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08332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三中 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学段考试 历史(文)试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50 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由此可见,齐景公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A. 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 维护社会等级名分 D. 尊重知识分子意见2.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学派时指出:“它虽然反经验知识,反社会,甚至反对现实人生的种种欲望,但它并不是虚无主义,它只是借反的方式揭示另一种智慧” 。

2、这里是在评价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3. 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 、 “传习邪说” ,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A.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C. 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 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4. 清末维新人士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革命党人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 ,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孙中山等则抽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分发革命同志。这主要是因为王、黄、顾的思想A.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B. 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性质C.

3、打破了宋明理学的官方统治地位 D.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主张5. 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并不标榜个人主义,个人的特征,描绘的再真实,哪怕是如何英伟、如何娇俏的人物,也只能是肖像,其意义仅限于为后人追思和供奉的对象,因此,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由此可知A. 古代中国的人物画忽视人物个性表达B. 古代中国没有个体人物的绘画作品C. 中国古代的肖像画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D. 中国古代画家并不擅长创作人物画6. 学者在分析元曲兴盛的原因时提出:“元代戏曲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4、” ,依此分析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市民阶层的壮大C. 国家政策的影响 D. 世俗文化的兴起7. 宋代一直被人认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至成熟的重要阶段,下列史实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 火药开始被应用于战争 B.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C.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D. 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8. 汉朝建立之初,大臣陆贾经常给刘邦讲儒家经典,刘邦很反感,认为自己的天下“马上得之,安事诗 书 ”;陆贾反问:“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让陆贾撰写新语 ,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这反映了当时A. 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 B. 有人主张用儒家治理社会C.

5、 军事无益于维护国家统治 D. 诗 书已成为统治工具9. 韩非子在论述“法”的时候指出:“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说明韩非子A. 反对宗法分封等级制度 B.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代表社会底层民众利益 D. 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10. 学者葛兆光认为汉代儒学的改革,使得社会上的知识分子阶层能够代天而言,拥有一些与政治抗衡,对君主制约的权力,下列汉代儒学的主张体现了这一作用的是A. 今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B.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C.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11.有学者将普罗塔哥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主

6、要原因是普罗塔哥拉A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开创了西方哲学B提倡怀疑精神,否认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C崇尚知识与智慧,培养了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D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12.孟子尽心上:“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与孟子这一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 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毕达哥拉斯13.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A. 肯定人的价值 B以人为研究对象 C. 重视个人道德 C强调知识重要性14.安提丰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根据

7、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 ”安提丰的思想中体现了A 人是万物尺度 B人治优于法治 C人生而平等 D人要回归原始15.苏格拉底主张, “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其主要意图是鼓励人们A. 保持怀疑精神、批判眼光 B反抗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C. 发现自我,追求人身自由 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16.12 世纪,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也读古典拉丁文学和少量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拉丁译本。一些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

8、的高等教育。学生和教师们还组织了学术行会。由此可见这一时期A. 世俗教育推动了文化普及 B教会放弃神学而研究哲学C. 文艺复兴运动已悄然兴起 D自然科学与哲学有所发展17.十日谈中提到:“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能当得起一个贵 ,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 ”这体现了薄伽丘A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B歌颂美好现实生活C肯定人的本能欲望 D反对封建等级观念18.有学者介绍文艺复兴时写道:“那场夺去欧洲 2/5 以上人口的瘟疫,显示出欧洲封建主义已经走到尽头的事实。特别敏感的诗人、天才的艺术家们,都深刻感受到

9、秩序紊乱和经济崩溃所带来的压力。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黑死病是激发艺术家们无比创造力的根本原因B封建经济衰落,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文艺复兴C欧洲社会危机引起反思,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D 艺术家们特有的艺术敏感是文艺复兴的主因19.下图为雅典学院 ,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作品。对这幅画分析不正确的是A表达了画家对古典文化的仰慕 B体现了雅典深厚的学术氛围C彰显了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 D反映了雅典教育体系的完备20.“与上帝直接对话” ,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是A 希腊先哲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

10、运动21.1521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传召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的路德参加帝国会议,企图让他在会上公开放弃自己的观点。路德却这样回复:“我不能,也不愿放弃,因为反抗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确,这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 ”这表明A王权取代教权获得宗教裁判权 B路德坚持人文主义宗教观C封建势力与罗马教廷立场一致 D德国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22.16 世纪,有学者曾感叹:“在一个城市里他们奉你是真正的教徒,到下一个城市里就拿你当个异端。因此,如今谁想活得安安静静,他的信仰和宗教,得像城市与国家的数目一样多。在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眼里,我们大家全是异端。 ”这反映了该学者A倡导宗教宽容 B对宗教改革表示反对C主张

11、多神崇拜 D否认宗教信仰的差异23.在 17 世纪, 不仅是后面两个世纪科学知识的模式,它还重新提供了自然和人在创造中的位置。划线处应当填写的是A 天文学 B物理学 C生物学 D数学24.伏尔泰有一句名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脖子上戴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就带着马刺吗?”体现的理性精神是A. 自由 B平等 C民主 D法治25.18 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这里所说的“疯狂的实践后果”主要是指A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十月革命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

1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0 分。)26.健全的社会机制应建立在以人为本和法制完善的基础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 为仁之本与!” 论语材料二 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 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雅典学院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基础。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 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

13、,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 。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材料三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 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惟世之所号称贤士大夫者(注:指程朱理学家)又未尝不汲汲焉惟功利之务。而所谓圣贤之学者,则徒以资其谈论 ,粉 饰文具于其外,如是者常十而八九矣。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材料四 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 对封建专制,主 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

14、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儒家思想核心及其社会意义。 (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制定法律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 分)(3)概括材料三中王阳明救世济民的核心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6 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张的影响(8 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 分)材料一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 5 至 7 枚金币,便可以洗净罪恶了。摘自赎罪券价目表材料二1527 年 7 月,路德与一位曾经 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路德的一位朋友也担心这一举动可能损害他的威信。但是路德就这样跨出了转向市民生活的第一步,不少宗教界人士纷纷 效仿。 早在路德翻译圣经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了,但是 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