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件5.2动能 动能定理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2717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件5.2动能 动能定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件5.2动能 动能定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件5.2动能 动能定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件5.2动能 动能定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件5.2动能 动能定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件5.2动能 动能定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件5.2动能 动能定理(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时 动能 动能定理 考纲展示 复习目标 动能和动能定理 .( ) 1. 理解动能的概念 , 会求物体的动能和动能的变化 2. 理解动能定理 , 掌握用动能定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基础预习通关 要点探究冲关 随堂自测过关 一、动能 1. 定义 物体由于 运动 而具有的能量 . 2. 公式 E k =221 3. 特征 动能是状态量 , 是 标 量 . 4. 单位 焦耳 ( J),1 J=1 N m = 1 m2/ 基础预习通关 自主梳理思考探究 二、动能定理 1. 内容 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 , 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 变化 . 2. 表达式 W= E k 或 W=E E W

2、=21222121. 3. 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1) 适用于任何运动形式 ( 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 运动 ). (2) 适用于任何受力情况 . 可以是恒力 , 也可以是变力 , 还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 , 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 思考探究 1: 对于同一物体 , 动能变化 , 速度一定变化吗 ? 速度变化 , 动能一定变化吗 ? 答案 : 在经典力学范围内 , 对于同一物体 , 动能变化了 , 速度的大小一定会发生变化 ; 速度变化了 , 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 , 当只是速度的方向变化了 , 速度的大小没有变化 , 动能就不变 . 思考探究 2: 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有哪些优越性 ? 答案

3、 : 动能定理是从功和能的定义出发 , 直接由牛顿运动定律导出的 , 应用动能定理来求解某些物理问题比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简单得多 . 比如 : 应用动能定理不需分析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情况 , 可以适用于变力和曲线运动问题 . 要点一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情景探究】 如图所示 , 物体质量 m=2 k g, 在与水平方向成 37 角的力 F =25 N 作用下 , 从 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 . 物体与平面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 5. 思考 1: 如已知 A 到 B 的距离 L 4 m, g =10 m/s2,s 7 = 37 =0. 8 . (1) 请尝试用功的定义式的两种方法计

4、算物体从 A 到 B 过程中外力的总功为多少 ?(2 ) 归纳总结用功的定义式计算总功的方法 .(3 ) 尝试用动能定理计算物体到 B 点的速度 . 要点探究 冲关 自我解答 合作探究 解答 : (1) 法一 : 物体的合力 F 合 =Fc 37 - ( n 37 ),W 总 =F 合 L 代入数据得 W 总 =7 0 J . 法二 : 力 F 的功 W 1 =B 3 7 滑动摩擦力的功 W 2 = - ( n 3 7 )L W 总 =W 1 +W 2 代入数据得 W 总 =7 0 J . (2) 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 , 用功的定义式计算合力的功 , 有如下两种方法 : 先由力的合成或根据

5、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 F 合 ,然后由 W=F 合 s 计算 . 由 W=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W 1 、 W 2 、 W n ,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 , 即 W 合 =W 1 +W 2 + +W n . (3) 物体从 A 到 B 的过程 , 根据动能定理 W 总=21,v B =0m/s 8. 4 m /s. 思考 2: 物体到 B 点时 , 若撤去力 F, 物体靠惯性沿斜面上升到 C 点 , 斜面倾角为 37 . (1) 物体从 B 到 C 点的过程中 , 哪些力做功 ? 是正功还是负功 ?(2 ) 尝试用动能定理计算 C 点的高度 . 解答 : (1) 从 B 到 C 的过

6、程 , 重力做负功 , 摩擦力做负功 , 支持力不做功 . (2) 设 C 点的高度为 h, 物体从 B 到 C 由动能定理 - 37t 代入数据 , 得 h=2.1 m. 思考 3: ( 1) 试判断从 A 到 C 的整个过程的总功为多少 ? (2) 从 A 到 C 的整个过程中 , 试运用动能定理计算 C 点的高度 . (3) 从中体会并归纳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的优点有哪些 ? 解答 : (1) 物体在 A 点、 C 点的速度都为零 ,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总功为零 . (2) 设物体上升高度为 h, 从 A 到 C 整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B 7 - ( 7 )L 37t , 代入数据 ,

7、 得 h= 2.1 m. (3) 应用动能定理的优点 : 只需考虑整个过程内的总功和初、末状态动能的变化 , 无需关注过程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 . 各物 理量是标量 , 无方向 , 只需注意正功和负功 . 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均适用 ; 在恒力和变力做功情况下也适用 . 温馨提示 (1) 动能定理说明了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和动能变化间的一种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 , 不可理解为功转变成了物体的动能 . (2) 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 , 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 (3) 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的意义 : 表明合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 且合力所做的功

8、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 . 针对训练 1 1: 在足球赛中 , 红队球员在白队禁区附近主罚定位球 ,球从球门右上角擦着横梁进入球门 , 如图所示 , 球门高度为 h, 足球飞入球门的速度为 v, 足球的质量为 m,则红队球员将足球踢出时对足球所做的功 W 为 ( 不计空气阻力 )( C ) C.m 21因为球被踢入球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不确定 , 所以球员做功的大小无法确定 解析 : 这道题是属于“求瞬时功”的类型 , 这种类型的题要用动能定理来做 , 因为在踢球的过程中红队球员对球的作用 力不是恒力 ,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 , 且球贴着横梁入门 , 球门高度为 h, 则由动能定理得W

9、- 1则可求得 W=1 正确 . 要点二 动能定理的应用 1. 基本步骤 (1) 选取研究对象 , 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 (2)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 : (3) 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始末状态的动能 E E (4) 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W= E E 其他必要的 解题方程 , 进行求解 . 2. 注意事项 (1) 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 , 或者是可以看做单一物体的物体系统 . (2) 动能定理是求解物体的位移或速度的简捷公式 . 当题目中涉及到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 处理曲线运动中的速率问题时也要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 (3) 若过程包含了几个

10、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 , 既可分段考虑 , 也可整个过程考虑 . 但求功时 , 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 , 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 . (4) 应用动能定理时 , 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 可设物体克服该力做功为 W,将该力做功表达为 - W, 也可以直接用字母 W 表示该力做功 , 使其字母本身含有负号 . (5) 在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 , 动能定理中的位移、速度各物理量都要选取同一个惯性参考系 ,一般都选地面为参考系 . (6) 功和动能都是标量 , 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 , 不能在某一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 . 温馨提示 “两点”、“一过程”是应用动能定理的着眼点和突

11、破口 , “两点”即研究对象的初状态和末状态 , “一过程”即研究对象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运动过程 . 【例 2 】 ( 201 3 浙江模拟 ) 如图所示 , 设 =1 .5 m 的粗糙斜面 , 水平段 用水平传送带装置 , L =5 m , 与货物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4, 皮带轮的半径为 R=0 m, 转动的角速度为 = 15 r s . 设质量为 m=1 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从 A 点下滑 , 经过 B 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 , 从 B 点运动到C 点所用时间是 s, 且知货物从 B 点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 到达 C 点前已相对传送带静止 , 试求货物在斜面上运动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2、.(g 取 1 0 m / 思路探究 : (1) 货物从 B 到 C 做什么运动 ? 答 : 货物从 B 到 C 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 (2) 从 A 到 B 应用什么规律可求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答 : 从 A 到 B 应用动能定理可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解析 : 水平传送带的速度为 v 0 =R =3 m/ s, 由牛顿第二定律 , 得 m g=m a, 又 v 0 =v B - ,L 1 =20t 1 ,L - L 1 =v 0 t 2 ,t 1 +t 2 =t, 由动能定理 , 得 W 21, 联立解得 W 2 . 答案 : 针对训练 2 1:( 20 13 昆明一模 )

13、 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 A 和 B, 如图所示 . 水平拉力 F 作用在物体 B 上 , 使 A 、 经过时间 t, 撤去拉力 F, 再经过时间 t, 物体 A 、 B 的动能分别设为 E A 和 E B , 在运动过程中 A 、B 始终保持 相对静止 . 以下有几个说法 : E A +E B 等于拉力 F 做的功 ; E A +E B 小于拉力 F 做的功 ; E A 等于撤去拉力 F 前摩擦力对物体 A 做的功 ; E A 大于撤去拉力 F 前摩擦力对物体 A 做的功 . 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选取 A 为研究对 象 ,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 说法

14、正确 ; 选取物体 A 、 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 只有拉力 F 对其做正功 ,所以说法正确 . 本题答案为 A. 答案 : A 1.( 20 13 浙江名校质检 ) 一人乘竖直电梯从 1 楼到 12 楼 , 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 , 后匀速 , 再减速的运动过程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电梯对人做功情况是 : 加速时做正功 , 匀速时不做功 , 减速时做负功 B. 电梯对人做功情况是 : 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 , 减速时做负功 C. 电梯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动能的增加量 D. 电梯对人做的功和重力对 人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人动能的增加量 随堂自测过关 学后即练当堂巩固 解析 : 电梯向上加速、匀速、再减速运动的过程中 , 电梯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向上 , 故电梯始终对人做正功 , 选项 A 、 B 均错误 ; 由动能定理可知 , 电梯对人做的功和重力对人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人动能的增加量 , 故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