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05178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度高二第三学段考试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佳选项,每题 1 分,共计 50 分)1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共 1300 多字,有 1000 余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它是在纳西族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它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A B C D 2.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

2、融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3俞正声指出,要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A B C D4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2015 年 3 月 5 日我国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我国拟将房地产税立法 青少年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A B C D5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

3、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 ()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6如下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说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 B C D7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 “格”

4、即“格物” ,研究万事万物:“致”是“致知” ,在研究中找到规律。其余几个字的含义分别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好这八个字,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B儒家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C文化能够决定人际关系 D传统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8国家领导人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人的终身发展有深远持久的影响A

5、 B C D92014 年 8 月 9 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上述材料体现了 ()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训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A B C D10端午节是中华多民族的民俗大节,但不同民族风俗各异。如汉族过端午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系五彩线等;四川小凉山的彝族群众在这一天的习俗是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生长;贵州苗族端午节除举行赛龙舟外,

6、还举行踩鼓舞、唱歌、赶山等活动。这表明 ()传统习俗是一定社会群体在民族节日期间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民俗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民族节日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A B C D11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同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 B C D122014 年 3 月 1 日,

7、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 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A B C D132014 年 6 月 22 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消除差异,实现大同B文化交流应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C只有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

8、,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个性D跨国合作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14习近平在国际儒学大会上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说明 ()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A B C D15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今年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不能取消 传统文

9、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A B C D16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纸质图书已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网络阅读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青睐。这主要表明 ()A文化活动离不开特定物质载体B现代文化具有塑造人的积极作用C大众传媒具有文化共享的功能D科技进步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17下图漫画气死司马迁的寓意在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C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8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了数量上、规模上的快速扩张,但一个最大的不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不高、效益不

10、行。比如,动漫产业,生产量已经是全世界最高的,但真正能够在市场上站得住脚,能够真正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甚至打到国外去的产品太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化创新性不够强。要提高我国文化的创新性,就要 ( ) 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在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新的时代精神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拒绝任何模仿和借鉴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BC D19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做了一个“汉字书写调查” ,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写论文谈谈书写汉字

11、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20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揉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的特点表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A B C D21北京的“四合院” 、上海的“石库门” 、广东的“围村” 、陕西的“窑洞” 、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

12、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22云南省丽江的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清河老人” “小白梅” “水龙吟”等五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由此可见,纳西古乐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丽江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23 “在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沧桑巨变背后,正是一个国家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它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让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是 ( )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我国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断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