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66874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地理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才能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提高,最终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欣喜的感到反思性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态度,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自身成长。关键词:教学反思;中学地理;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

2、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有情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 1认为: 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学反思是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也能及时地对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认真而全面地分析、总结,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因此,对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作

3、用的研究,可为唤醒中学地理教师的反思意识、反思性教学提供实践帮助,也可为学校管理者利用反思性教学提升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合理的建议。1 教学反思1.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 。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 ,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在学习“气候的影响因素”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体

4、验或生活经验(元宵节时,在广州会见到百花争艳,而在哈尔滨会看到冰灯、冰雕;夏季的白天,站在海滩上的人感觉“地面好烫” ,而水中的人则感觉“水里很凉” ,晚上则相反;山顶上要比山下凉快)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问题,从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便于学生接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是影响气候的三大主要因素” 。由于初一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资源,如“野外迷路怎么办?” 、 “地图的判读及距离的估算 ”、 “南米北面是怎么回事?”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1

5、.2 发挥学科优势,增强学生的趣味性和参与意识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例如:在讲“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时,先给学生播放歌曲亚洲雄风,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既使

6、课堂更生动,也可调动学生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文字、动画、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国家地理时”,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对各国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新课标教材从结构和内容上均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 、 “阅读” 、 “思考”方面的内容,使“活动” 、 “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的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教学

7、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世界人口问题”时,我首先展示“苦难母亲”的漫画,画面上愁容满面的母亲不但手里牵着,背上也背着孩子,而且她的胀得酷似地球的肚子里的孩子也即将出生,她身旁的两个孩子为争食物还在打架呢!接着提出问题: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给人类带来哪些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人口过多,这将会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水源不足) 。1.3 重视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

8、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海陆分布” (地理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教学为例,从教学方法创新的角度出发,教师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借助多媒体制成“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启发 具体的介绍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及竞赛规则。学生活动 学生出于好奇,跃跃欲试的进入竞赛活动状态中:第一轮:看课本第 34 页“ 海陆分布图” )或地球仪,并按

9、东西半球的分布(一、位于东半球的大洲、大洋;二、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大洋;三、介于东西两个半球之间的大洲、大洋。)在电脑上完成拼图。第二轮:正式开始竞赛,不可看课本或地球仪,并按东西半球的分布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教师点评 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成绩居前三名者,可以获得奖品(注:“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竞赛游戏,在学生完成拼图时电脑可以自动记时、评判)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死”图变“活”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游戏中体验到了轻松舒畅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快乐教学”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体现、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公平合理的竞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紧张、活跃而有序的地

10、理课堂也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2 作用2.1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反思是一种教育教学常态下,教师应当具备的内在的自省、自纠、自励行为。整堂课回顾可以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产生一个总体认识,以便为下节课调整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所谓“得”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较好,自我感觉较满意的环节和片段。例如:在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特点”时,采取分组讨论(6 人一大组,3 人一小组)在图上旅行(沿东经 15 度经线从赤道分别向南、向北两个方向出发)的方法,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活动 参照课本(P 8)相关地图(年均温、年降水量

11、、气候类型分布) ,讨论完成:1)沿途你需要的日用品将会有哪些调整?2)你认为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3)沿途你看到了那些植物和动物?4)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经过激烈的讨论、发言后,同学们发现向南走和向北走所经过的气候类型一样,看到的景观南北差异很大,从而得出结论:本区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对称分布;季节正好相反。通过在图上旅行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好奇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所谓“失” ,是指授课不得法或语言点拨欠妥,影响学生的接受,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环节和片段。 “失”在哪里?首先应该细细研究“症结”形成的原因,然后设计改进意见,以便及时找出弥补的方法。吃一堑

12、、长一智,变教训为经验。从而变本节课的“失”为下节课的“得” 。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点点滴滴感受都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2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它有赖于不断的总结、积累与创新。巴班斯基指出,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 必然存在着优化过程。而这种优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反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某项知识技能不是终极目标要求,而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 ,能否在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整合中诱发灵感, 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讲“比例尺的概念”时,师生共同走出

13、教室 ,带着皮尺实地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记录数据后回教室进行交流与讨论。具体过程如下:教师:请大家按 1:200、 1:100 或 1:50 的比例尺将篮球场画在练习本上(3 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学生: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画地图 (教师适时地引导) ;教师请大家讨论,同一篮球场为什么有的同学画得比较大,而有的同学却画得比较小呢?看看从中能否得出一些规律?学生 1:比例尺越大,画的图上距离就越长,反之就越短。 学生 2: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从而画出所需要的地图。学生 3:教师点拨探究思路,设计探究方案、做地图制作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等都让学生自主去尝试。这样一堂课中,由于涉及直观性较强的数学概念加上学生实践的体验,所以探究性学习过程始终情趣盎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总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现今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总会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参考文献:1 杨淑红,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 教师成长的关键J, 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北京,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