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案 浙科版必修2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315415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案 浙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省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案 浙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省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案 浙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案 浙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案 浙科版必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中生物 3.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案 浙科版必修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分析得出核酸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学生推理和判断出 DNA 是遗传物质。 (2)通过对经典遗传实验的分析,学生知道生物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感悟实验的严密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学生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通过学习对经典的遗传学实验的学习,学生认同技术的进步在科学理论建立中的重大作用。 (3)通过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证实核酸是遗

2、传物质的学习,学生能接受生命物质性的唯物主义观点。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等缺乏理性的思考。此外,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对生物学科体会程度不同,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的知识,较抽象,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出现畏难的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认为生物学科的学习仅停留在的简单记忆层次,而不去领悟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因而缺

3、少科学的思维品质。 因此,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课的重要性,体会生物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 在分析上述实验的过程中,尝试体会实验设计的核心思想,感悟实验的严密性和严谨性。教学难点:1. 肺炎双球菌的活体、离体转化实验过程、分析获得相应结论。2.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原理与结果分析。3. 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目的,体会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教学活动设计:2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提供感性材料:俗语:“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 、 “龙生龙、凤

4、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 “一母生九仔, 连母十个样” 设问:(层层导入) 1.这些俗语蕴含了什么生物现象? 2.遗传因子(基因)的载体是什么? 3.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供给学生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图 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4.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学生通过俗语得出生物有遗传 和变异现象。 学生回忆前章知识回答:染色 体是遗传因子的主要载体; 观察分析图片,回忆染色体由核 酸(DNA、RNA)和蛋白质组成; 学生可以提出多种假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层层设疑导入,复习已学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新课推

5、进介绍肺炎双球菌 R 型、S 型两种菌株的致病性与细胞特点。格里菲斯活体转化实验:A 组:S 型活菌小鼠死B 组:R 型活菌小鼠活C 组:R 型活菌+S 死物质小鼠死由上述实验结果猜想,引起 C 组现象的可能原因。如何证明?通过图片认识 R 型与S 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形态。提出问题:是 S 死物质致死吗?补充实验:D 组:S 死物质小鼠活猜想混合物中出现了S 型活菌。补充实验:检测 C 组小鼠尸体内有无 S 型活菌。得出结论:存在一种来自 S 型菌的转化因子,使 R 转化为 S。介绍实验材料特点。引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思考。在探究中体会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同时是对教材内容更鲜活的解读。新课

6、推进仅凭格里菲斯上述实验,能得出:DNA是转化因子、甚至是遗传物质的结论吗?如何进一步说明问题? 联想到将细菌的各种承上启下,引导学生始终关注实验研究的目的与过程的科学严谨性。突出问题解决的核心3多糖蛋白质S 型活菌 + R提取分离 RNA 型活DNA 菌 少数 S 型多数 R 型引入时代背景,提出 DNA 纯度问题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如何设计解决?引导学生互评、质疑可能出现的几种实验结论。如何设计,进一步证明 DNA 除了是转化因子更是遗传物质的结论?成分拆分检测。DNA 水解产物+R 型活菌无 S 型产生得出结论:1.DNA 是转化因子。2.DNA 是遗传物质。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转

7、化所得 S型活菌,观察子代细菌菌落类型。最终确认实验结论。思想,落实教材关键知识点。合理引出对离体转化实验的探究。引发学生对条件对照实验的思考与设计。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功能,引发主动思考。扩充教材遗漏,帮助学生建立起实验设计的严密逻辑。从而体会科学研究的趣味性。新课推进对上述实验过程是否仍有疑虑?解释为何转化效率受限制:简要介绍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分子水平原因,说明高分子无法进入细胞这一原理。发现问题:为什么转化的结果是少数 S 型,多数仍为R 型?把思考的空间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对学习的质疑态度与主动求学的精神。与此同时落实教材知识点:细菌转化效率问题。并为随堂练习埋下伏笔。巩固练习1.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C 组小鼠体内两种菌株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2.设置细节选择题,落实几个关键点:活体与离体转化实验的具体结论辨析、蛋白酶加入后对转化有无影响、DNA 是否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落实教学难点;小结本课时内容,同时对下一课时内容略作铺垫。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