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37867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必修一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并集:由集合 A 和集合 B 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B交集:由集合 A 和集合 B 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B补集:就是作差。的子集个数共有 2 个;真子集有 21 个;非空子集有 21 个;nnna1,a2,.,an1、集合非空的真子有 22 个.1(x)的定义域;函数图f1(y),x,y 互换,写出 yff(x)的反函数:解出 x2、求 y象关于 y=x 对称。0;指数的真数属3、(1)函数定义域:分母不为 0;开偶次方被开方数0.于 R、对数的真数4、函数的

2、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的某个区间 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 x1,x2,当 x1 0 , a 1 , M 0 , N 0,那么:logaN; NlogaM logaN; logaM logaMlogaMNR)。nlogaM(nlogaMn0)1,b0 且 c1,c0 且 alogcb(a(4)换底公式: logablogca21,1 的图象)。 21,2,3, 叫做幂函数(只考虑 x8、幂函数:函数 yf(x)在区间 a ,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9、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如果函数 y0 的根。0,这个 c 也就是方程 f(x)(a,b),使得 f(c)f(x)在区间 (a , b)

3、 内有零点,即存在 c0,那么,函数 yf(b)条曲线,并且有 f(a)必修二一、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ac2;正方体的对角线长 lb2a2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 l22、球的体积公式: vR2 34R3; 球的表面积公式:S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41V 柱体=Sh (S 为底面积,h 为柱体高); V 锥体=Sh (S 为底面积,h 为柱体高) 31V 台体=(S+S+S)h (S, S 分别为上、下底面积,h 为台体高) 3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理及定理:(1)四公理三推论:公理 1: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该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 2:经

4、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 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推论一: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二: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三: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3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也称为共面直线。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无数个公共点)

5、;(2)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A,a/ ,a( 3)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它们的图形分别可表示为如下,符号分别可表示为 a空间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1)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2)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5、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图形表示:a/符号表示:baa/b6、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a。图形表示:/Pb符号表示:abb/a/7、.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

6、那么交线与这条直线平行。a/b。 图形表示:符号表示:aa/b8、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的a/bba, 平行。符号表示: ,/9、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符号表示:lba,lP,lb,a,ba ,l10、.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符号表示: l1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a/b。符号表示:ab.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符号表示:lmm,l ,1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

7、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 Pll; ,90013、异面直线所成角:平移到一起求平移后的夹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直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如右图) 14、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900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1800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1800两个向量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二、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上两点 P1(x1,y1),P2(x2,y2),则斜率为,(, ktan1、斜 率:kx1 x2y1 ky22、直线的五种方程 :x1) (直线 l 过点 P1(x1,y1),且斜率为)k(xy1k(1)点斜式 yb(b 为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

8、距).kx(2)斜截式 yx1y1x2y2). y2x2)、(y11(x1,y1)、P2(x2,y2); (x1 x1( (Py1xy0) ab1(a、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a、bxy(4)截距式 0(其中 A、B 不同时为 0). (3)两点式CBy(5)一般式 Ax3、两条直线的平行、重合和垂直:b2k2xb1,l2:yk1x (1)若 l1:yk2 且 b1b2;k1l1l2b2;k2 且 bk1l1 与 l2 重合时1.k1k2l2l10,且 A1、A2、B1、B2 都不为零,C2B2y 0,l2:A2xC1B1y(2)若l1:A1x0A2B2C2B1B21A2A l2A1B1C

9、1;l1 l1|l2y1)(y2x1)224、两点 P1(x1,y1)、P2(x2,y2)的距离公式 P1P2=(x2y2,1) 22x2y 5、两点 P1(x1,y1)、P2(x2,y2)的中点坐标公式 M(x1CBy0Ax0B226、点 P(x0,y0)到直线(直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式)Ax+By+C=0 的距离公式 d=A7、平行直线 Ax+By+C1=0、Ax+By+C2=0 的距离公式 d=,半径为 r;a,b r,圆心bya xB22 8、圆的方程:标准方程 C1A222C2224F)EDE)2 (yD)20,(配方:(x FEyDxy2一般方程 x22244F 的圆;E2 E 为圆

10、心,半径为 1D2D,0 时,表示一个以(4FE2D22229、点与圆的位置关系:r2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b)2(y a)2点 P(x0,y0)与圆(x若 d点 P 在圆内.r点 P 在圆上;dr点 P 在圆外;d rdr2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b)2(y a)20 与圆(x CBy直线 Ax10、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0;相切r0;d相离rd0.其中相交r. dCdBbAaB22A11、弦长公式:若直线 y=kx+b 与二次曲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由二次曲线方程y=kx+m则知直线与二次曲线相交所截得弦长为:2ax0) +bx+c=0(ay

11、1)2(y2x1)2AB=(x22x2 = =k2x14x1x2 =x2)k2)(x111124y1y2 121222kky)(y(1yyk=24acb2a13、 空间直角坐标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xoy 平面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A(x,y,0):竖坐标 z=0 xoz 平面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B(x,0,z):纵坐标 y=0 yoz 平面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C(0,y,z):横坐标 x=0 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D(x,0,0):纵、竖坐标 y=z=0 y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E(0,y,0):横、竖坐标 x=z=0 z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E(0,0,z):横、纵坐标 x=y=0

12、(z2-z1) P1P2=x2-x1)(y2-y1)必修三算法初步与统计:以下是几个基本的程序框流程和它们的功能一、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1)顺序结构(2)条件结构(3)循环结构二、算法基本语句:1、输入语句:输入语句的格式:INPUT “提示内容”; 变量。2、输出语句: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3、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4、条件语句(1)“IFTHENELSE”语句。5、循环语句:直到型循环结构“DOLOOP UNTIL”语句和当型循环结构“WHILEWEND”。 三三种常用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统计图表:包括

13、条形图,折线图,饼图,茎叶图。四、频率分布直方图:具体做法如下:(1)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将数据分组;(4) 组距 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分布直 方 图。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正方形的面积=组距频率。2、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计算公式:各组频数之和=样本容量, 各组频率之和=13、茎叶图:茎表示高位,叶表示低位。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上端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4、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上的一

14、个数据(或中间两位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5、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极差 ,极准差,方差。(1)极差一定程度上表明数据的分散程度,对极端数据非常敏感。(2)方差,标准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方差,标准差越小,离散程度越小,聚集于平均数的程度越高。(3)计算公式:标准差:x)2(xnx)2(x2x)2(x11 方差: s2sn,x+a,(此直线必过点=b 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为 b 截距为 a即回归方程为 y()。6、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方长方形的高与频数成正比,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频率之和等于1。五、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

15、件下所出现的某种结果叫做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 A,B,C表示.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 A 发生的频率 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 A 的概率,记作 P(A)。由定义可知 0P(A)1,显然必然事件的概率是 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 0。1、事件间的关系:(1)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2)对立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3)包含:事件 A 发生时事件 B 一定发生,称事件 A 包含于事件B(或事件 B 包含事件A);(4)对立一定互斥,互斥不一定对立。2、概率的加法公式:(1)当 A 和 B 互斥时,事件 A+B 的概率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