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05124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佳一中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文综合试卷 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卷共 10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1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一、选择题读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 1-2 题。1.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A. B. C. D.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 B. C. D.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与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4.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A.尼日利亚

2、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读山东省 2003 年与 2030 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 5-6 题。5.2030 年与 2003 年相比,下列说法中最可能出现的是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C.人口总数下降 D.自然增长率上升6.今后,山东省人口及社会状况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就业压力大 养老负担重 适龄儿童入学困难 人力资源数量短缺A. B.C. D.7.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 10000 人

3、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 ,完成 8-9题。8.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37 C.0885 D.0959.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完成 10-11 题。10.图中所处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原始型 B.过渡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11.对图中人口增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 阶段人地关系非常协调B. 阶段将带来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等问题C. 阶段最适宜发展

4、技术密集型产业年龄 014 岁 1559 岁 60 岁以上 总计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甲死亡率() 06 06 25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乙死亡率() 08 07 22 081D. 阶段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12.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 B. C. D.13.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1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后,对城市的影响有 A

5、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C减少了城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15.农民工是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体之一。与澳大利亚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我国部分居民迁移到澳大利亚。我国的农民工和迁移到澳大利亚的中国居民在图中分别为 A. B. C. D.16.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相当快,其原因是经济发展,人口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政区的变化,香港和澳门回归人口迁入量大人口的机械增长快新的生育高峰期的到来 A. B. C. D.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变化统计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

6、回答 17-18 题。17.关于四地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B.乙地迁入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C.丙地人口迁入多于迁出 D.丁地迁出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18.关于四地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就业机会最多 B.乙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丙地就业机会最少 D.丁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开始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回答 19-20 题。19.我国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 A.人口死亡率增高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环境承载力提高 D.城市化进程加快2

7、0.此项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降低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B.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C.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D.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段人口统计图(含预测)。读下图回答 21-23 题。21.据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最大和劳动人口最多的时间分别为A.2040 年左右、2026 年左右 B.2035 年左右、2040 年左右C.2040 年左右、2035 年左右 D.2035 年左右、2020 年左右22.据图预测,未来我国三十年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大量外迁23.今后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是大量吸引海外移民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引导人口

8、合理迁移完善养老体系A. B. C. D.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 年,清朝的人口为 4.3 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 13 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 24-25 题。24.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25.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

9、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6.下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27.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发生变化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合理人口容量变小一对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两人世界” ,又称之为“

10、DINK”家庭或“丁克家庭” 。 “DINK”意为“Double Income, No Kids”。20 世纪 6070年代,这种家庭模式开始在欧美等地流行。1967 年,美国 18 岁至 44 岁的妇女中有 3%的人自愿不育,1980 年,这个年龄组的妇女中自愿不育者占 6%,占全部女性的 11%,1987 年,美国 5 名不足 44 岁的已婚女性中,就有 1 个不打算生育,而 30 岁以下的已婚妇女中有 40%以上没有生育过孩子。28. “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特征是A.传统农业文化 B.现代工业文化 C.现代大城市文化 D.欧美文化29.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

11、现出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C沿铁路线分布 D沿等高线分布30.山区村落的规模小而分散,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地形起伏大,坡度陡 气候条件恶劣 地块小且分散 传统风俗文化A. B. C. D.31.下列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育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D

12、.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32下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呈增加趋势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稳定33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 “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 50 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 ,图乙是“地球 2 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乙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B近 8 000 年来海平面相对保持平稳C近 2 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 万年前至今

13、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34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和海啸 B地震和滑坡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35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 ,说明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河流 B气候 C山地 D冻土1 (10 分)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A 处聚落形态为 _。(2)据图分析,与 A 处相比, B 处聚落密度较_,大致呈 _状分布。A、B 、 C、D 四个聚落中,_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原因是_。(3)本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_。2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1 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为 134 735 万,比上年末增加 644 万。全年出生人口 1 604 万,人口出生率为1.19%,死亡人口 960 万,人口死亡率为 0.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48%。材料二“我国每隔 5 年的 65 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