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篇章测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7404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篇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篇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篇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篇章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篇章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篇章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篇章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9 页) 一、依课文原文填空1、薄雾浓云愁永昼 。 , ,半夜凉初透。,有暗香盈袖。, ,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 。三杯两盏淡酒, ?,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 ? , ? , 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3,寒蝉凄切, , 。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雨霖铃)4 莫听穿林打叶声, 。 ,谁怕? 。微冷, 。 归去, 。 (苏轼定风波 )5 大江东去, , 。 人道是 。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 。遥想公谨当年, , 。 谈

2、笑间、。故国神游, , 。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三吴都会, 。 ,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市列珠玑, , 。 有三秋桂子, 。羌管弄晴, , 。千骑拥高牙, , 。异日图将好景,。 (柳永望海潮 )7、楚 天 千 里 清 秋 , 。 遥 岑 远 目 , , 。 落 日 楼 头 , , 。 把 吴 钩 看 了 , , , 登 临 意 。 尽 西 风 ,? 求 田 问 舍 , , 。 可 惜 流 年 , , ! 倩 何 人 唤 取 , ? ( 辛 弃 疾 水 龙 吟 )8、 千古江山, ,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想当年, , 。元嘉草草, ,。四

3、十三年, , 。可堪回首, , 。凭谁问:, ?(辛弃疾 永遇乐)9、夫 以 秦 王 之 威 , , 辱 其 群 臣 。 相 如 虽 驽 , ?顾 吾 念 之 , , 徒 以 吾 两 人 在 也 。 其 势 不 俱 生 。第 2 页(共 9 页) 吾 所 以 为 此 者 , 。 (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10、 , , 叫 声 屈 动 地 惊 天 。为 善 的 , 造 恶 的 。地 也 , 天 也 。 ( 窦 娥 冤 ) 一.语文快餐 1. 选出各题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 僭(jin)越 鸟瞰( kn) 忍俊不禁(jn) B. 商榷(qu) 奇葩( b) 戛(ji)然而止 C. 沉

4、疴(k) 熨(y n) 贴 渎(d)于职守 D. 整饬(sh) 确凿(z o) 时乖命蹇(ji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糜 龟裂 滥芋充数 破绽百出 B.撕打 庇护 不枝不曼 花团锦簇 C.隔阂 亘古 舐犊情深 有侍无恐 D.洞悉 炮制 自出机杼 战战兢兢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徐志摩短诗沙扬娜拉 ,并没有直书女主人公的年龄、容貌,但这并不 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动人的形象来。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 。 布置有格调、有 的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须要打破传统思路,大胆创新。 A妨碍 实行

5、 品位 B妨害 实施 品味 C妨碍 实施 品位 D妨害 实行 品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很重视语文学习,平时读书又多,所以写起文章来总是龙飞凤舞。 B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许纯队长心头的重重疑虑全部消释了。 C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D宁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实施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开会时,以前经常出现的手机声四起的不文明现象已大大改观。 第 3 页(共 9 页)

6、 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弘扬优秀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7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我不是也不是而是)仿写一个句子。 我不是威猛无比的狮子,也不是弱不禁风的羔羊,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头奶牛。 8 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地方法院今天掀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三.拓展阅读训练 (一)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

7、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4.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 “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 “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1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8、( )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 “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 狂”字,贯穿全篇。 (二)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第 4 页(共 9 页)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16.本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哪些字词可以体现出来? 17.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构建了一个怎样的细节?表

9、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8.上阕写景,充满了诗情画意,试作简要分析. (四)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彷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9.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而这首词更做到了情、景、理三者的妙合无垠.试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祈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

10、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

11、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第 5 页(共 9 页)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 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

12、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 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