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380166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 努力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宜兴市归径中学 2004-2005 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省委提出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为精神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突出落实新的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切实加强两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我校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形成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本学期工作目标:1 队伍建设弘扬四种精神,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肯苦踏实的实干精神,顾全大局的集体精神,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 2 育人目的体现四个层面:完善

2、的人格,科学的精神,艺术的修养,健康的身心。 3 教学管理紧抓五个强化:强化质量意识,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课程改革,强化科研兴校,强化分层提高。 4 后勤工作突出三项服务:服务育人,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本学期具体工作:一、抓住德育核心,提高德育实效。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归宿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人品与人格是教育人,培养人最重要的出发点,此可谓德育的核心。将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是一切成功学校又一永恒的主题,我们必须坚决克服“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牢牢确立在学校里,没有不育人的人,没有不育人的岗,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责任意识,在工作中,紧抓德育核心,

3、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不断改进德育方法,积极探索分层实施德育目标的科学之路,拓宽主体参与德育通道,架起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紧密联系的桥梁,做到夯实一个基础,抓住一条红线,突出一个重点,实现德育育人“三化” 。 1 夯实一个基础:即以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以开展“文明班级” 、 “文明学生”创评为途径,从小处着眼,细处入手,通过优化与完善“班级量化考评方案” ,开展文明集体,文明学生之星等评选,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2 抓住一条红线:即以“五爱”教育为红线,通过升旗仪式,读书征文,班队主题活动等形式,将“五爱”教育

4、具体化,感性化。 3 突出一个重点:即突出“安全教育”这个重点,以对学生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为了确保市教育局关于德育内容与德育渠道双拓展的要求,根据我校的德育条件,应努力在“三化”上做出文章。 教育内容系列化。构建归径中学德育阶梯系列:初一重于爱亲人、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陶冶;初二重于讲文明、讲礼貌、讲友谊、讲爱心的公德培育;初三重于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怕竞争的毅力塑造。 教育主体学生化,要围绕教育系列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办好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尝试开发“周末卫生劳动日” 、 “节假亲情爱心日”等德

5、育校本课程,扎扎实实地进行“防爱滋,拒毒品,爱环境”三项常识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明理、知行平台。 教育形式多样化。除了有效地采用校内经常性的教育形式外,还要落实“三进两出”的德育殊途。应积极把“家长进学校,先进人物进学校,精品文化进学校”作为德育社会化的模式来运用,应努力创设条件, “把学生带到社会的大课堂中,让学生回到实践的大生活里” 。 二、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国以人兴,政以人治”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教职工队伍,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从师立业的基本标准,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专心是我们不断努力追

6、求的办学境界,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归中员工,应深深体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那种积极自励的意蕴。本学期在队伍建设及管理上着重构建三大工程,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1 师表工程,突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抓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自觉确立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同时也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使命感;着力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市局有关“三不准”的规定,牢固确立“师德师风无小事”的观念,在原有基础上增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方案的刚性和力度。二是抓活动,充分发挥党、团、工、队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 2 “蓝青工程” 。我校老教师偏多,他们是我校难得的宝

7、贵财富,近年,我校又陆续增添了一部分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他们是我校未来发展的希望。针对我校教育实际和师资队伍的现状,积极实施“蓝青工程” ,多渠道缩短年青教师的成长周期,已刻不容缓。其主要策略是通过结对子,压重担、给位子,搭台子来提高成效。 结对子,即进行传、帮、带活动,通过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培德,学能、练艺活动,促年青教师及早胜任教育工作。 压担子,即给青年教师明确近、中期发展目标,促使他们通过磨练获得长足的发展。一是推进“三学”活动:学大纲,学教材、学技能,学用结合;二是突出磨练重点,通过试卷命题及说课比赛来提高青年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给位子,即根据中青年教师的发展状况,将具有发展潜力的

8、同志推到中层或准中层以上的岗位上,提供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其在干中学,学中干,从而不断成熟。 搭台子,即通过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通过开展各级能手,新秀的评比,通过推荐市以上业务竞赛,为广大青年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展示机会。 3 “堡垒工程 ”。即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建设,加快形成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本领过硬,实施有力,团结一心”的学校干部队伍。首先,各部门、条线、处室、科组要明确思路,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心中有数,指挥若定,工作有方,推进有力。 其次,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共青团要建设成为学校的指挥部、参谋部、政治部。要主动思考,创造开拓。业务管理要严而细,各项工作须周密安排,务求落

9、实;阶段工作要理性思考,精心研究,提出问题,提供思路,突出中心,步调一致。 第三,进一步落实年级组与教研组的管理职能,年级组长是组内的行政一把手,要善于组织管理,协调组内的德育、教学、科研、师训等方面的工作,形成年级特色;教研组长应是一科组的首席教师,要成为业务带头人与科组建设的管理者,要力求达到理论领先,科研领先,质量领先,规范领先;后勤组长要确立不怕繁琐,自觉服务的意识,敢于吃苦、乐于吃苦,成为保障学校有序工作的坚强后盾。 三、进一步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大计,质量第一。全校上下应自觉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生命意识。坚持不懈地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把课堂教学作为

10、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1 大力推进新课程框架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任何改革总要经历或长或短的一个过程,等待、观望、胆怯,就意味着自甘落后。新课改的全面推开,已历时两年,我们应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与许多兄弟学校已不在同一起跑线,学校拟根据市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及有关指导意见,进一步修订具体的操作细则,力求以较快的速度摒弃那种只重视书本知识灌输,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观念和守旧模式。 2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重点抓好“五认真”的全过程管理,立足平时,定期检查考核,及时反馈,确保学校教学过程总体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 3 深入开展远学“洋思” ,近学“万石”活动,坚持班主任坐班制度。全体教师要

11、将研究学生,研究学习作为教学的入口和方向,课堂教学要强调“突出主体,强化训练,以练促学,练出质量”的主线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类要求,力求摸索出我校教学训练的新经验。 4 继续坚持领导班子定期研究教学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质量监控。平时行政会要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议题,放上位置。学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一学期不少于两次,应以行政扩大会议的形式,听取广泛的意见,察纳雅言,力求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矫正偏差,及时调整策略。 5 高度重视基础年级教学,高度重视毕业班教学质量。根据我校中等生居多,差生不少的情况,应切实加强提优工作,尽可能地提高优分率。非毕业班的所有教师应发扬“人梯”精神,甘做铺路石

12、,为学校工作“厚本培底” ,初三年级的教师应团结奋进,负重拼搏,以高度的责任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中考“攻坚战” ,力保本届毕业班综合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同类地区同类学校的差距。 四、加强三项管理,扩展育人功能。1 加强财物管理,坚持购物有计划,进货有验收,领物有登记,审批一支笔的原则,严格学校公物统一存放,专人保管的机制,确保学校有限的设施与设备用于教学,用于集体,不致流失。管好用好语音室、实验室、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室,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潜力,提高使用率。 2 加强在校用膳生的管理。本学期,学校食堂后勤工作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学生集体用餐监督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

13、规范实施宜兴市中小学学生餐质量标准的各项工作。一方面要尽早规划、科学合理地预测食堂恒定的用膳人数,将可能出现的困难及对策析透想全;另方面要及早做好准备,添置完善必备的设施;第三要勤管严查,以行政值日带班制、行政值日随餐制等来确保用膳生管理工作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的格局。 3 加强校园环境管理。我校的校园环境要努力从生态洁净型向人文文化型转变,并努力让全体师生在接受文化的同时,创造文化。创造绿色的文化,周末卫生日,应坚定倡导;创造舆论的文化,橱窗、板报、书画、标语应尽显时代的主旋律;创造生活的文化“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 。不断使我们的校园建设保持古朴之韵,明快之风,洁美之趣。 思考本学期的工作,要求高,责任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求发展,聚精会神抓管理,谋方略,求实效,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以较好的成绩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献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