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西昌农业科技 三角梅品种嫁接试验初报 陈建雄何平 罗关兴 刘志田 (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四川米易 617201) 摘 要 以“红花三角梅’’为砧木,采取“微膜全密封短枝嫁接技术’’嫁接繁殖了14个三角梅品种,结果 表明:各品种间的嫁接成活率各有差异,其中以“花叶红花三角梅”的嫁接成活率91%为最高,“橙黄三角梅” 的嫁接成活率26%为最低 关键词三角梅品种嫁接成活率 三角梅属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宝巾花属 (BougaairwiUea)常绿藤本植物,原产南美洲巴西,古 称九重葛,别名叶子花、宝巾花、筋杜鹃三角梅品 种多样,植株适应性广,生命力强,栽培管理粗放, 而且能够花叶俱赏花色丰富、花期长,可以大量应 用于风景园林栽作花篱、门廊、盆景等,是美化环境 不可多得的植物 攀西地区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热量丰富、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湿季分明三角梅在本地 区表现出花期长、颜色鲜艳、苗木繁殖较快、生长迅 速、容易造型等特点,因此,已经逐渐成为该地区园 林绿化和家庭栽培的首选花卉品种但是,生产和发 展中的三角梅大多为紫花、红花等老品种,新品种较 少因此,20o7年3-10月我们将引进的10余个三角 梅新品种进行了嫁接繁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 如下。
表1三角梅品种介绍 ·注:因为三角梅的名称较混杂本文根据叶片和苞片的特征命名,待进一步确定其学名 西昌农业科技 ·25·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点概况 本试验在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内进行,该 点年平均气温19.2~2O.3℃,年日照时数2 300—2 700h,平均相对湿度68%,年降雨量1 O00mm左右 1.2材料 以“红花三角梅”为砧木,嫁接繁殖了14个三角 梅新品种其中5个品种接穗采自本所试验地,随采 随接;其中“花叶红花三角梅”嫁接100枝,其他4个 品种各嫁接5O枝有9个品种的接穗采自云南西双 版纳热带花卉园,经保湿处理72h后嫁接,嫁接的数 量根据接穗的数量而定其编号、名称、来源及主要 的生物学特性见表1 1.3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采用微膜全密封短枝劈接法,将砧木 主枝保留lO~15em后进行截干,并将截口削平,在截 口中心或偏一侧部位纵向劈开长约2~3era的切口 接穗保留1-2个饱满芽眼,在基部两侧带木质部削 成长约2~3era的楔形斜面,将接穗及时插入砧木的 切口中,使接穗和砧木一侧的形成层对齐,并用微 膜将切口螺旋状捆扎紧实,用单层微膜将接穗缠绕 密封 1.4嫁接时期 攀西地区三角梅的最佳嫁接时期是3—6月和9~ 10月,因此,我们将试验分别安排在3、4、9月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本所品种的嫁接成活率 接穗采自于本所的三角梅品种共5个,嫁接后 15d检查成活数,统计结果表明:“花叶红花三角梅” 的成活率最高,达到91%;“橙黄三角梅”的成活率仅 26%;其他3个品种的嫁接成活率都在75%以上,分 别为“花叶紫花三角梅”嫁接成活率84%,“花叶双色 三角梅”嫁接成活率76%,“鸳鸯三角梅”嫁接成活率 82%,见表2 表2本所品种的嫁接成活率 2.2引进品种的嫁接成活率 9月29日从云南西双版纳共引进9个三角梅品种 的接穗进行嫁接试验,接穗采取报纸和毛巾保湿处 理嫁接25d后统计成活率,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成 活率差异较大,其中以“塔宝巾”的嫁接成活率最高, 达到81-3%,“银边紫花三角梅”嫁接成活率最低,仅 18.2%,见表3 表3引进品种的嫁接成活率 3.3本地和引进品种间的嫁接成活率比较 5个本地品种中除“橙黄三角梅”的嫁接成活率 低外,其他4个品种的成活率都在75%以上;而引进 的9个品种中,只有“塔宝巾”的嫁接成活率达到 80%,“重瓣白粉色三角梅”嫁接成活率达到75%,其 余品种均在70%以下,本地品种的嫁接成活率比引 进品种的成活率高。
咎其原因,可能是接穗失水影响 到嫁接成活率所以,三角梅嫁接所用的接穗应随采 随接,效果较好;如果接穗要保存和运输,要做好保 湿处理,并且储存时间不超过72h 4讨论 4.1本试验仅探讨了三角梅品种间嫁接繁殖成活 率的差异问题,而对影响到成活率的其他因素,如砧 木和接穗的亲和力问题、嫁接方法的差异等问题将 在今后的试验中进行研究和探讨 4.2由于在云南引进的三角梅品种接穗数量有限, 本文统计的数据可能未真正反映各品种问嫁接繁殖 成活率的差异,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建雄等,三角梅的嫁接繁殖技术[J],西南 园艺,2006,(1):53 [2]陈建雄等,三角梅的多花造型[J],中国花卉 盆景,20O6,(6):32-33 [3]何平,攀西地区三角梅发展建议[J],中国热 带农业,2007,(1):3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