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05200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佳一中高二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2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 ,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3如图所示,甲

2、、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t丁Ot丁Ot丁丁Ot丁A甲是 a-t 图象 B乙是 x-t 图象 C丙是 x-t 图象 D丁是 v-t 图象4一辆汽车以速度 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后一半,恰好停止,v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v/2 B2v/3 C3v/4 Dv/3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 3 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5.4 m,则( )A第 3s 末的速度是 3 m/sZ B物体的加速度为 1.2 m/s2C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8 m/s D第 3 秒内的速度变化为 3.6 m/s6在如图所示的位移 x一时间 t图象和速

3、度 v一时间 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0 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丙、丁两车在 t2时刻相距最远D0t 2时间 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7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某物体以 30m/s 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则(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 )A前 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0m/s B前 4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50m C第 2s 末到第 4s 末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5m/s D第 2s 内和第 4s 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不相同8一质点

4、自 轴原点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 加速,经过 时间速度变为 ,x a0t0v接着以加速度-a 运动,当速度变为 时,加速度又变为 ,直至速度变为 时,20v 40加速度再变为 ,直到速度为 ,其 图象如a80tv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一直沿 轴正方向运动xB质点在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t0vC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 tD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0v9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 A、B、C 三点,位移 SAB=SBC已知物体在 AB段的平均速度为 3m/s,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6m/s,那么物体在 B 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4m

5、/s B4.5m/s C5m/s D5.5m/s10.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节约能源刻不容缓设有一架直升飞机以加速度a 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paq( p、 q 均为常数, a 为向上的加速度),若直升飞机欲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 )A. B. C. D.pq qp p qp p qq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1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

6、向被压物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1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4052A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大位移是 80mB质 点的初速度是 20 m/s Ost/808ms/4C质 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5 m/s2Dt=4s 时,质点的速度为零13如右图所示,游乐场中,从高处 A 到水面 B 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 A 处自由滑向 B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

7、乙的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到达 B 处14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 x,乙在甲前且两物体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 v、加速度 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 a1 a2时,能相遇两次 B a1 a2时,能相遇两次C a1 a2时,能相遇两次 D a1 a2时,能相遇一次15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 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 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

8、 B 盒接收,从 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 t 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速度为 B超声波的速度为12txv声 2txv声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12tt012ttxv 三、实验(共 10 分.每空 2 分)16 (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 尚未到达滑轮处) 。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1)通

9、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2)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26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 (8 分)一物体自空中 O 处自由下落,途经 A 点后落到地面上 B 点,已知物体在 B 点处的速度是 A 点处速度的 , A、 B 间距离为 7m,求 O 点离地面的高度。4318 (8 分)如右图

10、所示,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平板小车长 L2 m,车上左侧有一挡板,紧靠挡板处有一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开始时,小车与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 v05 m/s.某时刻小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 a4 m/s 2.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从小车右端滑出并落到地面上求:(1)从刹车开始到小球离开小车所用的时间;(2)小球离开小车后,又运动了 t10.5 s 落地小球落地时落点离小车右端多远?19 (10 分) 一客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车尾的后面离车头为 s 远的地方有一乘客以某一恒定速度正在追赶这列客车,已知司机从车头反光镜内能看到离车头的最远距离为 s0(即人离车

11、头距离超过 s0,司机不能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 ,同时司机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的像必须持续时间在 t0内才能会注意到该人,这样才能制动客车使车停下来,该乘客要想乘坐上这列客车,追赶客车匀速运动的速度 v 所满足条件的表达式是什么?若a=1.0m/s2, s=30m, s0=20m, t0=4.0s,求 v 的最小值。五、选修 3-5(共 14 分)20.(5 分)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材料 铯 钙 镁 铍 钛 金 逸出功W/eV 19 27 37

12、 39 41 48A.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照射时间足够长,表中的金属均可以发生光电效应B.用某光照射表中金属,均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从铯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C.使表中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金的极限频率最小D.使表中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铯的极限频率最小E.使表中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金的极限波长最小21.(9 分)一颗子弹水平地穿过两个前后并排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静止木块本块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设子弹穿过两木块的时间间隔分别为 t1和 t2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为恒力 f,求子弹穿过两木块后,两木块各以多大的速度运动?佳一中高二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案16、 (1)6 7 (

13、2 )1.00 1.20 (3 )2.0017、 (8 分)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 gt 及 h gt2知12vA gt1, vB gt2, hA gt12 21hB gt , vB vA, hB hA7m12 2 43联立可得 hB16m18、 (8 分)(1)刹车后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小球继续做匀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小球离开小车,经判断知此时小车没有停止运动,则 x 球 v0t x 车 v0t at212x 球 x 车 L代入数据可解得: t1 s. (2)经判断小球离开小车又经 t10.5 s 落地时,小车已经停止运动设从刹车到小球落地,小车和小球总位移分别为 x1、 x2,则: x

14、1v202ax2 v0(t t1) 设小球落地时,落点离小车右端的距离为 x,则: x x2( L x1) 解得: x2.375 m. 19、 (10 分)解:从客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经过时间 t,客车前进 s1= at2 乘客前进 s2=vt 由题意 s1+s-s2=s0 t=t2-t1 t0 由得 at2+s-vt-s0=0即 t= asv)(所以 t=t2-t1= - = t0asv)(20asv)(20asv)(2所以 4)(20ts代入数值得 mv/9.6220、 (5 分)BDE21、 (9 分)设子弹穿过木块 m1时,m 1、m 2的速度为 v1,由动量定理ft1=(m 1+m2)v 1 所以 21ft 设子弹穿透木块 m2时,m 2的速度为 v2,由动量定理ft2=m2(v 2-v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