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05035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与练习一、缩句1 、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处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2 、我绝不相信他说的那种迷惑人心的话。3 、我的内心怎能不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呢?4 、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不能不使我感动得流下眼泪。5 、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6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7 、礼堂两面墙上挂着几幅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像。8 、同学们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行。9 、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的历史文物。10 、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11 、秋天的晚上,各种的虫在草地丛里唱不同的

2、歌曲。12 、敦煌石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13 、数不清的换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14 、飞来的花瓣,变成了一朵朵馥郁的鲜花,开在老师的心间。15 、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那本我读过的书。16 、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二、修改病句成份残缺例 1 :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例 2 :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例 3 :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乐。、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用词不当1 、用错了近义词。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用错了关联词。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

3、评指出。搭配不当1 、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2 、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例: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3 、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词序颠倒1 、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2 、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佰佰3 、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重复累赘1 、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2 、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3 、句子中用

4、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指代不明1 、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2 、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例: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前后矛盾1 、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例: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 500 头左右。2 、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相矛盾。例: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八、归类不当小走回一尖阴列借放仕一起白 1 乍回一尖阴例:( (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2 、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3 、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例:参加这次劳动的有

5、工人、农民和青年等。不符事理例 1 :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例 2 :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三、双重否定句。1 、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个个都同意。2 、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很清楚。3 、热气在水面上飘荡着,你一定会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4 、今年我一定要参加夏令营。5 、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四 、转述句1、伯父笑着说:“还是我的记性好。”2 、蔺相如对秦王说:“我己经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你杀了我也没有用。”3 、爸爸说:“我今晚加班,不回来吃饭了。”4 、军官对孩子说:“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马上就回来。”5 、王老师说:“张强,你把作业本送到办公室

6、。”6 、李亮告诉老师,说李明生病了,不能来上学。(改为第一人称)7 、冼星海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 五、句式变换。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陈述句)2 、瓜是瓜,豆是豆,种瓜怎么可能收获豆子呢? (陈述句)3 、此时此际,从北往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可是由南向北的却何止千辆!(陈述句)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改反问句)5、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改反问句)6、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改把字句)7、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改被字句)8、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 改为拟人

7、句:9、 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 5 公里到罗甸。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六、按要求写句。 1、欣欣向荣 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 用来比喻事业的 2、骄傲 用来表示褒义的 用来表示贬义的 3.成了 写成比喻句 4.天空中的小星星 写成拟人句 5.好像 写成比喻句 写成不是比喻句的6、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 _2 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 _七、修辞说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

8、凌人。3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4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 、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6 、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 7 、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

9、躯,开始新的生活。() 4 、浦公央玛玛刀孩寸 j 堆奋 J 阵洛平,光目已阴姓姓达刽四圆 j 万。仁少 5 、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6 、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7 、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8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 9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 - - 一河!( ) 10 、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11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12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1

10、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5 、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八、仿写句子1.【原句】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仿写】未经历 ,哪会体会到 !2.【原句】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仿写】宽容是 ,温柔 。3.【原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 ,让你的 。4.【原句】 绿色推开春天的门,雷雨推开夏天的门。【仿写】 推开秋天的门, 推开冬天的门。7.【原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仿写】你珍爱自己的生活

11、环境吗?那么 8.【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 ,我将 。如果我是 ,我将 。9.【例】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没有 ,就没有 。九、文学常识填空1、 学弈选自( ) ,孟子是() 、 ()家,名()字() ()时()国人。 两小儿辩日选自() ,孔子名()字() , ()时()国人。() 、 ( ) 、 ( )家。他的( )编成( )一书。2、 学弈告诉我们( )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 ) ,孔子( ) 。3、 匆匆作者是( ) ,代表作有( ) 。四、 桃花心木作者() , ()人,我们学过他的课文有( )代表作有() 。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在不确定中生活的

12、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出一颗()的心。4、 顶碗少年作者() ,文中少年()次顶碗。告诉我们:( )5、 手指作者() ,代表作有() 。八、五根手指名称为() ,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 ,各具不同的()各有() ,各有() 。6、 北京的春节 ,作者() ,原名() ,字() ,代表作有() ,选自小学课本的有() 。文中提到的重要日子有哪七个()7、 和田的维吾尔中维吾尔人是( )的。8、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 ,是()的女儿,他死于()日,因作者写于()年,在()写的,正值父亲逝世()周年,文中父亲的精神是( )的,最突出的写法是( ) 。文中分为( )四部分。9、 灯光作者( ) ,代表作有( ) ,文中的主人公是( ) ,文中的线索是( )和( )10、 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 )年参加红军, ( )日因( )而牺牲。九月八日为他举行了( ) , ( )作了演讲( ) 。文中( )提出了精兵简政。含义是( ) ,司马迁的名言是( ) 。这句话的含义是( ) ,固( ) ,或( ) ,于( ) ,泰山( )鸿毛( ) 。完全的含义是( ) ,彻底的含义是( ) 。11、 一夜的工作作者( ) ,文中写了周总理的( )和( ) 。补充课文中有她写的( )一诗,表达了诗人( ) 。12、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 ) , ( )国人,代表作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