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45101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0 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 目的 探讨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加强 10 例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术的护理配合。结果 保证 10例手术安全快捷完成,经术后平均 9 个月随访,均取得成功。结论 加强手术配合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术;护理配合异体(或异种真皮)支架移植是国际、国内近年来新开展的一项生物移植工程1 。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术能很好地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厚皮源奇缺问题,并使整形患者的供皮区不形成新的瘢痕,改善外观,减少额外痛苦。随着我院烧伤新技术的引进,手术室护士也应具备新的护理技能,才能与手术医生

2、紧密配合取得最佳手术效果,保证手术安全快捷圆满完成。2002 年 11 月2003年 11 月我院共实施了 10 例次脱细胞真皮支架复合移植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例次,男 7 例次,女 3 例次,成人占80%,老年及幼儿占 20%。特重烧伤患者(面积70%,60%)共 2 例次,重度烧伤患者(面积 50%,30%)共 3 例次,中2度 5 例次。1.2 结果 10 例患者住院天数最长 50 天,最短 21 天。经术后平均 9 个月追踪随访,所有患者复合皮移植均取得成功,未出现表皮脱落、真皮支架外露以及创面溃烂。2 护理配合2.1 术前准备2.1

3、.1 手术室准备 常规空气消毒,室温控制在 26 28 ,湿度 50%60%,为烧伤植皮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2.1.2 器械物品准备 除准备常规物品外,另需备 GA630 电池动力取皮刀及刀片、脱细胞真皮支架、石蜡油、中性油纱布、热盐水、复合酶等。2.1.3 患者准备 由责任护士于手术前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针对具体情况评估其对手术的认知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并且告知简单手术过程、手术方案及麻醉配合,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1.4 麻醉 经术前准备各方面核对无误送手术室。连接各种3监测仪器,开通静脉通道,协助麻醉。2.2 术中配合2.2.1

4、洗手护士配合 (1 )自体皮制备:洗手护士上台后先安装电动取皮刀,并检查性能是否良好,然后由手术医师按需调整刻度(一般为 0.152 mm)后涂消毒石蜡油备用。洗手护士将取下的皮片先用生理盐水漂洗干净,再浸入 0.1%庆大霉素盐水中 5 min 左右取出,然后用湿润的生理盐水纱布包裹或将皮片摊在无菌木板上,上方敷以湿润盐水纱布,防体液丢失,真皮干枯坏死,同时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对于手术中间取皮者,术者应更换手术衣及手套。 (2)异体皮制备:洗手护士将冰箱内取出的脱细胞真皮支架放入生理盐水中复温,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根据临床移植需要,将真皮支架浸入抗生素溶液 15 min 后取出备用。 (

5、3)植皮过程配合:灼伤创面经清创切痂止血处理后,先将准备好的支架摊在无菌木板上,传递给医生覆盖于创面,并给予可吸收 0 号线固定支架,然后再将自体薄皮覆盖于支架表面,用线将表皮固定于支架上,最后将准备好的粗网油纱布、抗菌敷料协助医生覆盖于创面并包扎固定。 (4)术中注意事项:自体皮超薄皮片因薄如透明纸,制备过程中一定要轻柔,避免撕破。对于脱细胞真皮支架一定要区分光面和粗糙面。支架光面为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的基底膜,只有完整的基底膜才能有利于自体皮种植成功。所以,洗手护士术中一定4要将光面向上递给术者,否则皮片不能成活。2.2.2 巡回护士配合 (1)巡回护士首先将保存在 2 8 冰箱内的脱细胞真皮

6、支架取出备用,并对手术创面大的患者,提前准备血浆制品,确保各种止血措施准确供应,如止血带、热盐水等。术中注意保暖。手术结束后,配合医生完成敷料的包扎,适当加压,用力均匀,防止皮片移位,影响手术效果。 (2)严密观察。遇呼吸道烧伤,应严密监测呼吸情况,并防止因环形焦痂压迫颈静脉,而致脑水肿加剧;病情需要时,应及早行焦痂切开减压术;对四肢切痂植皮者,可用止血带。使用止血带时要注意:(1)准确记录压力、时间,及时提醒医生。 (2)两个以上肢体手术不能同时绑或松止血带,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放止血带时必须缓慢,以免发生止血带休克。 (4)对止血带产生的缺血性疼痛,可用麻醉完善止痛。参考文献1 陈玉林. 烧伤疑难杂症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82-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