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757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 4、遗(wi)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 (j):礼节甚倨(傲慢)

2、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 (y):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二、出自本文的成语 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三、通假字 1、不:可予不

3、(通“否” )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 捧” )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 ”,审察、察看)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 ,仔细) 四、一词多义 1、于: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负:宁许以负秦曲(使 担负,使承担) 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 4、见:徒见欺(介词

4、,被,受) 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5、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6、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7、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吾念之(只不过) 顾野有麦场(狼 ) (四面看)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 (顾惜,怜惜)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反而) 8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 则幸得脱(侥幸) 9、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五、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

5、使 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 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n) :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 (y):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

6、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 六、古今异义的词 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今义:冒犯 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 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 今义:宣告 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7、 今义:鄙卑下贱 七、句式归纳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 (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 =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 (状语后置。 =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 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 (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 (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

8、(于)渑池。 (省略句)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译文: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 。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共十余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为抵押。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为王,害怕汉朝袭击,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把路充国等人都放回汉朝。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侦察敌情的一百多人出发了。到了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

9、于,单于渐渐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汉朝正要打算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缑王是昆邪王的姐夫,与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后来又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正赶上苏武等来到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平时与副使张胜交好,私下里对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赏赐。 ”张胜答应了,送了一些财物给虞常。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去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动手,他们当中一个人夜里跑了出来,告发

10、了这件事。单于子弟派士兵与他们战斗。缑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单于让卫律处理这件事,张胜听说后,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话泄露,把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想自杀,张胜、常惠拦住了他。虞常果然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商议,想要把汉朝的使者都杀了。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 ”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去受审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苏武拔出刀来自杀,卫律大惊,急忙抱住苏武,派人骑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放进无焰的火,把

11、苏武背朝上放在火坑上,踩他的背使其出血。苏武已经气绝了,半天才又能呼吸。常惠等哭了,将苏武抬回营帐。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用剑斩杀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应当处死。单于招募投降的人免罪。 ”举起剑想要杀他,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苏武说:“我本没有参与密谋,又不是他们的亲属,为何要受牵连?”卫律举剑作势要杀苏武,苏武神色不改。卫律说:“苏先生,我先前背叛汉朝投奔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有几万手下,满山的牛

12、羊,富贵到这种地步!苏先生今天投降了,明天也会这样。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苏武不理他。卫律又说:“你通过我的关系投降,我就和你结为兄弟,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就难了。 ”苏武大骂说:“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单于信任你,让你来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公平处理,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自己幸灾乐祸,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 ”卫律知道终究无法迫使苏武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更想让他投降了,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中,不给他吃的,喝的。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

13、肚去,过了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人视之为神,就把他放到北海边无人区,让他放公羊,公羊产奶了,才放他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别的地方。苏武到北海后,不给他粮食。他只好掘野鼠,收草籽来吃,拄着汉朝的旌节牧羊,每天起来就拿着,节上的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打猎。苏武能结网纺缴,矫正弓弩,於靬王很喜欢他,供给他衣食。三年多,於靬王病重,赐给苏武牛马,生活用品,帐篷等。於靬王死后,其手下都迁移到别处去了。这年冬天,丁灵人偷走了他的牛羊,苏武又陷于困境。当初,苏武与李陵都是皇帝的侍从。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敢访寻苏武。时间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

14、。李陵为苏武置办酒席,安排歌舞。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你一向关系很好,所以派我来劝你, (单于)准备以礼相待。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前些时候您大哥做奉车都尉,跟随皇帝到雍城的棫阳宫去,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碰到柱子上把车辕折断了,被指控为“大不敬”,伏剑自杀了,皇上赐给二百万钱给他安葬。您弟弟孺卿跟随皇帝去河东后土祭祀,一个宦官和黄门驸马争船,把驸马推入河中淹死后逃跑了。皇帝派孺卿去抓捕,没有抓到,他因害怕而喝毒药自杀了。我临来时,你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妻子还很年轻,听说已改嫁了。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又过去了

15、十多年,也不知他们是否还活在世上。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又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好像发狂一样,痛心自己对不起汉朝,加上听说老母被拘押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难道还超得过我?再说皇帝现在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们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即便回国也是吉凶难测,你又为谁守节呢?听我的话吧。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们父子几人本没有什么功劳才能,全靠皇帝的栽培,为将封侯,兄弟三人都成为皇帝的侍从,常常希望为朝廷献身。现在能有机会牺牲生命报效朝廷,即使被杀,也是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为父死,不会有怨,请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连饮数日,又说:

16、“请你听一听我的话!”苏武说:“我早已是该死的人了!大王一定要逼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我就死在大王面前!”李陵见他是真的不会投降,感叹道:“唉,你真是一位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行无以复加。 ”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汉昭帝即位后几年,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却谎称苏武已死了。后来汉使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得以夜里见汉使,自己详细地陈述这几年的情况。教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下一只雁,脚趾上系着一封信,说苏武等人在某大泽中。使者大喜,按常惠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环顾左右,大惊,对汉使者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 ”单于召集苏武的随行人员,除了已降和已死的外,跟随苏武回国的还有九人。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首都长安。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壮年出使,等回国时,头发和胡须都已变白了。知识点总结: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