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1-5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446923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1-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1-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1-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1-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1-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1-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1-5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承压类特种设备渗透检测技术屠耀元上海斯耐特无损检测技术培训中心2010.71-1 渗透检测发展简史及现状一、 渗透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五大常规方法之一渗透检测俗称渗透探伤,是一种以毛细管作用原理为基础用于检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它与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和涡流检测一起,并称为 5 种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渗透检测始于本世纪初,是目视检查以外最早应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有效的表面检查方法由于渗透检测的独特优点,其应用遍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国外研究表明:渗透检测对表面点状和线状缺陷的检出概率高于磁粉检测,是一种最有效的表面检查方法。二、渗透探伤简史1930-1940 年代:煤油、

2、 “油-白法”、有色染料作为渗透剂如美国的“斯威策”1941-荧光染料的应用,紫外线显示,吸收剂应用1950-煤油与滑油的混合物作为荧光液1990-飞点扫描、自动线三、渗透探伤工作质量及体系渗透探伤体系仪器设备:渗透装置;乳化装置;显象装置;紫外灯渗透探伤剂:渗透剂;乳化剂;显象剂;去除剂工艺方法:渗透去除显象检查环境条件:水源;电源;气源;暗室;光源人员资格:具有与职能相对应的等级渗透探伤质量保证体系工艺程序设备检定人员认证质量手册四、国外渗透探伤的现状50 年前代后美国推出军方规范MIL-I-6866 渗透探伤方法 MIL-I-25135 渗透探伤试验材料60 年代后自动生产线开始出现水基

3、渗透液和水洗法技术的出现对氟、氯、硫的控制专职渗透剂公司的出现(Ardrox 公司等)五、我国渗透探伤技术的现状50 年代:煤油、滑油的使用60 年代:荧光黄的采用270 年代以后:荧光染料 YJP-15 出现自乳化型和后熔化型荧光液的生产1-2 渗透检测基础知识一、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1基本操作步骤渗透:将一种含有染料的渗透液涂覆在工件表面上,在毛细作用下,渗透液渗人表面开口缺陷中去。去除(清洗):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显像:再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附到工件表面上来,从而形成放大的缺陷。观察:在黑光灯下(荧光法)或白光下(着色法)观察缺陷显示。2. 渗

4、透探伤工作原理:渗透剂在毛细管作用下,渗入表面开口缺陷内;在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后,通过显象剂的毛细管作用将缺陷内的渗透剂吸附到工件表面形成痕迹而显示缺陷的存在,这种探伤方法称为渗透探伤(检测) 。3.渗透探伤的特点: 渗透检测的优点 可检测各种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磁性、非磁性材料;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方式;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发现:0.1m 宽缺陷) ; 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检测费用低。 渗透检测的局限性 它只能检出表面开口的缺陷; 不适于检查多孔性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和表面粗糙的工件; 渗透检测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检出结果受

5、操作者的影响也较大。二、渗透探伤的分类1. 方法分类的依据:渗透液种类、清洗方式、显象方式、灵敏度2. 分类 根据渗透液种类(染料)和清洗方法的分类:水洗型荧光法 (FA) 水洗型着色法 (VA) 后乳化型荧光法 (FB) 后乳化型着色法 ( VB) 溶剂清洗型荧光法 (FC)溶剂清洗型着色法 ( VC)F:荧光法 V:着色法 A:水洗型 B:后乳化型 C:溶剂清洗型 根据显像剂类型的方类:干式显像法: (用于荧光法) D水基湿显像法:水溶液显像:A; 水悬浮液显像:W非水基湿显像法:(溶剂悬浮、速干式) S特殊显象法: E自显象法: N 根据渗透探伤灵敏度的分类: 很低级、低级、中级、高级、

6、超高级(二段录像:)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一)探伤方法 优点 缺点31.着色法 只需白光下工作,不需电源 水洗型着色法 适用于表面粗糙、不允许接触油的零件,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低,不易发现细微缺陷。浅而宽的缺陷容易漏检。后乳化型着色法 适用于精密零件,灵敏度高。 操作复杂。溶剂去除型着色法 适用于大型零件的局部探伤,用喷灌,操作方便。成本高,不适用于大批量零件检测。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二)探伤方法 优点 缺点2.荧光法 灵敏度高 需要紫外灯在暗室观察水洗型荧光法 易水洗、速度快。适用于表面粗糙零件,成本低、亮度高。灵敏度低,易过洗,易污染。后乳化型荧光法 亮度高、细微缺陷灵敏度高。能检测浅而

7、宽的缺陷。成本高、清洗困难。不适用于表面粗糙零件。溶剂去除型荧光法 操作简单,适用于大型零件的局部探伤和无水场合的探伤。易燃、易挥发。不适用于表面粗糙零件。1-3 渗透检测与磁粉、涡流检测的比较(一)渗透检测 磁粉检测 涡流检测工作原理 毛细管作用 磁力作用 电磁感应作用应用范围 探伤 探伤 探伤、测厚、材质分选检测对象 表面开口缺陷 表面及近表面缺陷 表面及表层缺陷检测材料 任何非多孔材料 铁磁性材料 导电材料检测制件 铸、焊、锻、压 铸、焊、锻、压、机加、管棒 管、线材检测速度 较慢 快 最快1-3 渗透检测与磁粉、涡流检测的比较(二)渗透检测 磁粉检测 涡流检测检测缺陷类别 裂纹 裂纹、

8、发纹、夹渣 裂纹、材质、厚度缺陷显示 直观 直观 不直观缺陷显示方式 渗透液、显象剂痕迹 磁粉痕迹 电平变化缺陷显示器材 渗透液、显象剂 磁粉 电压表、示波器检测灵敏度 高 高 较低污染 高 高 低第二章 渗透探伤的表面化学基础2-1 分子运动论与物体的内能4一、分子运动论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的大小:直径为 10-10 m ,水:4 10 -10 m。 分子的质量:每种分子不同。水:3 10 -26 千克。分子质量单位:摩尔。1 摩尔含 6.02 1023 个分子。2.分子的运动状态:与温度有关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力:拉伸物体时存在斥力:压缩物体时存在分子

9、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二、物体的内能分子动能 1/2 mv2V 不同,动能也不同;平均动能:分子动能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能”分子势能 相对位置决定势能;势能与分子间距 r0 有关。3. 物体的内能 = 动能 + 势能内能是变量,随着分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分子力、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距离变小,合力表现为斥力; 距离变大,合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距离变小,势能增加;距离变大,势能减弱;2-2 表面张力与表面过剩自由能一、自然界的三种物质形态1. 物质的三态物质分子具有动能,相邻分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当分子的距离超过他们分子直径的 10 倍以上时,相互

10、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近似地认为等于零。作用力能达到的最大距离叫做分子作用半径,用 r0 表示。气态: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小,分子的动能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所以,气体分子能向各个方向扩散并充满整个容积,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固态:固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小,分子间的引力很大,所以它们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因此,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不易扩散。 液态: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体小,但比固体大,分子的动能不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2. 界面:三态接触面形成“ 界面” ,界面上有作用力。“态”又称为“相”,三态又可称为三

11、相。任何与气相接触的“ 界面” 都称为 “表面”。但在习惯上“界面 ”与“表面”并不严格区分。3.某些界面现象:固-气:气体吸附;刚体分解成固- 气;固-液:电解液中的电极与电解液;润湿;固-固:金属与陶瓷;液-气:蒸发;5液-液:乳状液;水包油;油包水;注意:二相界面层,分子受力不对称。液态: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体小,但比固体大,分子的动能不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2. 界面:三态接触面形成“ 界面” ,界面上有作用力。“态”又称为“相”,三态又可称为三相。任何与气相接触的“ 界面” 都称为 “表面”。但在习惯上“界面 ”与“表面”并不严格区分。

12、3.某些界面现象:固-气:气体吸附;刚体分解成固- 气;固-液:电解液中的电极与电解液;润湿;固-固:金属与陶瓷;液-气:蒸发;液-液:乳状液;水包油;油包水;注意:二相界面层,分子受力不对称。二、分子压强(一)如图:R 为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分子 A 在液体内部,其他分子对某一分子的作用力,其合力为零。分子B 靠近液体表面,分子 C 处于液体表面。所以 R3R2 R1 。分子压强(二)定义:表面层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分子合作用力称为分子压强。分子压强的本质:就是液体内部分子对表面层分子的吸引力(即内聚力) 。分子压强的作用:使液体表面有自由收缩使其表面积减小(收缩到最小表面)的趋势(肥皂泡试验)

13、。液面所受的作用力:就是表面张力。三、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1. 液体表面分子受力状态的进一步分析: 当液面受拉力作用使其面积扩大时,表面层分子分布稀疏,分子间距离r大于r 0,故分子相互间存在吸引力, 使分子间距趋于平衡,面积恢复到正常状态,此时表面具有收缩趋势。分析结论:当液体表面积增加时,该表面产生收缩趋势,使表面积收缩到平衡状态(最小面积),使其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2. 表面张力定义:沿表面切线方向垂直作用于任意长度分界线,使液面紧缩的作用力称为表面张力。3. 表面张力系数定义:沿表面切线方向垂直作用于任意单位长度分界线,使液面紧缩的作用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4.表面张力的数学表达从

14、物理学上可知,表面张力f 可按下式计算:f = L 铂丝试验式中:L液面边界线长度; 表面张力系数。表面张力系数 可定义为任一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它的作用方向与液体表面相切。它是液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 通常以牛顿米(N m )或 毫牛顿米( mNm)为单位。5.表面张力的属性一般他说,一定成分的液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有一定的值;不同液体值不同;同一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值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含有杂质的液体比纯净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要小。2-3 润湿方程与接触角6一、润湿及润湿剂1 润湿和不润湿 液体在固体表面不呈球形,且能覆盖固体表面,此现象称润湿现象,表明液体能润湿这种固体。 液体在固体表

15、面呈球形,不能覆盖固体表面,此现象称为不润湿现象,表明液体不能润湿这种固体。 能增强水或水溶液取代固体表面空气的物质称为润湿剂2. 接触角和润湿方程如图所示,将一滴液体洒在固体的平面上,可有三种界面:即液-气、固- 气、固-液界面。与三种界面一一对应,存在三种界面张力。也就是液-气界面上的液体表面张力,它使液滴表面收缩,用f L表示。固-气界面上存在固体与气体的界面张力,它力图使液滴表面铺开用f S表示。固- 液界面上存在固体与液体的界面张力,它也力图使液滴表面收缩,用f SL表示。在液-固界面与界面处液体表面的切线所夹的角,称为接触角,用表示。二、润湿方程1. 定义:当液滴停留在固体平面并处于平衡状态时,三种界面张力相平衡,各界面张力与接触角以关系是:fs- fsL=fLcos 此式是润湿的基本公式,常称为润湿方程。接触角可用于表示液体的润湿性能,即可用于判定润湿以何种方式进行。 fs :固体与气体的界面张力 fsL:固体与液体的界面张力fL :液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