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298757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绥化九中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学科月考试题 2015. 10出题者: 试卷分值: 100 分 答题时间: 1小时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个 2 分,30 个,一共 60 分。1. 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实行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央与地方的地位趋于平等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 D国家控制的疆域逐渐缩小2. 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商王朝为周所灭。确切地说,此前的周属于商朝的()A内服 B外服 C封国 D邻邦3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 。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擒王的故事。这个典故

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 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4. 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 B. 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5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6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禅让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 7.

3、 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了()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8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9史 书 记 载 , 结 束 了 汉 末 以 来 三 国 分 裂 局 面 的 西 晋 武 帝 司 马 炎 共 有 儿 子 26 个 , 但太 子 司 马 衷 却 天 生 痴 愚 。 晋 武 帝 想 要 废 太 子 另 择 继 承 人 , 皇 后 劝 说 : “立 嫡 以 长 不以 贤 , 岂 可 动 乎 ! ”于 是

4、晋 武 帝 没 有 更 换 太 子 的 人 选 。 由 此 可 见 晋 武 帝 选 太 子 的根 据 源 于 (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10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1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12.

5、 在利用表格梳理秦代九卿(局部)的基础上,陈兰同学所得到的三点认识()九卿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负责监察系统秦代设立了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中央官职体现了秦代国与家同治的突出统治A仅一点正确B仅一点不正确 C全都正确 D全不正确13. 右图为中国古代某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前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照搬 B. 始终不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C. 制度成效与制定者初衷违背 D. 分封制复辟是历史必然趋势14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15西汉初年实

6、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1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17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完善 B中央机构的精简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18.“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奉常 掌管宗庙礼仪宗正 掌管皇族、宗室事务郎中令 掌管宫

7、殿警卫少府 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 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官僚制度19. 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 2000 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西汉中朝制度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清朝军机处20、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

8、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21、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2如图是一幅中国古代“行政机构示意图” ,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23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

9、正寝。 “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A汉代设中朝 B唐代设三省 C宋代设副相 D明代废丞相24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25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的举措是为解决 ( ) A地方割据问题 B丞相与六部尚书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挽救封建制衰落的问题26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 A 浅议西周分封制 B 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C 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

10、大臣的权力制衡27历史学家钱穆说:“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作者肯定了()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8有学者指出,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创制”的含义是()A推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宗法分封制C确立世卿世禄制 D实施中央集权制29 “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从材料可

11、以得出( )A明太祖没有参照元朝的政治制度 B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的趋势C明朝内阁与汉唐宰相都有决策权 D中书省与内阁均影响皇权加强30、2012 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 “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通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1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姓名班级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材料三图三 文渊阁 图四 军机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

12、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 分)(2)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4 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明太祖的上诉措施在历史上有何影响?(6 分)(4)在材料三中图三内开始设置内阁是在谁(皇帝)的时候?图四的机构又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4 分)(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2 分)2、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二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 ”制。三代(夏商周) 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