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294766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下册语文 01 1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50 分)日期:3 月 10 成绩: 一、 选择题(12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 A菜畦(q ) 讪笑(shn) 确凿(zo ) 瞬息(shun)B油蛉(lng ) 秕谷(b ) 涉足(sh ) 伫立(zh)C收敛(jin) 书塾(sh) 旋转(zhun) 襟上(jn)D蝉蜕(tu ) 环谒(h ) 简陋(lu ) 脑髓(su)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倜傥 蝉蜕 嫉妒 芳草凄凄 B环谒 栅栏 木屐 来历不明C绵延 肿涨 花圃 抽抽搭搭 D. 徘徊 渊博 篱笆 来势凶凶3下列各句中

2、,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 分)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B两位参加散打比赛的少年各自使出了自家的浑身解数和本领,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C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D飞往留学地的飞机即将起飞,弥留之际,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 “妈妈,我爱你!”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包头的夏季,绿树成行,鲜花盛开,让人感觉到不仅是生产钢铁的钢城,也是使人心旷神怡的树城、花城。B “神舟”回归地,煤海书法城一一如今内蒙的中西部,也与科技文化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

3、之缘。C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高大连绵的胡杨林,纵横起伏的大沙漠,构成了阿拉善盟独特的自然景观。D一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二、 (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9 分) 七年级下册语文 01 2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5.下面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 分)A. 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6.解释词语。(2 分)未尝识书具( )贤于材人远矣( )7.翻译下列句子。(2 分)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_ 8.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矣,原因是什么?(2 分)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910 题。 (4 分)竹里馆

5、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9.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 分)答: 10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 分)答: (三)11.按要求默写。 (共 7 分,每空 1 分)山际见来烟, 。 ,弹琴复长啸 。 ,影入平羌江水流。谁家玉笛暗飞声, 。 ,凭君传语报平安。江山代有才人出 。,野渡无人 7 舟自横。 七年级下册语文 01 3二、现代文阅读(16 分)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经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天际,使我蓦然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

6、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是不是吹,我们男孩子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过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的脚不沾地。常常趁放学之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的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

7、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他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作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的可不容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

8、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但不去有坟茔的地方,虽说不怕,可终究有些煞风景。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沾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一样闪烁。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是,偶有成功的时候,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 “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 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七年级下册语文 01

9、 4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有时候明明飞起来了,却偏偏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们绝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大家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捡回那逐渐远去的记忆。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12.第一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3 分)13.根据第四段内容填空( 2 分)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14.五六两端已写放风筝时的欢快情境,为什么还要写第

10、七段?(3 分)15.谈谈你对第八段“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含义的理解。 (4 分)16.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4 分)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题号 1 2 3 4 5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 01 5答案1B2B 3A(2 分)(B.重复 C不合语境 D望文生义)4C(2 分)(A结构混乱 B赘余 D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句式杂糅)9(4 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1)(2 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10(2 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12、 (4 分)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触景生情,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回

11、忆。13、 (4 分)制作骨架 系缠放线14、 (6 分)第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使童年的生活更有情趣;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15、 (4 分)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16、 (4 分)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欢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 (意思对即可)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