半径越短、急救反应时间越短,伤者的死亡率就越低,本组伤者的静脉开通率达到了 100%。我市急救中心现有急救分站 6 个,均位于市区内,对于市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均能在“白金 10 min”内到达现场,而对于偏远地区和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难以在“白金 10 min”内到达现场。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 120 急救事业的投资力度,增设急救分站,缩短急救半径。英国 Porter 认为,解决院前急救干5预与运输时间延搁之间矛盾的办法是尽可能在转运途中进行操作

7、,输液操作延长了停留现场的时间,多数情况下,应迅速运送伤者至可提供最好治疗的医疗中心,在现场抢救的时间不应试图建立静脉通道而拖延8,边转运边治疗,节省伤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在我国,两轮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很大比例(表 3) ,这是由于许多人只能用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作为交通工具,他们也占有一部分四轮车的路面,并因速度相对偏快、城市人口密集、道路拥挤、交通安全意识淡漠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因受城市交通限制,摩托车、电瓶车相对于高速路上的汽车来讲,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受伤人员中以软组织擦挫伤及四肢骨折较多见。总之,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加强 RTI 的现场急救能力、提高后送途中的救治水平,是提

8、高道路交通伤伤员救治水平的重要环节9。与传统的急救观念相比,RTI 急救的新概念更强调伤后即刻救治、复苏、稳定、后送,强调“医疗与伤员同在” 、 “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等9。【参考文献】1岳茂兴重视和加强多发性创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 (9 ):581583.62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分类合作中心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01839.3王正国道路交通伤近况J中华创伤杂志, 2001,8(17):453.4聂明明,华积德严重多发伤的急救 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9(12):647.5MATTO

9、X K L,BRUNDAGE S I,HIRSHBERG AInitial resuscitationJNew Horizons,1999,7:4.6NANTULYA V M,REICH M RThe neglected epidemic:road traffic inju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Br Med J,2002,324:11391141.7MARSON A C,THOMSON J CThe influence of prehospiral trauma care on motor vehicle crash mortalityJJ Trauma,2001,50:917921.78冯丽洁,沈洪.第 55 例 创伤院前急救中的高级生命支持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4(15):254256.9岳茂兴,刘志国, 蔡学全,等道路交通伤的特点及其现场急救新概念J中国全科医学,2004,12 (7 ):18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