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43387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者:沈淋源,李少芳,陈国胜【摘要 】 目的 探讨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魏氏伤科手法及小针刀治疗。结果 优良率达 92%。结论 魏氏伤科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经济方便,值得广泛应用。【关键词】 魏氏伤科手法;小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近年的临床观察中体会到,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它的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疼痛,腰部活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明显的脊椎侧突畸形。本病易发生于成年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正常

2、生活。我们通过对 2007 年 8 月至 2009 年 5 月住院的 150 例腰腿痛患者进行魏氏手法加小针刀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1.1 纳入与排除标准1.1.1 纳入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史;(2)年龄 1865 岁;(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加重;(4)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

3、减弱;(6)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 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 4 mm。1.1.2 排除标准 (1)腰椎 CT 或 MRI 显示髓核脱入椎管或肌力3 级者;(2)合并有度及以上腰椎滑脱者;(3)合并有脊柱结核、肿瘤等脊柱疾患者;(4)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及 2 级(含)以上高血压病者。1.2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50 例,其中男 86 例,女 64 例; 年龄 2060 岁(平均 43.5 岁); 病程最长 10 年,最短 3 天,平均 4 个月; 均有腰痛及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其中下肢放射痛左侧为主者 62例,右侧为主

4、者 73 例,双下肢均有症状者 15 例;行走500 m引起疼痛 30 例,行走 100500 m 引起疼痛 68 例,行走7 mm 的患者较为有效,对伴巨大突出或脱出者仍7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本研究发现,手法治疗应以轻柔为主,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防止过度暴力引起继发损伤,特别初次发病患者伴椎间盘突出不大,但症状严重者,更不能暴力,因此时炎症反应严重,患者耐受差,自我保护反应强烈,过度暴力可引起继发损伤,加重炎症反应,甚者可引发医疗纠纷。对于初次发病患者,小针刀的治疗部位应以肌肉附着点为主,因此时肌肉紧张,保护性强,从肌肉附着点切剥更能松解肌肉紧张度,使患者腰部有松弛感,有利于斜扳,纠正侧弯及错位。二次及多次发病患者,小针刀应注意配合针对肌筋膜,切开肌筋膜,可以减少肌肉束内在压力,减少患者腰部酸胀感。【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编写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201-202.2 朱汉章. 小针刀疗法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2,84.3 胡大佑.魏氏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0 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4 :34-35.4 李国衡.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260.85 李天发.小针刀辅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90 例.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3):194-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