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73498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 17 分)1我能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 分)A磨蹭(cng) 滞(zh) 留 责罚(f) 凄(q )惨B奥(o)秘 犀(x)利 尴尬(gngg) 愚钝(d n)C企(j)盼 管束(shu) 黝(y u)黑 幽(y u)默D迁徙(x) 罪孽(ni) 污秽(hu) 鞭挞(t)2我能指出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起伏,和谐悦耳。藏污纳垢:比喻坏人坏事。B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不可接收。C

2、深恶痛疾:形容厌恶、痛恨到了极点。正襟危坐: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D美味佳肴:味道鲜美的菜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3我能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2 分)A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B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林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C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D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窜!4根据语境,发挥想像,续写句子。(不少于两句)(2 分)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

3、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 。5请就下列新闻中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2 分)南京某学校近日进行仪容、仪表管理,规定打耳洞戴耳环的学生,如果耳洞一直不长好,就不给推荐就业实习。校方认为,这是按照中学生守则执行的,并无不妥之处,校方如此规定主要还是为了学生的将来考虑。我的看法: 6如果有人推荐某报以下几篇文章,你将分别在哪个栏目中迅速找到,请在括号内写出栏目的序号(2 分)(1)激情燃烧的运动场 ( ) (2)我国运动员在昨天的比赛中又获五枚金牌 。( )(3)冬泳须知 ( )(4)我国足球运动发展前景之我见

4、 ( )A新闻栏目 B学术论坛栏目C文学艺术栏目 D服务指南栏目7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吴承恩的西游记 、巴金的家你读过吗?请简要讲述其中的小故事。(3 分)我讲述故事: 8自选角度,给下面红金龙的广告语进行品析。(2 分)“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我的品析: 二、阅读理解(共 46 分)(一)( 共 15 分)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

5、向下面欢呼的乌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呜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

6、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在四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呆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在那儿,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人们听到的只是沙锥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远处的一只猫头鹰的叫声,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然后,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在五月来

7、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1943 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然而,大雁的这种联合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自更新世以来,每年三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从林肯郡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斯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9试用几个短语概括上文的主要

8、内容,(3 分)我的概括: 10从上文看,孤雁的共同特性是什么?(3 分)我的理解: 1l为什么“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2 分)我的理解: 12你觉得大雁身上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3 分)我的概括: 13当孤雁的哀鸣从我们耳畔响过,我们一定会心情沉重,请拟一副标语给人们以警示。(2 分)我的警示语: (二)漫话对联( 共 17 分)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 “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对联,也叫楹联,

9、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那么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悬挂在门上或壁间廊柱上。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相传五代

10、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谓之“题桃符” ,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 “千门万户瞳瞳日,(1) ”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美,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话等。进入 20 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的英姿。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 ,可以送给辛勤

11、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等,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子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对联还有一些特殊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 ,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 。二是“摘句” ,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

12、,(2) ”,就是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 ”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花异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14上文介绍了对联的哪些知识?(3 分)我的概括: 15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横批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你能从你见过的对联中举一例进行说明吗?(3 分)我的理解: 16文中告诉我们撰写对联应注意哪几个方面问题?(3 分 )我的理解: 17试在第段与第段横线处将相应的对联补充完整。(2 分)(l) ;(2) 。18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3 分)“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我的品析: 19在过春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