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295859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仔细揣摩题意,巧解技巧鉴赏题蕲春县城关高中 陈淑兰重点难点梳理“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属于考试大纲 “古代诗文阅读”、 “鉴赏评价”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 E 级。有关“表达技巧” 的表述,在一些高考设题中也被称为“ 表现手法 ”或“ 艺术手法”。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同时,表达技巧又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考试大纲 ,还是有关的工具书或写作教材,都没有对它的内涵或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因此我们只能对其作如下大致的表述: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

2、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学生情况分析考场上,导致考生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失分的原因有很多或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或说明不到位,或分析不透彻;或程式不规范,或要素不齐全。尤其是解答“角度不明确”类型的题目时,考生出现的问题相对更多,有时甚至“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即一旦表达技巧的类型答错,往往导致后面的分析说明也“牛头不对马嘴”具体应对策略一、角度明确的技巧鉴赏型【设问方式】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 “

3、虚实”、 “动”和“静” 、 “景”和“情”、 “融情于景”“表达方式”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典例分析】 (09 年福建卷)江行 宋 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提问: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 分)分析:此题明确地要求从“景” 与“情”的角度鉴赏颔联,首先我们就要回顾“景” 与“情”的关系,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等;然后点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即景生情、情景相生等)手法;再分

4、析该诗中写了怎样的景,分析画面,概括其中的感情和思想,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答案: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 、雁“断” 、月“新” 、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方法归纳】 把握鉴赏角度(“景”和“情”、 “融情于景” “虚实”“动”和“静”“修辞2方法”等)回顾相应技巧联系诗句分析得出结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比喻、拟人、夸张等)【强化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偶成(宋)饶节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

5、诗。【参考答案】前三句实写:松荫之下柴门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地飞舞,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眼前之景。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雨后池上刘 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

6、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动显静,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千秋岁 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目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参考答案】本词写于绍圣元年词人被贬处州时。 西池,即金明池,在汴京城西。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对比 比喻 举例略4 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子夜吴歌李白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中吕】迎

7、仙客张可久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两篇作品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参考答案】李诗由景入情,正面抒写思念之情;张曲通过对秋景、捣衣声以及旁人的描写,侧面衬托了思妇的怨情。二、角度不够明晰的技巧鉴赏型【设问方式】此类试题设问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不够明确,需要考生分析,问“如何写景” 、“在描写上有何技巧(特点) ”, “怎样表达感情”等。 答这类题首先要分析答哪一方面的技巧,然后再赏析。【典例分析】 (09 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

8、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提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分析:此题问“怎样写景”,实际上是问“描写景物时用了什么技巧或方法”,我们要回顾描写类的常用的表达技巧,如多角度描写( 由 远 而 近 、 由 上 而 下 , 远 望 、 近 观 等 )、感 官 运 用 ( 嗅 觉 、 听 觉 、 视 觉 等 )、 色 彩 运 用 ( 乐 景 写 哀 情 、 哀 景 写 乐 情 、 乐 景 写 乐 情 、哀 景 写 哀 情 )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修辞( 比 喻 、 拟 人 、 夸 张 、 互 文 、隐 语 双 关 等 ) , 细节描写、白描、工笔细描、点面结合、正

9、侧面描写、烘托、渲染、象征等,再 结 合 具 体 诗 句 看 看 用 了 那 种 ( 些 ) 手 法 。答案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方法归纳】审清题意,明确是描写技巧(烘托、渲染等)还是抒情技巧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用典等回顾相应技巧 结合诗句,分析运用了哪种(些)技巧分析其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的作用)【强化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

10、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4【注】: 林景熙(1242-1310 ) ,字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人,咸淳七年(1271)字太学生授泉州教管。历礼部架阁、从政郎。入元不仕。诗的后两句的景物描写在表现技巧上有何特点?【参考答案】此诗后两句的景物描写以动写静,表现了夜的死寂凄寒,反衬出诗人愁肠百结。彻夜不寐的心境。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 别左纬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描写特点如何? 【参考答案】 诗的第二句写了杨花飘飞的景色,用了拟人、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其描写特点是寓情于景,以景现情。3 阅读

11、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秋蕊香张耒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是怎样地抒发情感的?【参考答案】上片是寓情于景,由室内之景写到室外之景,表现出室内居人的孤寂心情。下片是以景衬情,借墙东柳等外景反衬内心的苦闷。 三、角度完全不明的技巧鉴赏型【设问方式】此类题是“大角度”设题。此类设题往往“ 泛泛而谈 ”,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 “表达效果”、 “艺术手法”或“手法”“某句在全诗中的作用”等较为宽泛的概念。此类题目较之上前两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

12、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典例分析】 (2009 宁|海卷)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靑布做的幌子。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说明。分析:此题第一问提问的角度较笼统,考生只能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方面分别思考,结合诗句分析是否用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手法,最后分析其效果答案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 )的写作

13、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5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方法归纳】结合诗句分别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方面分别思考-确定运用了何种手法,分条作答分析其效果【强化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这首诗作于高宗建炎三年春,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高宗由扬州逃往镇江,再到杭州。此时作者正避乱岳州,从岳州太守那里借得后圃君子亭暂居,自号“园公”。这首诗主要采用的表现

14、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答:主要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作者通过描写不惜污损胭脂之色、傲然挺立于蒙蒙细雨之中的海棠来表现自己不避艰险的精神和孤高脱俗的人格。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 水调子:水调歌。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分析:问“某(几)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这种题型,需要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的作用思考,并且这类诗通常要分析具体的技巧。【参考答案】 (1)交代了环境(2)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3)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附:常见的表达技

15、巧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 。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对比、顶针(多出现在曲或词中)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大致相同。.其他常用表现手法:烘托(衬托)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 、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 、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 、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4.结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