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1-14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67378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1-1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1-1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1-1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1-1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1-1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1-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1-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 教师资格认证 考试资料下载:http:/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一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有文、法、医、神四科,七艺指的是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在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非正规大学有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

2、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 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 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

3、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 教师资格认证 考试资料下载:http:/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 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春秋战国时期创建于齐国桓公年间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始于唐代的书院(717 年的丽正书院)是中国另一类型的高等学校,自宋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形式。西欧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德国的

4、布拉格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中国的新式大学:1895 年的天津中西学堂,1903 年改为北洋大学堂,现为天津大学;1897 年的南洋公学为上海交通大学;1898 年的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1902 年的山西大学堂为山西大学。发展科学职能始于 1810 年洪堡柏林大学。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新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1. 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二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

5、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作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德与才、身与心、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德基本途径。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 教师资格认证 考试资料下载:http:/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

6、育学重点知识笔记三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个人本位观源于亚里士多德的 “自由教育”,纽曼的人文教育思想,赫钦斯的自由教育。社会本位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孔子把教育看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老子强调个人的修养完整。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一种通才教育。20 世纪通才教育的代表:巴格莱的要素主义、赫钦斯的永恒主义、马利丹的新托马斯主义。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有三个特征: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的特征: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

7、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学生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 15为英才教育;1550 为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50 以上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英才高等教育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其支撑者是国家;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其支撑者已是老百姓。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 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 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 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 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

8、学重点知识笔记四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高等学校的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学制建立的依据:1 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 教师资格认证 考试资料下载:http:/ 要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 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意大利的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法国的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的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和美国的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高校的层次: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我国高校三个层次: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

9、(基本层次) 、研究生院。成人高等学校: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现代学位制度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级。岗位设置的四个原则:系统原则、整体效应原则、最低岗位数量原则和动态性原则。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五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为“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省级统筹权;社会参与;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管理模式:欧洲大陆模式的学术权力为主;美国模式的行政权力为主;英国模式的行政

10、和学术相对平衡。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方向:扩大院级自主权;职能部门规范化;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六第六章 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宏观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微观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影响结构的因素:经济因素、文化传统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和教育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学术、体制、区域发展水平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 教师资格认证 考试资料下载:http:/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11、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七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任务:教书育人、开展科研、社会服务。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和个体性与群体性高等教师培养中的三个环节: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教育高校教师结构: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教师结构优化的三点:完善教师聘任制、促进教师人才的合理流动、克服教师的“近亲繁殖”现象高校大学生出于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 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 学生的

12、独立意识增强,希望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途径: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八第八章 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主要特点之一。专业指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专业设置的原则和知道思想:1.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2. 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3. 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4. 专业范围覆盖面宽广5. 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

13、性6. 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要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符合高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做法:拓宽专业面;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在规划学校专业时,要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或者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 教师资格认证 考试资料下载:http:/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九第九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

14、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的属性: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大学生学习特点:独立性的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的探索性增强高校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同时又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知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制定教学原则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的制定必须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必须与高校的基本任务向联系,必须符合高校的教学特点大学教学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