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307128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和问答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ADPV(成 人 腹 泻 轮 状 病 毒 ):2、CPE:细胞病变效应,当病毒在宿主细胞增值时引起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常见细胞变圆,聚集,坏死,脱落等.3、Dane 颗粒:又称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 42nm,具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镶嵌有 HbcAg 前 S 抗原.4、 EB 病 毒 : 一 种 疱 疹 病 毒 。 引 起 传 染 性 单 核 细 胞 增 多 症 , 并 与 伯 基 特 (Burkitt)淋 巴 瘤 、 鼻咽 癌 以 及 多 种 淋 巴 瘤 的 发 生 有 密

2、 切 关 系5、E 实验:是一种结合稀释法和扩散法原理对抗微生物药物直接定量的药敏实验技术.6、H 3N2型流感病毒的检验步骤:标本采集与处理:无菌收集拭子或咽喉含涑液,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处理消除杂菌;鸡胚接种:将标本接种于 9-11 日的鸡胚中,初次接种于鸡胚的羊膜腔,传代培养接种尿囊腔,33-34培养 2-3 天,收集羊水或尿囊液;血凝试验:甲型流感病毒能凝集人 O 型,鸡和豚鼠的红细胞,显阳性接着作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可确定病毒的型和亚型,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抗体 H3 去做试验,阳性者再确定 N2.7、HbsAg:表面抗原,大量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是 HBV 感染的主要标志,具有

3、良好的抗原性,也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8、HIV: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起艾滋的病原体,形态为球形,包膜含有两种蛋白 gp120 和gp41,容易发生变异,病毒核心呈圆锥状,含有两条相同的 RNA、核衣壳蛋白及逆转录酶等.9、 Nagler 反 应 :卵 磷 脂 酶 具 有 抗 原 性 ,它 的 活 性 可 被 相 应 的 抗 血 清 所 抑 制 .测 定 时 在 乳 糖 卵 黄牛 乳 琼 脂 平 板 的 半 侧 涂 以 A 型 产 气 荚 膜 梭 菌 与 A 型 诺 维 梭 菌 混 合 抗 毒 素 ,而 后 从 未 涂 抹 康 堵塞 的 一 侧 向 涂 抹 抗 毒 素 的 一 侧 接 种

4、 待 测 菌 ,厌 氧 培 养 18h 后 观 察 .10、OT 试验:是用结核菌毒素来测定机体能否引起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杆菌有无免疫力.11、O 抗体和 H 抗体的变化特点判断肥达试验的结果?若 O、H 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若两者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若 O 不高 H 高,可能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若 O 高 H 不高,则可能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 O 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12、SPA:即葡萄球菌的 A 蛋白,9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上含有此蛋白,能与 IgG 的 Fc 段非特异性结合,具有介导抗吞噬和协同凝集的作用

5、.13、白喉杆菌体外毒力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琼脂平板毒力试验。将含有 20%牛血清肉汤琼脂分注与平皿中,每只平皿 10ml,50冷却,在凝固之前,将浸有白喉抗毒素血清稀释液的滤纸条沉于琼脂内,制成平板(Elek 平板)。在与滤纸条相垂直的方向将待检菌画直线接种,划线宽度约 6-7mm,两端与皿壁连接。同时,与之相距 10mm 处平行划线接种一标准产毒菌株,作为阳性对照。37培养 24-48 小时,若菌苔两侧出现斜向外延伸的乳白色沉淀线,并与其邻近的标准产毒株的沉淀线相吻合,则为产毒株。SPA 协同凝集试验:将白喉抗毒素 IgG 先吸附在 SPA 上,再加入待检菌培养物上清液。若有白喉外

6、毒素,则与 SPA-IgG 结合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对流电泳:将已知的白喉抗毒素和待检菌培养液分置琼脂板两孔之中,电泳 30min 后,若两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表明待检菌为产毒株。14、 白 喉 杆 菌 异 染 颗 粒 : 在 细 胞 内 呈 颗 粒 状 , 主 要 成 分 为 RNA 及 嗜 碱 性 的 多 偏 磷 酸 盐 , 因 亚甲 蓝 染 色 时 不 同 于 菌 体 着 色 , 呈 紫 色 而 得 名 , 或 称 迂 回 体 。 由 于 常 见 于 白 喉 棒 状 杆 菌 , 位 于 菌体 两 端 , 故 又 称 极 体 , 有 助 于 鉴 定15、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及结

7、果分析。直接镜检可见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分离培养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或淡黄色类酵母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及成群的卵圆形芽生孢子血清学实验可检测多种假丝酵母菌的抗体,应用 ELISA 或胶乳凝集实验可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壁甘露聚糖。动物实验将白假丝酵母菌悬液 1ml 经尾静脉或腹腔注入小鼠或耳静脉注入兔体内,5-7 天后动物死亡,解剖发现肾、肝等有脓肿。16、 包 涵 体 : 包涵体即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可以是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也可以是真核细胞,如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等。包涵体是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多为

8、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一般是由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尚未装配的病毒亚基聚集而成;少数则是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不含病毒粒子.17、鞭毛: 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18、变形杆菌属:是一群动力活跃、产硫化氢、苯丙氨酸脱氢酶和脲酶均阳性的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水和被粪便污染的物质中,能引起食物中毒和泌尿系统感染.19、标本采集的原则:1.早期采集2.无菌采集 3.根据目的细菌的特性 4.采集适量标本 5.安全采集20、 病 毒 :属 无 细 胞 结 构 的 最 小 ,最 简 单 的 微 生 物 .病 毒 体 是 完 整 的

9、成 熟 病 毒 颗 粒 ,由 核 酸 和 蛋白 质 构 成 ,其 核 心 只 有 一 种 核 酸 (DNA 或 RNA),外 被 蛋 白 质 衣 壳 构 成 衣 壳 ,有 些 病 毒 的 核 衣 壳 外还 被 有 包 膜 .21、 产 期 荚 膜 梭 菌 : 是临床上气性坏疽病原菌中最多见的一种梭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组织严重气肿,继而影响血液供应,造成组织大面积坏死,加之本菌在体内能形成荚膜,故名产气夹膜梭菌22、 毒 力 抗 原 ( Vi 抗 原 ) :是 定 位 于 革 兰 氏 阴 性 细 菌 菌 体 抗 原 ( O 抗 原 ) 外 侧 的 易 热 抗 原

10、。 一般 认 为 与 毒 力 有 关 , 因 此 称 为 毒 力 抗 原 。 与 氯 化 铁 起 反 应 , 可 用 电 子 显 微 镜 证 实 其 存 在 。 一 般认 为 毒 力 抗 原 由 N-乙 酰 氨 基 糖 醛 酸 的 聚 合 物 组 成 , 在 血 清 学 上 可 与 其 他 表 面 抗 原 区 别 开 来 。23、 二 相 性 真 菌 :有 些 真 菌 可 因 环 境 条 件 (营 养 ,温 度 ,氧 气 等 )的 改 变 ,可 由 一 种 形 态 转 变 为 另一 种 形 态 ,此 真 菌 称 为 二 相 性 真 菌 .24、肥达反应:用已知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 O、H 抗原

11、,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的半定量凝集实验.25、 回 归 热 : 是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重症可有黄疸。根据传播媒介不同,可分为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和脾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两种类型26、荚膜: 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27、菌落: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28、 卡 介 苗 :就 是 有 毒 力 的 牛 型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在 甘 油 ,胆 汁

12、和 马 铃 薯 的 培 养 基 中 经 13 年 230次 传 代 而 获 得 的 减 毒 变 异 株 .28、 抗 酸 杆 菌 : 又 称 分 枝 菌 。 该 菌 属 无 鞭 毛 、 无 芽 胞 、 不 产 生 内 、 外 毒 素 , 其 致 病 性 和 菌 体 成分 有 关 。 引 起 的 疾 病 都 呈 慢 性 , 并 伴 有 肉 芽 肿29、 蜡 样 杆 菌 :隶 属 需 氧 芽 孢 杆 菌 ,革 兰 阳 性 杆 菌 ,在 普 通 营 养 琼 脂 平 板 上 能 形 成 芽 孢 ,期 菌 落表 面 粗 糙 似 白 蜡 状 .30、立克次体:是一类微小的杆状或球杆状、革兰染色阴性、除极少

13、数外均专性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繁殖的原核型微生物.31、 螺 旋 体 : )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全长 3500 微米,具有细菌细胞的所有内部结构。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螺旋体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32、灭菌: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以杀灭芽孢为标准.33、敏感:是指所分离菌株能被测试药物使用推荐计量时在感染部位通常可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34、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35、耐药:是指分离菌株不被测试药物常规剂量可达到的药物浓度所抑制,和证明分离菌株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的耐药机制,或治疗研究显示药物对分

14、离菌株的临床疗效不可靠.36、 迁 徙 生 长 现 象 : 变 形 杆 菌 在 固 体 培 养 基 上 呈 扩 散 性 生 长 ,形 成 以 菌 接 种 部 位 为 中 心 的 厚 薄交 替 ,同 心 圆 型 的 层 层 波 状 菌 苔 ,这 种 现 象 称 为 迁 徙 生 长 现 象37、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38、朊粒:是传染性蛋白粒子,无任何核酸成分,能抵抗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病原体39、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40、外斐氏反应:因立克次体的某些株(OX 2,OX19

15、,OXK)的脂多糖成分与变形杆菌菌体抗原有共同的成分,用易于制备的变形杆菌 O 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建立一种非特异性直接凝集实验.41、微生物:是指自然界中一大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三类.42、微生物学: 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 、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43、细菌 L 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中仍可有存活的细菌称为细菌的 L 型.44、

16、细菌的繁殖规律:二分裂法 1.延缓期 2.对数期 3.稳定期 4.衰亡期45、细菌的生化反应:由于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各不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不同,根据此特点,利用生化试验来检测各种物质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类.46、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及特异性诊断、治措施 ,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问答1、肺结核,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包括标本采集至报告结果的全过程,检查方法应有传统方法和快速检查方法。 )1)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 2)标本直接检查:显微镜检查核酸检测抗 PPDIgG 的检测。3)分离培养与鉴定 4)药物敏感性试验 5)免疫学诊断6)动物接种2、干扰素:是由病毒及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3、 肝 炎 病 毒 : 是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