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46087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摘要】 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由于某些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发了胰岛 细胞为主体的慢性自身免疫损害反应, 细胞可被细胞毒性 T 细胞、细胞因子或 NO 损伤,导致一种缓慢发生的、累积性加重的胰岛 细胞毒效应,最终引起糖尿病发作。 【关键词】 1 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综述1 引起 T1DM 自身免疫性胰岛损害的细胞免疫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T1DM 患者的胰岛细胞周围有 CD4+ 和CD8+ T 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等单个核细胞的浸润,这也是自身免疫性疾

2、病的一个特征。T 淋巴细胞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群体,且参与自身免疫过程1 。Kanagawa 等2 指出 NOD 鼠中自身反应性 T 细胞若要避免胸腺的阴性选择,则必须有转基因和内源性两种 TCR 的表达。最近 Chaturedi3 发现 I-Abetag7 肽反应性 T 细胞与 T1DM 相关。Kagi 等4 报道两种致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是通过两个细胞群体表现的。CD8+ T 细胞通过穿孔素依赖的细胞毒性溶解 细胞,而 CD4 + T 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通过 TNFR1 依赖的 细胞毒性起作用。有报道认为 CD4 + 2T 细胞在 T1DM 发病中起了较大作用。如 Grser 等5

3、 报道CD4+ T 细胞辅助功能缺失情况下,处于激活状态的 AI4 克隆型可促进 T1DM 形成。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CD4 辅助性细胞可分为 Th1 和 Th2 亚群。已发现 Th1 和 Th2 细胞是相互拮抗的,可导致 Th1 或 Th2 主导的免疫反应 6 。Th1 细胞可合成几种化学激活因子,其中包括淋巴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其中一些如 RANTES、MCP-3、MCP5 和细胞因子反应基因 -2(CRG-2).IFN 诱导蛋白-10(IP-10)都与 Th1 细胞有关,而不是 Th2 细胞7 。近年有报道在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4、T1DM)中,Th1 细胞有致病性,而 Th2 细胞有保护性。但也有报道在某些情况下 Th2 致病,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5 。2 参与 T1DM 胰岛损害过程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Cytokine,CK)可由 T 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对 NOD 小鼠和 BB 大鼠的研究已证实 细胞损伤性胰腺炎与细胞因子(IL-1、TNF- 和 IFN-)和 1 型细胞因子( IFN-、TNF- 、IL-2 和 IL-12)的表达增多有关,而非损伤性(良性)胰腺炎与 2 型细胞因子( IL-4 和 IL-10)和 3 型细胞因子(TGF-)的表达增多有关8 。3TNF- 基因定位于 HLA 区域,且与 T1D

5、M 相关。Obayashi 等9 对年幼发病患者和成年发病患者的观察表明,TNF- 的多态性与 T1DM 发病年龄相关,并影响 细胞的炎性反应过程。Bopogamage 等10 对感染柯萨奇 B4 和 A7 病毒的小鼠研究显示有两个与 TNF- 相关的血清葡萄糖高峰,这表明TNF- 对 细胞有损害作用。Ablamunits 等 17 研究证实了非肥胖糖尿病(NOD)鼠中 T 细胞产生 IFN- 增多可促进糖尿病的形成。雄性 NOD 鼠与雌性相比在胰岛损伤中可产生较多的 IL-4 和较少的 IFN-,这与它们的低发病率相关12 。Reddy S13 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来研究环磷酰氨(Cy)

6、加速糖尿病形成的雌性 NOD 鼠胰腺在不同时间点(0,4,7,11d 和糖尿病发作时)的 IFN- 和 IL-4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环磷酰氨致糖尿病过程中,不论是胰岛炎还是糖尿病发作前后,特异性免疫细胞中的 IL-4 和 IFN- 表达都增多。3 T1DM 发病过程中自身免疫损害与氧化侵袭的关系在 T1DM 中,胰岛浸润性巨噬细胞产生 IL-1,IL-1 可使 细胞中 NO、神经酰胺、前列腺素、热休克蛋白合成增多,并激活蛋白酶,对 细胞的能量合成、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和 cAMP 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并通过 NO 抑制胰岛素刺激分泌偶联的不同部位414 。已证实一氧化氮( NO)对 细胞的损害起作用,

7、NO 的三种来源是 SNAP、NOR3 和 NOC7,由细胞因子诱导性的 NO 异构合成酶(iNOS)作用产生。NO 抑制 细胞功能、损害 细胞的机制部分是由于定位于 细胞线粒体的酶被激活,这种酶含硫离子中心或基因。胰腺内部 IL-1 的释放也通过过量的 NO 来抑制 细胞功能。而且 IL-1 同时诱导 iNOS 和 COX-2(细胞因子诱导性环氧异构合成酶)的表达。COX-2 使前列腺素和血栓烷产生过量,甚至iNOS 产生的 NO 可直接刺激活化 COX 的异构体,更增高了致炎因子的产量15 。 Nakata 等16 发现 SNAP 可使细胞内 Ca 2+ 聚集增多而引起凋亡。SNAP 诱导

8、的凋亡可被一种 Ca 2+ 螯合剂 BAPTA-AM 所阻断,也可被 Ca 2+ 激活中性蛋白酶的抑制剂所阻断。由此说明过量的 NO 可致凋亡,细胞内 Ca 2+ 增多和继之Ca 2+ 激活中性蛋白酶的激活是重要机制。近年有报道活性氧(ROS )对 细胞的坏死和 1 型糖尿病的恶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证据表明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增强可减低动物模型或人的 T1DM 易感性,这说明胰腺特异性 ROS 产物在细胞自身免疫或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胰岛 细胞毒效应是由自由基介导的。而这是通过活化转录因子 NFkappaB 完成的。各种致糖尿病因子都可能导致 ROS 生成增多,然后激活对氧化还原酶敏

9、感的 NFkappaB,这可能是细胞因子和趋化性抗原表达的最初始反应。ROS 的级联放大效应导致了 细胞的凋亡或坏死 17 。由此,抗氧化剂的应用可抑制 NFkap-paB 的活化,这对治疗有重要意义18 。5总之,细胞毒性 T 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在 ROS 中介下,导致胰岛 细胞自身免疫损害引发糖尿病,深入研究胰岛 细胞自身免疫损害的机理,将为有效防治糖尿病提供细胞分子水平作用靶点。【参考文献】1Iwahashi H,Itoh N,Yamagata K.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an-creatic beta-cell destruction in autoim

10、mune diabetes:potential targets for preventive therapyJ .Cytokokines Cell Mol Ther,1999,4(1 ):45-51.2Kanagawa O,Shimizu J,Vaupel-BA.Tymic and postthmic regu-lation of diabete-genic CD8T cell development in transgenic nonobese diabetic(NOD )miceJ .J-Immunol,2000,164(10):5466-5473.3Chaturvedi P,Agrawa

11、l B, Zechel M.A self MHC class II beta-chain peptide prevents diabetes in nonobese diabetic miceJ.J Immunol,2000 ,164(12 ):6610-6620. 4Kagi D,Ho A,Odermatt B.TNF receptor1-dependent beta cell toxicity as an effector pathway in autoimmune diabetesJ .J Im-munol,1999,162(8):64598-4605.5Graser RT,Dilore

12、nson TP,Wang F.Identification of a CD8T cell that can independently mediate autoimmune diabetes development in the complete absence of CD4T cell helper functions J.J Im-munol,2000,164(7):3913-3918.6Lafaille JJ.The role of helper T cell subsets in autoimmune diseas-esJ.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1998

13、,9(2):139-151.7Bradley LM,Asensio VC,Sarvetnick N.Islet-specific Th1,but not Th2,cells secrete multiple chemokines and promote rapid in-duction of autoimmune diabetesJ.J Immunol,1999,162(5 ):2511-2520.8Rabinovitch A.An update on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

14、.Diabetes Metab Rev,1998,14(2):129-151.9Obayashi H,Nakamura N,Fukui M.Influnce of 7TNF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s(TNF-)on age-at-onset of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 .Hum Immunol,1999,60(10):974-978.10Bopegamage SA,Petrovicova A.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glucose levels in sera of

15、mice infected with coxsackie B4and A7virusesJ.Acta-Virol,1998,42(6):409-411.11Ablamuits V,Elias D,Reshef T.Islet T cells secreting IFN-gamma in NOD mouse diabetes:arrest by p277peptide treatment J.J Autoimmune,1998,11 (1):73-81.12Xiang M,Zaccone P,Di Marco R.Failutre of exogenously admin-istered int

16、erferon-gamma or blockage of endogenous interleukin-4with specific inhibitors to augment the incidence of autoim-mune diabetes in male NOD miceJ .Autoimmunity,1999 ,30(2):71-80.13Reddy S,Karanam M,Poole CA.Dual-label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interleukin-4and interferon-8gamma expressing cells within 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