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教案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7294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教案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教案苏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重要词语2理解“文化沙滩”与“文化沙漠”的深刻内涵。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的结构。2学习本文善用修辞和直抒胸臆等艺术特色的手法。情感目标:1联系写作背景,辩证地看待作者对文化沙滩的态度。2体悟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化沙滩”与“文化沙漠”的深刻内涵。2联系写作背景,辩证地看待作者对文化沙滩的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生质疑 朗读 筛选信息 归纳总结教学课时:1 课时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1字音:偌大 碾磨 摇曳 睥睨 翘首2成语:难以为继 入不敷出 灯红酒绿 痛心疾首 叹为观止 一览无余 文过饰非3搜集关于张抗抗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导

2、入她保持自己的个性,以独有的姿态,面对现实,追问历史,憧憬理想,切切实实作一个拣贝壳的人。她拣起一只贝壳,以发现者和思想者的目光,去端详贝壳上岁月流逝的痕迹,去倾听历史留下的回响,去辉映阳光下的七彩斑斓,甚至遐想着从大海的浪花中诞生的维纳斯这就是张抗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 ,来聆听这位思考型女性在贝壳上发现的真知。二、知人论世1学生先展示自己整理出来的材料。2教师归纳总结。张抗抗,1950 年出生于杭州市,66 年初中毕业,69 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 8 年。1977 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 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

3、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2 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 ,1975 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 。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 、 夏 、 白罂粟 ;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 、 北极光 、 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等。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 ,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作品中夏获 1980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77 年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 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 ,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

4、识与追求。从此以后,她一直将思考的重心放2在当代青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上。1986 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运用细腻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 后来在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职,成为专业作家。1988 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 三、展示导学案上的字音和成语释义。1学生展示2学生评价3师生共同订正四、初读感知理清文章结构(1-4)文化繁荣的景象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日益衰退,文化人不禁悲叹“文化沙漠”即将到来(5-27)现象引发作者思考,发现并阐释沙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28

5、-34)商品大潮冲击出文化沙滩以及文化沙滩和文化沙漠的区别五、自读质疑快速浏览课文,展示在预习基础上所产生的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应该先整合问题,然后提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临场整合问题为:沙滩有什么价值?六、精读研讨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1:在商品大潮冲击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有哪些?在此穿插写作背景:文革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确热闹非常,1977 至 1986 年之间先后出现一浪接一浪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渐渐发生着变化,1992 年, 中国时报周刊发表一篇题为大陆

6、知识份子日益边缘化的文章 6,其中副题就是邓小平的开放改革,虽成功地走向商业化;但知识份子却成了最受剥削的阶级,日益边缘化,文化日益沙漠化! ,探讨文化和知识分子的生存危机。明确:文化沙滩与文化沙漠问题 2:文化沙滩和文化沙漠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此穿插解决学生的问题:沙滩的价值是什么?)明确:含义:文化沙漠: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的经典的文化逐渐衰落,越来越娱乐化、庸俗化。日益失去生命力文化沙滩:商品经济大潮对传统文化,精英文化,经典文化的冲击形成文化沙滩,让文化失去了教育的、教化的,审美的功能,而只剩下娱乐的功能,这反映出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中要有通俗的大众的文化,这

7、种文化愉悦了身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它也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如果不加以约束,制止,有可能变成文化沙漠,那将对经济产生负面作用。沙滩的价值:沙滩就是沙滩,是供人嬉戏和休息的天然场所。下海不下海的人都需要沙滩,世上总得有一个像沙滩这样的地方,让人无思无想逍遥自在地悠闲一番、潇洒一回啊。3因此,在一次次海浪的袭击下,文化沙滩把以往的教育、教化、审美等功能,简化为最后仅存的一点娱乐功能。但起码,文化沙滩比“文过饰非”要真诚些,比“文字狱”要进步得多。特点:“沙漠”:死寂、百无一用;“沙滩”:开发、增值问题 3:对于这两种文化现象,作者更倾向于哪种?作者对它的态度又是什么?(要求:从文中找出

8、能代表作者对文化沙滩态度的原句子,筛选出关键词语,再归纳总结)(设置这个问题,主要希望学生能够看清作者的情感态度,学会筛选信息,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明确:对于这两种文化现象,作者更倾向于文化沙滩。如今沙滩终于出现,是一件多么令人庆幸的事情。 庆幸文化沙滩尽管把以往文化的教育、教化、审美等功能,简化为最后仅存的一点娱乐功能,尽管文化的沙滩上也充斥着凶杀、色情等海洋的污染物,尽管这些非文化的因素同样使人深感悲哀,但起码文化沙滩要比“文过饰非”要真诚些,比文字狱要进步得多。 赞成,看到其有利的一面。沙滩至少具有各种开发、增值的可能;而死寂的沙漠百无一用, “沙漠改造工程”谈何容易。 开

9、发、增值如若沙滩无节制的蔓延、国民素质全方位的沙化,水源枯竭,美丽的沙滩有一天也会变成荒凉冥寂的文化沙漠。 担忧总体态度:赞成、庆幸,辩证地看,也有担忧七、诵读鉴赏1、文章中描绘沙滩景象,写沙滩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语言特别美,感情丰沛。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用声音去诠释,体会其中的语言之美学生诵读之后,教师注重点评,从重音、情感方面来点评比喻 排比 直抒胸臆2、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合作探究)造物主从一开始,就让高山与沙滩共同环绕大海守护大海,缺一不可。山岩使海水不会盈溢,沙滩使海水变得柔软。(提示:联系第 19 节,这是作者在商品大潮冲击之下对文化的期盼)文化沙滩只是市场经济的阶段性产物。(提示:阶段性产物,那么它结束了吗?)而文化沙漠,就永远地失去了海洋。(提示:了解“海洋”的意义,海洋是生命的源泉;海洋是绿色的,它代表希望,失去了海洋,也就失去了希望。 )八、拓展延伸阅读速食主义 、 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 ,概括其主要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立场?请结合当前的文化现象具体阐述。4板书设计: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张抗抗死寂百无一用对比娱乐功能真诚、进步开发、增值死寂百无一用作者态度赞赏担忧否定批判文化沙滩文化沙漠商品大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