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66925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套中人教学设计套中人预习案预习目标:1 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 了解小说的要素,通读课文理清小说的结构。3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1 作者简介:契诃夫(l860 1904)19 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 、 变色龙 、 装在套子里的人 、 万卡 、 第六病室等。其中变色龙 、 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后期转向戏剧创作,写过十多个剧本。契诃夫与莫泊桑(法) 、欧 亨利(美

2、)并称为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之王。2 写作背景: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 1898 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3 自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结构。第一部分(15)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和生

3、活习性写他的 “套中人”特征。第二部分(637)写别里科夫同瓦连卡婚事的失败,进一步揭露 “套中人”思想的腐朽和反动。第三部分(3840)写别里科夫的死和出葬,指出现实里的 “套中人”还有许多。4 词语补释: 辖制:管束。 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 忧郁:愁闷。 陶冶: 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怂恿: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促狭: 爱捉弄人。 撮合: 从中介绍促成。 六神不安: 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理所当然: 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战战兢兢: 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兢兢 : 小心谨慎的样子。 安然无恙: 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无恙 : 没有灾祸、

4、疾病之类令人忧愁的事。 5 通读全文,掌握如下的生字词。注音:(1)削( )铅笔 (2)祈祷( )(3)降( )服 (4)辖 ( )制 (5)讥诮( ) (6)撮 ( ) 合 (7)谗( )言(8)多音字:和 恶和 好( ) 恶 心( ) 曲高和寡( ) 恶 战( ) 和 面( ) 厌 恶( )和 稀 泥( ) 暖 和( ) 6 小说三要素: 、 、 。7 写作天地: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定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

5、课堂案学习目标:1 分析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22 学习抓住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幽默讽刺手法。学习重难点:1 重点: 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2 难点: 用各方面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预习展示:(组内交流)二、课堂研讨:1 观察漫画,进行赏析。2 速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别里科夫有形和无形的套子。 (难度系数) 筛选并标出描写他特点的句子。 别里科夫为何喜欢把自己藏在套子里(用课本上的文字)? 我们能否用一个字或词总结别里科夫为何要躲在套子里?3 从中反映别里科夫什么性格特点?()4 为什么

6、全城的人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人物意义)5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的恋爱过程中发生了哪几件事? (3 件) (难度系数)6 在这几件事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三、小结:1 人物形象总结:别里科夫是一个 的人。2 塑造人物的手法有哪些: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四、赏析 1 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只想有规模较小的红菱尖角胡子,不料没有枪杆的人,胡子都生不象样,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而袅。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全剃下来了。慌忙按上去,

7、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为了二十五岁的新夫人,也不能一毛不拔,于是剃去两缕,剩中间一撮,这也许还是那一缕胡子的功效,运气没坏到底。 ” 钱钟书围城 (汪处厚) 2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

8、!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3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吴敬梓儒林外史 五、牛刀小试(任选一题)1(难度系数)从本班同学中选择一人写一段外貌、肖像或神态描写,要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2(难度系数)用幽默讽刺手法描写人物(外貌、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 。 3(难度系数)别里科夫的葬礼上还缺少一幅墓联,请大家给他设计一个。课后拓展:任选一题:1 以“别里科夫与瓦连卡结婚后”为开头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2 以“别里科夫的死因”为题,写一段文字阐述自己的看法。阅

9、读推荐书目: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 果戈理死魂灵莫里哀葛朗台4作者运用幽默讽刺的语言以及抓住了人物语言肖像神态方面的细节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悲又可怜的套中人的形象,套中人也成了因循守旧,害怕变革的代名词。课后5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设计墓联。 别里科夫生前曾有交代,想在坟上立上一块墓碑,要征求一幅很好的墓联,现在大家开始设计。 (学生稍作准备,然后由学生上讲台写出,教师从形式到内容加以总结,注意体现出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最后可用幻灯片打出教师自己事先拟好的多幅墓联供学生参考。如:a.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 b.乱子千万不要

10、出,单车更加不能骑 c.别为别里科夫祭酒,可为柯瓦连科庆功 d.雨帽雨衣雨伞雨鞋身上有,法制法规法律法令心中存 e.谨小慎微,心惊胆 战,战战兢兢过日子;遵纪守法,诚惶诚恐,恐恐惧惧上西天。 最后可用幻灯片打出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唯政府之命是从。与周围一切事物敌对。是虚伪守旧的伪君子。成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代名词。) 看两个例子: 瘦子卑躬曲节、不知自尊、低首下心的形象,形象地勾画了出来。 这是一个小文官,小说主要是刻画他的见钱眼天,这是第一次描写,就带有极明显的讽刺意味。 对三仙姑老来俏的讽刺。 对三诸葛时时信卦的迷信的讽刺。 5范进中举了,却喜疯了,讽刺效果何其明显。 提议同学们课下读一读契诃夫小说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