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44265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面试都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题难吗?在此,新浪教育特总结了 64 道经典面试难题及答案详解,欢迎网友们及时关注并参与讨论。1.为何要报考公务员 2.如果这次你没有被录取怎么办3.你认为你比较适合做哪些工作 4.如何和有矛盾的同事一起出差5.如何组织一次乡镇级会议 6.新上任某职位工作受阻怎么办7.领导命令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怎么办 8.对下属是否采用“用人不疑”的观点9.分析坐怀不乱对领导干部从政的启示 10.副职向领导提意见不被采纳怎么办11.如何去“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单位上班 12.怎么看待“末位淘汰制”13.如果你遇到了挫折你将怎么办 14.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那本15

2、.如何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16.怎么理解“谁在背后不议人谁人背后无人议”17.不要自以为聪明 18.谈谈公生明廉生威19.成功对人有益还是有害 20.如何看待旧城改造21.行政执法时有亲戚朋友求情怎么办 22.你如何和同事相处23.如何说服同事跟你合作 24.如何看待收入差距大25.如何看待烟草生产问题 26.如何看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涌现27.你对人们追求时尚有何看法 28.如何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29.外来人口设立打工者居住区的利弊 30.用人单位要求高学历你怎么看31.环保问题引出的深思 32.你对反腐败的问题怎么看33.如何看待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 34.如何处理自己和领导意见的

3、分歧35.录用后发现你不适合这个职位怎么办 36.主持会议时有人吵架怎么办37.如何看“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38.如何适应办公室工作的新环境39.你的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怎么办 40.如何与固执武断的领导沟通41.公务员只要廉洁性就够了吗 42.遇到挫折你会怎么做43.自己的成绩被领导邀功怎么办 44.遇到挫折你会怎么做45.你对加班的看法 46.谈谈如何保持进取心47.如何看待青少年犯罪问题 48.如何看待“熬年头”49.当公事和私事冲突怎么办 50.同事因为你成绩突出孤立你怎么办51.我们认为你不适合当公务员怎么办 52.如何处理同事间的关系53.你觉得现在的公务员素质怎么样 54.当两件重

4、要工作冲突了怎么办55.你在领导和被领导之中喜欢哪一种 56.社保体系的建立对社会将有什么好处57.如何组织异地学习会议 58.如何面对激烈竞争59.谈谈规矩和创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60.工作环境和待遇是选择工作的标准吗61.你最不喜欢的工作是什么 62.最理想的工作集体应该具备什么条件63.单位一、二把手有矛盾你怎么办 64.主管经常让你做事情怎么办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2010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标准预测试卷一(2009-11-05 11:23:46)标签:2010 国家 公务员 试卷 预测 模拟申论 考试 教育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申

5、论标准预测试卷一来源:华图教育满分 100 分时限 150 分钟题号 12345 总分核分人得分5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本试卷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 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110 分钟。满分 100 分。3.答题前,请考生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

6、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二、给定资料1.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中国成立 60 年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 2009年开始,要逐步实行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2009 年先从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做起。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媒体广泛报道称,鉴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毕业生转而“回炉”重读技校,甚至有“回炉”后在技校重新找到“感觉”的学生称: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尽管这样的个案未必具有普遍意义,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证明,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接受职业教育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综合上述两条消息,我们或许可以判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有实际的社会需求,也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

7、高度重视,并得到国家决策部门在财力、政策等方面的鼎力支持,职业教育有望在今后的整体教育格局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也将因此使中国的教育格局更加趋于合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并贯穿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为了配合迅速建立基本工业体系的国家目标,中国教育格局也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按照严格比例建立了综合大学、专业学院、中专、企业技校配套的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按照计划中的人才需求,按比例地向社会提供初、中、高各级各类人才,以满足企业及其他单位的人才需求。随着计划经济被打破,人才这个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率先产生流动,人才市场“按需定教”的格局被打破,尤其是随着大批国有企业的改制,企业技校被大量取消,技术工人的社会化

8、培养却没有及时跟进。随后出现的高等教育大跃进,又极大地压缩了大专、中专等中级技术教育的空间,导致我国高、中、初级技术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调。经过数次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发布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好消息;另一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与此同时,却是初、中级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紧缺状况不仅未见改观,甚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以致出口市场稍有起色,东南沿海地区就会出现严重的“技工荒”。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制造大国而言,这种重学历教育、轻技术教育的观念和由此而产生的教育格局的失衡,显然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制造”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我国产业升级缺乏足够的后续动力

9、。反观德国、日本等技术领先的制造大国、经济大国,莫不高度重视技术教育的发展。有资料显示,德国青少年在完成 9 至 10 年的义务教育后,只有 30%的学生会选择升入普通高中继而接受大学教育,其余 70%左右的学生则会选择各种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这种对技术教育的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崇尚,不仅造就了“德国制造”的卓越声誉,而且也奠定了德国从“二战”废墟上迅速崛起为技术大国、经济大国的雄厚基础。在日本,虽然大多数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后,会选择普通高中以求继续深造,但日本企业传统的终生雇用制,使得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可以持续每个工人或技术人员的一生。在一定意义上,中国正在重复日本、德国由制造大国,发展为

10、技术大国、经济大国的发展之路。而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初、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替代目前的流水线女工。没有人才的升级,就没有产业的升级,对一个企业如此,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更是如此。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均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财力,按照“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了一批硕大的大学。大学大、大学生多,终归不能算是坏事,但一面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无门,以致各地政府不得不开发出带有救济性质的“公益岗位”,招收、安置大学毕业生,一面却是初、中级技术人才的极度短缺,这样的悖论结结实实地证明,我们的教育结构确实存在极大的失衡。现在

11、,确实到了像重视“一流大学”那样重视技术教育的时候。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是体现这种重视的第一步,接下去能否真正以操办一流大学那样的决心,来建设一流的职业教育,能否把关注的目光和热情,都更多地投向职业教育,才是它能否发展的关键所在。2.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遭遇了就业寒流,但在大学生感慨找工作难时,全国职业学校毕业生们却悄然走俏,成为了就业市场的宠儿,沈阳市 120 余所职业学校 3万多名毕业生,2008 年总体就业率高达 98%,职校的学生们说他们不仅能找到工作,还能挑个好人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展现出了活力。1980 年,国家开始对全国中等教育的结构进行改革,重点就是大

12、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倡各行业广泛举办职业技术学校,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各个岗位上对人才的需求。1996 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年在全国中职教育的招生数达到新时期的最高数量,高中阶段,职教与普教招生数比例首次超过了一比一,但从 90 年代末开始,与高校的扩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却迎来了一个下滑期,一直到 2002 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职业教育才有了恢复性的增长,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到 2004 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550 万人,与此同时,技工荒开始困扰着中国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之下

13、,2005 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8 年我国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加起来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 1100万人,在校生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 3000 万人。但是尽管职业教育享受到了国家的扶持,也在就业率上展示了傲人的成绩,但他的发展也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机制不科学、教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偏低等严酷的现实,在这个经济寒冬中,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势必也将面临着艰巨的挑战,此时此刻,如何能够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更显得尤为重要。3.上海市出台了“允许高技能人才延迟

14、退休”的政策。原因就在于,尽管目前上海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已升至,但与城市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技工荒”。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错位,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近年来,北京等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但一线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北京有所高校开设与轨道相近的专业,可由于课程设置传统,很难被企业接受。北京市交通学校瞄准市场需求,引进海外轨道交通成功的职业人才培养课程和培训模式,建立起与之配套的实训基地,不仅满足了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还为全国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北京市交通学校校长李怡民说,紧盯经济发展走向,紧跟行业

15、发展趋势,以就业“订单”为导向,把产业优势转变为专业优势,职业教育才能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科教兴国是国家发展强大的战略目标,“订单式”培养则是职业学校的生存之道。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说,资金、技术、少数尖端人才可以引进,但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只能靠自己培养。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必然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24.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美国中学生,凭成绩可以进哈佛,但却选择了一所烹饪学院。这所学院的录取率和哈佛一样低,学费比哈佛贵。原因很简单,一是这所烹饪学院产生过许多世界级的大师,二是家长很尊重孩子

16、的意愿。“而在中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生源,是一些职业院校校长无奈的话题。“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重文凭学历轻实际能力。受传统的人才培养和使用观念影响,许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考高中、上大学,进机关、当白领,拥有一个干部身份。”孝感工业学校校长程文辉说,社会观念的改变,与深化改革相适应,任重道远。“社会观念不会轻易改变,但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是我们的责任。”这是专家学者的心声。怎样解决实训经费短缺问题?怎样提高教师水平?他们纷纷建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技能培养需要实训环境,成本更高。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名学生每学年学费为元,而培养成本就要元。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一些学校在实训中不得不用木头、肥皂代替钢、铜等工件。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减免有关税费、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计划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大卫说,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对发展职业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基础薄弱,支持力度还有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