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1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422267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1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1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1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1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1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1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1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更多一轮复习资料:http:/ B 级。所谓“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对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文言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文言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翻译”是指将文言文(语法和表达)转换成现代汉语(语法和表达)。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当然,考纲规定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给“难易”上画了一道线,生僻、古奥的文章不会出现了,但涉及的范围还是相当大,何况

2、还有文体的不同。近几年来,古代散文、论述类、记游类甚至文言小说的出现均说明了这一现象。自 2008 年以来,高考江苏卷翻译题赋分是 10 分。【真题体验】1.(2013.江苏卷)把 文 中 画 线 的 句 子 翻 译 成 现 代 汉 语 。(10分 )(l)明 帝 问 左 右 安 国 所 在 ,左 右 以 丰 对 。(2)丰 子 韬 以 选 尚 公 主 ,丰 虽 外 辞 之 ,内 不 甚 惮 也 。(3)中 书 令 缺 ,大 将 军 谘 问 朝 臣 :“谁 可 补 者 ? ”【答案】 (1)明帝问身边的人:“安国在哪里?”左右回答就是李丰。(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 虽然表面上

3、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 询朝臣意见:“ 合适补任的人为谁?”【解析】(1)关键点:“左右”。 (2)关键点:“虽”“外”“内”。 (3)关键点:“谘”“补”。本题中所考查的几个关键点在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教材中都学过,联系课内依然是最好的解题方法。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不漏点,译准点的原则,再一点就是要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角度注意语句的通顺。2.(2013.全国新课标卷二)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答案】(5 分)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 闲散官

4、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5 分)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解析】(1)关键点:“时名”、“滞”、“引进”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关键点:“薄”、“迁徙”、“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译出大意给 2 分。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不漏点,译准点的原则,再一点就是要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角度注意语句的通顺。3.(2013.全国大纲卷)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5 分)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5 分)【答案】六月庚子这天,卢

5、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 饭。(5 分。译出大意给 2分;)从此声威恩泽及于全境,邪 恶偷盗之事不再发生,以至城门夜不关闭,路不拾遗。(5 分。译出大意给 2 分;)【解析】(1)句关键词语为“造”、“入城”、“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2)句关键词语为:“威惠”、“奸盗”、“乃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译出大意给 2 分。这些关键词语均可以联系教材内的文言文知识。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不漏点,译准点的原则,再一点就是要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角度注意语句的通顺。【方法归纳】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来的重点之一,从分值上来看,越来越大,从考查的

6、难度上看,逐步地加大。对于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对高中语文课本、语文读本的复习,同时,还要注意训练方法,要将该考点在动态运用中理解。1逐字逐句口译高中语文教材全部文言文,针对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查关键点,积累文言实词,掌握文言虚词和固定句式并形成语感,进而逐步提高能力。2勤做新文段笔译练习,体悟古今语言的对应关系。翻译中常有“意思体会得出,翻译说不清楚”的感觉,这实际上是现代汉语词汇贫乏,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材料来表达感受到的意思,表象足翻译不好文言文,实质上是现代汉语水平不够用。所以要特别注意现代汉语词汇与古汉语的联系,以今推古,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成语语素意义来推断该语素在

7、古汉语中的含义。3一定要有重点意识。考生在面对文言文原句时,往往平均用力,忽略重点。关键词语翻译不准,就只能得一个大意的分,甚至会影响大意的得分。高考评卷的评分操作根据参考答案的要求,一般来说,4 分的小题,设 3 个重点词语,译出一个重点词语给 1 分,译出句子的大意给 1 分。所谓句子的大意正确,就是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这里的“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不包括 3 个重点词语。也就是说,如果只是 3 个重点词语译错了,不影响大意的得分;反过来,大意全部译错,重点词语译对,也只扣大意的分。句子的大意基本正确,有一处非关键词语译错,不影响大意的得分。 精品系列资料 400-688-1789 传播先

8、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3 页 共 5 页我们的应对策略是:文言文翻译要特别注意突出重点。每到此处,翻译时便要凝神静气,格外小心谨慎,瞻前顾后,上下联系,然后下笔。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综合性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这类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而,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好方式。如果从操作层面讲,文言文翻译还可用这几个词来概括其方法:“留”,即保留文中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如时、地、人、事、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一般人都理解,可

9、保留不译(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可以不译。“换”,即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音节不一致的词,例如“吾子淹久于敝邑”(殽之战)。“吾子”是敬词,相当于今天的“先生们”;“淹”可用“停留”或“留守”换译;“敝”是谦词,“敝邑”即我们国家。“补”,即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通畅,例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示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而现代汉

10、语里又没有合适的词翻译它们,可以删去。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足语尾助词,翻译时可删去。“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该句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不余欺”应调整为“不欺余”,即“没有欺骗我”。又如:师不必贤于弟子。句中“于弟子”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原句调整为“师不必于弟子贤”即“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翻译,译出的译文一定要准确保持原意,句子结构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语气畅达,文句形象生动,即符合常说的“信”“达”“雅”的要求。【知能巩固】1.(2013.苏州市三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1、 分)(1)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3 分)(2)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3 分)(3)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4 分)2.(2013.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二模)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3 分)(2)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3 分)(3)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4 分)3.(2013.南京盐城二市三模)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3 分)(2)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4 分)(3)公文人不便武事,其为剧寇畏服如

12、此。(3 分)4.(2013.南通市三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4 分)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3 分)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3 分)5.(2013.江苏省六市一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4 分)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3 分)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3 分)答案:1. (1)陈蕃只尊称他的字而不直呼其名,还特意为他设一个床榻,他离开后就把榻悬挂起来。(每个分句 1 分)(2)(他)性格方正严峻,不轻易接待宾客,人民也敬畏

13、他的高义。(每个分句 1 分)(3)现在您坐失(错过,耽误)鼓励百姓播种的时机,反而让他们从事驱赶禽兽、开辟道路的劳役,这不是贤明圣君体恤百姓的心意啊。(“失”“劝”“除”“恤”各 1 分)2.(1)(3 分)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大意对、语句通顺得 1 分,“何为”、“独乎”各 1 分)(2)(3 分)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愁悲哀的。(大意对、语句通顺得 1 分, 精品系列资料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5 页 共 5 页“死直道”、“戚”各 1 分)(3)(4 分)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

14、救济他们,使他们有产业。(大意对、语句通顺得 1 分,“穷”、定语后置句式、“振”各 1 分)3.(1)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为。(“扼腕”“慨然”“建置”各 1 分)(2)你是想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讨一条活路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判死罪呢?(“其”“抑”各 1 分,“出而生”“匿而死”各 1 分)(3)梅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他竟然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便”“剧”各 1 分,被动句式 1 分)4.(4 分)按照洪武年间的旧例,派使者慰劳和奖赏(地方官员),这样清官和贪官就区分开来,守法有政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评分建议:“故事”、“赉”、“劝”、语句通顺,各

15、 1 分。(3 分)银两、布匹和丝绸,诏书上没有写明(可以免除),如果一概减免,国家开支依靠什么?评分建议:“资”、 宾语前置句、语句通顺,各 1 分。(3 分)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所到之处以办事严厉著称,然而对待下属时常常脾气暴躁。评分建议:一句 1 分;若整句译文不通顺,扣 1 分。5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1 分),柳公改变自己的姓名来欺骗贼寇(1 分,“绐”),并且抛弃家人来把他们交付给贼寇(2 分,“捐”、“委”)。柳公磕头流泪(1 分),多次向朝廷陈述平定贼寇的计策(2 分,“累陈”、“计画”)。本来就应该用荣耀的谥号来赞扬他(2 分,“以荣号”、“饰”),彰显给后来人看(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